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与烹饪营养:专家共同推荐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与烹饪营养:专家共同推荐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多次论证、修改,并广泛征求相关领域专家、机构和企业的意见,最终形成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与烹饪营养:专家共同推荐

为了给中国居民提供最基本、最准确的健康膳食信息,指导其合理营养、保持健康,中国营养学会受卫健委委托,于2006年成立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对中国营养学会1997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进行修订。经过多次论证、修改,并广泛征求相关领域专家、机构和企业的意见,最终形成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该指南数据全面而精准,针对我国一般人群和特殊人群的膳食做出了明确指导,是科学配餐最权威的理论依据。

1.一般人群膳食指南

针对我国一般人群的膳食结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给出了以下4点膳食建议: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建议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应做到食物多样,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的食物,每周摄入25种以上的食物。坚持以谷类为主,特别是增加全谷物(加工时仅去除谷壳的谷物)摄入,这样有利于降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大肠癌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g。

(2)多吃蔬果、豆类及豆制品、奶类及奶制品。近年来,我国居民蔬菜摄入量逐渐下降,且水果、豆类及豆制品、奶类及奶制品的摄入量仍处于较低水平。基于这些食物的营养价值,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蔬菜300~500g,其中深色蔬菜(如菠菜油菜、蒿子秆)应占50%;水果200~350g;豆类25~35g或食用等量的豆制品;鲜奶300g或食用等量的奶制品。坚持餐餐有蔬菜,天天有水果,把豆类及豆制品、奶类及奶制品当作膳食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适量吃鱼肉、禽肉、蛋类。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畜禽肉(瘦肉)40~75g;鱼肉40~75g;蛋类40~50g。

(4)少盐少油,控糖限酒。食盐油脂都是主要的食物配料,但长时间摄入过量会导致高血压胃癌中风、心血管疾病等,因此应培养口味清淡的饮食习惯。

糖类是提供甜味和能量的食物配料,摄入过多会增加患龋齿肥胖症的风险,因此应尽量控制其摄入量。过量饮酒会增加肝损伤、痛风、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的发病风险,因此成年男性每天摄入的酒精不可超过25g,女性不可超过15g。

2.特殊人群膳食指南

特殊人群包括备孕妇女孕期妇女、乳母、婴幼儿、儿童少年、老年人和素食人群等。

(1)备孕妇女膳食指南。备孕妇女应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的基础上补充2点:①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蛋黄、黑木耳、红枣),选用碘盐,以及孕前3个月开始补充叶酸(常吃莴苣、菠菜、油菜等食物);②禁烟酒。(www.xing528.com)

(2)孕期妇女膳食指南。孕期妇女应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的基础上补充4点:①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选用碘盐,补充叶酸;②孕吐严重者,可少量多餐,并保证摄入充足的糖类食物(如易消化的谷类食物);③孕中、晚期适量增加奶类及奶制品、鱼肉、禽肉、蛋类的摄入量;④禁烟酒。

(3)乳母膳食指南。乳母应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的基础上补充4点:①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A的畜禽肉、蛋类及水产品,选用碘盐;②产褥期食物应多样,但不可过量;③禁烟酒;④避免喝浓茶咖啡

产褥期(传统的“坐月子”只是产褥期的前30天)是指胎儿胎盘娩出后的产妇身体、生殖器官和心理方面调适复原的一段时间,一般需要6~8周(即42~56天)。在这段时间内,产妇应该以休息为主,尤其是产后15天内应卧床休息,促进全身器官及各系统的恢复。

(4)婴幼儿喂养指南。6月龄内的婴儿喂养指南为:①产后尽早开奶(即宝宝出生后第一次喝奶),并尽量保证新生儿第一口食物是母乳;②坚持以母乳喂养;③产后数日开始补充维生素D,但无须补钙

满6月龄至2周岁内的幼儿喂养指南为:①继续母乳喂养;②随幼儿发育适时添加富含铁的泥糊状辅食(如婴儿米粉、畜肉泥、肝泥),注意辅食无须添加糖和食盐等调味品。

儿童膳食算盘

(5)儿童少年膳食指南。儿童少年膳食指南为:①规律就餐,自主进食,培养不挑食的良好饮食习惯;②每天饮奶,足量饮水;③选择易消化、少调料、少油炸的食物。

(6)老年人膳食指南。老年人(65岁以上的成年人)膳食指南为:①摄入足量、多样且细软的食物;②保证足量饮水。

(7)素食人群膳食指南。素食人群(不食用动物性食物的人群)膳食指南为:①谷类为主,食物多样;②增加豆类及豆制品的摄入,每天50~80g;③常吃坚果海藻和菌菇;④摄入充足的蔬菜和水果;⑤选择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植物油,如橄榄油茶籽油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