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打造让客户上瘾的创业公司

如何打造让客户上瘾的创业公司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个好的商业模式是公司存活下来的基础,而对行业的选择更是重中之重。做创业公司最常规的方法是找一些人开发产品,随后进行打磨,最后找人销售。众所周知,公司无论隶属哪个行业,最终都需要用产品征服客户,因此,将终极产品做成毒品般让客户上瘾是做一个创业公司的关键。因为,一个创业公司不仅要活下去,更要打破常规的经营模式和思路良性循环运作。

如何打造让客户上瘾的创业公司

做一头有梦想的还要飞的“猪”,首先要做一个创业公司,让自己有一个承载商业模式的实体,一个产生现金流的基础,这是投行思维布局的第一步。

话说,任何一场年会,永远都是人头攒动,令人辨不清南北。随便挑选5个人,3个人便是创业者。从生物链平衡的角度分析,创业者已经泛滥成灾。

在此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如何在众多创业公司中崭露头角?一个好的商业模式是公司存活下来的基础,而对行业的选择更是重中之重。

鲁迅先生曾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但这句话并不适用于行业选择。在创业选择上,这句话应该改成“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没了路”。

若是把一个行业比喻成一桶水,第一个人发现的时候,欣喜若狂,可以豪饮;第二个人加入进来,兴高采烈,平分天下;第三个人进来,眉飞色舞,三足鼎立。但是当第四个、第五个……第十个人都来分这一桶水的时候,也许每个人只能分到几滴水。

所以,就像一个杯子总有盛满水的时候,每个行业也都有自己的饱和度,在市场未饱和的时候进入,可以分一杯羹,待市场饱和后再进入,“水”就会溢出来。所以,创业者在选择行业时,要谨慎对待,毕竟行业的空间是有限的。

运用投行思维,首先,我们选择从别人的问题出发,解决别人的痛点,来作为行业的入口。

通常,创业的人首先考虑的是自身有哪些资源,自身什么最擅长,自身对什么最熟悉,很少去留意周边行业、市场、客户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这就是所谓的正向思维,所以,我们需要改变常规思维方式。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自身角度考虑,我们就是“山中人”。当我们跳出来,从外人的视觉,去看“庐山”时,才能看清真正的“庐山”。

站在外人的角度看世界,也许真的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柯特大饭店是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市的一家老牌饭店。由于原先配套设计的电梯过于狭小,已无法满足越来越多的客流需要。于是,饭店老板用重金请来全国一流的建筑师和工程师商量对策。

建筑师和工程师的经验都很丰富,他们讨论的结果是:饭店必须新换一部大电梯。为了安装新电梯,饭店必须停止营业半年。

“除了关闭半年就没有别的办法吗?”饭店老板的眉头紧锁,“要知道,这样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必须这样,不可能有别的办法。”建筑师坚持说。

他们的对话恰巧被一位正在扫地的清洁工听见,她马上直起腰,停止了工作。看着忧心忡忡的老板和一脸自信的建筑师、工程师,突然开口说:“如果我是你们,知道我会怎么安装这个电梯吗?”

工程师看了她一眼,问:“你能怎么做?”

清洁工回答:“我会把电梯装在屋子外面。”(www.xing528.com)

工程师和建筑师听了,顿时诧异得说不出话来。

很快,这家饭店就在屋外装了一部新电梯。在建筑史上,这是第一部装在室外的电梯。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但正是外行不懂内行的规则与定式思维,才一览无余地发现了内行的缺陷,才能毫无顾忌地提出颠覆性的观点,为内行们独辟蹊径。

就像前面提到的青岛高总,也是首先解决了联通开户推广的销售问题,又解决了银行开拓新业务模式的问题,还解决了手机生产商的出货问题,才顺理成章地解决了自己的问题。成全别人的同时,成全自己,这正是投行思维中成功商业模式的典范。

找到了市场切入点,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学会投行思维中的技巧,反向匹配资源。创业初期,最需要的其实就是各方面的资源,最好的解决方式是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在每一个环节放上专业的人员和专业的资源,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我们要做的是掌握资源配置的主动权,即做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很多创业公司喜欢所有的问题自己解决,不专业的人偏偏选择了去解决在专业领域已经解决了的专业问题,耗时耗力,资源错配,最重要的错过了机会,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2014年下半年,微商圈层出现了风靡一时的微商城层级推荐系统,系统也迅速在很多微商城中普及运用。磐丰投资的兄弟公司泛系信息科技也很快推出了这套微商城推荐电商系统。在接待过的客户中,发现有一部分客户非常执着想拥有自己的系统,希望自己能够开发这样的一套系统。殊不知,此类系统的专业开发工作已经成熟,代表这个行业风口已经正当时,如果自己再开发,时间至少需要3个月,试错时间和系统熟练使用周期,加起来足足半年的时间,推荐电商微商城的风口早已“呼呼”地飘过了。

不擅用资源就是浪费,时间,是最好的资源,错过了,不知道还有没有下一回。所以,创业必须学会整合资源。正向整合资源已经是惯例,那就反向匹配资源,跳出定式思维。总之,资源整合原则就是经营最大化、管理最小化,效率最高,价值最大。

就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般,行业的选择、资源的配置一并到位,那么创业公司的运营体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雕爷”孟醒策划的河狸家美甲生意一经推出便异常火爆。他做了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他在哪部分提高了收益?我想这是人们想知道的问题。

众所周知,美甲师的收入其实并不高,但孟醒却将美甲师打造成一个专家,在提升档次的同时,也让他们增加了收入。他的体系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利益得到满足的同时,也等同于将利益结构向上调整。

重新构建利益链,反向匹配资源,是投行思维在做运营布局时的一招撒手锏。

企业通常的做法是增加宣传力度,下调价格等。但这样做下去,也许最后只能成为别人的陪衬。做创业公司最常规的方法是找一些人开发产品,随后进行打磨,最后找人销售。但极为讽刺的是,消费者不一定会买账。而设计运营体系就会产生不一样的变化,就像“雕爷”将美甲做成一个体系,而不是用常规方法运行。

众所周知,公司无论隶属哪个行业,最终都需要用产品征服客户,因此,将终极产品做成毒品般让客户上瘾是做一个创业公司的关键

“终极产品做成毒品般让客户上瘾”的说辞,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企业活下去最重要”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一个创业公司不仅要活下去,更要打破常规的经营模式和思路良性循环运作。

有人认为,风口催生了一个无与伦比的美好时代,是对创业者的恩赐;有人则认为这是一个暗流涌动的激进时代,是对创业者的惩罚。其实,关键不在于这个时代本身如何,而在于你怎么看这个时代。

人们的思维方式决定其对创业本身的看法,以及其在创业过程中的所作所为。创业其实不难,做项目也不难,最重要的是思维方式要有所突破,在这个过程既成就了别人,也成就了自己。中国企业未来成长的历程不会停留在当下,不会满足于现状,想要不断超越、不断前进,需要借助投行思维,让企业成长为商业神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