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俄军其他兵种作战运用理论的基本观点-现代作战理论研究

俄军其他兵种作战运用理论的基本观点-现代作战理论研究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中既有防御性的反潜、反空袭、抗登陆演习,也有进攻性的登陆作战和突击航空母舰战斗群的演习。在重视“对岸作战”的同时,俄罗斯海军并未忽视“对海作战”,日益重视在核威慑条件下使用常规武器的海上战争。

俄军其他兵种作战运用理论的基本观点-现代作战理论研究

1.俄罗斯海军作战运用理论的基本观点

1)以美国和北约海军为主要作战对象

以北约军队为主要作战对象,是俄军既定的战略方针。《俄罗斯海军战略》等法律性文件明确指出,俄联邦在海洋上所面临的威胁之一是“主要世界海洋大国海上战略核力量集团战斗力的日益完善,大规模部署海军一般任务突击集团,在俄罗斯濒海海域的战役与战斗训练活动数量增多”。不难看出,威胁的根源在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海军。2000年1月,时任俄罗斯海军总司令库罗耶多夫发表谈话,指出美国海军航空母舰战斗群、作战半径达1 200千米的航空母舰舰载攻击机,以及射程2 500千米的海基“战斧”巡航导弹,均对俄罗斯海军构成了极大威胁。美国海军现行的远洋前沿进攻战略,强调作战区域的前推,强调对敌方沿海地区的控制和对陆上目标的打击,这对俄罗斯海上安全环境带来很大压力,对俄罗斯海军构成直接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重新调整海军各舰队兵力的部署,加紧建造新型导弹核潜艇,派遣舰艇编队到大西洋印度洋地中海、北阿拉伯海活动。俄罗斯海军近年来进行的海上演习,大多数也以美国海军为假想敌。鉴于日本不断加强与美国的军事同盟关系,加速向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迈进,实施“攻势防御”的海军战略日趋明显,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始终保持着对日本海军的强大威慑力。此外,在黑海和波罗的海地区,控制着俄罗斯海军出海口、“限制俄罗斯使用海上国际交通线”的国家,其海军也可能成为俄罗斯海军的作战对象。

2)重视近海防御,同时强调保持远洋存在

俄罗斯在1992年正式组建国防部后,为适应军事战略的变化,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俄罗斯海军确立了以“近海防御”为主的作战方针,即在近海海域与其他军种协同共同抗击敌人的入侵,将海洋作为陆地战区防御的前沿。

实施“近海防御”时,海上兵力将在岸基航空兵、海岸防御部队的有效掩护下,在太空兵力的情报支援下,对敌海上兵力集团实施多层次、立体的火力突击。远程突击由攻击型导弹核潜艇和图−22M轰炸机负责,中程突击由攻击型核潜艇和航空母舰载机负责,近程突击由常规潜艇、强击机水面舰艇负责,分别达到削弱、重创和消灭敌军海上兵力集团的目的。目标向海岸方向越接近,使用的兵力就越多,突击的火力密度就越大。

俄罗斯海军认为,“近海防御”绝不是单纯的防御,而是攻防兼备的防御。即使是防御性的任务,也需要用积极的进攻手段来完成。从俄罗斯海军的演习中,也可以看出其攻防兼备的“近海防御”作战思想。其中既有防御性的反潜、反空袭、抗登陆演习,也有进攻性的登陆作战和突击航空母舰战斗群的演习。

俄罗斯海军确立了21世纪初的“面向世界大洋的积极防御战略”,开始强调“加强在世界大洋的军事存在”,以保卫至关重要的军事区域,保护俄罗斯东、西部海上交通线。据此,俄罗斯海军在回撤收缩的同时,仍将太平洋舰队的近海防御范围划定在日本列岛以东海域,并定期在地中海、印度洋等重要海域保留一定形式和规模的军事存在。

3)重视对岸作战,但不忽视对海作战

与西方控制海洋的传统思想不同,俄罗斯海军战略使用的基本特征,不是在远离海岸的大洋夺取海洋的控制权,而是根据自己和对手的强弱点确定了一种独特的“对岸作战”。所谓“对岸作战”,主要是指使用弹道导弹核潜艇和携载核弹头的远程巡航导弹核潜艇,从海上摧毁敌重要的军事经济目标和武装力量集团,瘫痪其国家和军队指挥,破坏其战略大后方,从而达成巨大的战略性战果,极大地影响整个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在冷战时期,“对岸作战”被苏联海军视为“战争总体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海军战略使用的一种崭新样式”。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海军在继承苏联海军庞大的弹道导弹核潜艇部队的同时,也继承了其“对岸作战”的思想。特别是国力和军力明显下降之时,更加依赖海上的核威慑和“先发制人”核打击与西方抗衡。与此同时,将“对岸作战”扩展到新的领域。鉴于敌方的战略信息战可能给俄国家经济系统、指挥控制系统和武装力量作战潜力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俄罗斯海军保留首先使用武器打击敌战略信息战手段和兵力并进而打击整个国家的权力。俄罗斯海军主战装备的建设和使用也都是紧紧围绕“对岸作战”的。在俄罗斯海军作战任务排序上,“对岸作战”居于首要位置。

在重视“对岸作战”的同时,俄罗斯海军并未忽视“对海作战”,日益重视在核威慑条件下使用常规武器的海上战争。俄罗斯海军打击敌军岸上目标、消灭敌军导弹核潜艇、消灭敌军航空母舰战斗群、消灭位于封闭海域、近岸海域以及大洋海域上的敌军海军兵力集团、破坏敌军海上运输、消灭敌军反潜兵力集团、己方海上交通线和驻泊地域防御等八种海上战役,有六种是对海作战的战役。在装备建设上,俄罗斯海军优先发展弹道导弹核潜艇以维护大国地位,同时不忽视对海作战武器装备的研制以满足未来“舰队对舰队”作战的需求。

4)注重舰队间的协同行动,同时更强调独立作战

俄罗斯海军认为,海军各战略战役军团(舰队)之间组织实施密切的协同,是成功抗击来自海洋方向入侵的重要条件。俄罗斯海军舰队间协同作战的基本构想是:波罗的海舰队协同北方舰队保卫科拉半岛的安全,控制北海、挪威海;黑海舰队协同太平洋舰队在印度洋、阿拉伯海实施战略反潜作战;北方舰队与太平洋舰队共同确保巴伦支海至太平洋方向北航线的安全。为提高舰队间协同作战的能力,2003年5月太平洋舰队的3艘舰艇和黑海舰队的7艘舰艇组成舰艇编队曾开赴印度洋海域举行联合演习。

如同历史上的沙俄海军一样,四大舰队被相互分割在巴伦支海、波罗的海、黑海和日本海,战时很难达成相互支援。波罗的海舰队要进入大洋必须通过丹麦诸海峡和北海的设得兰、法罗群岛;黑海舰队要进入地中海,必须通过土耳其两海峡及其间的马尔马拉海;太平洋舰队被宗谷、清津、对马海峡所封闭。北方舰队海域虽然相对辽阔,但要进入大西洋则必须突破格陵兰—冰岛—设得兰群岛—英国这条岛链。欧洲地区的海军要支援太平洋舰队,走北部航线全程5 600海里,每年只有4个月的通航期,且需要有破冰船伴随;走南部航线全程13 000多海里,并且在印度洋和南中国海易遭拦截。鉴于上述不利海洋地理因素,俄罗斯海军特别强调四大舰队必须能够独立作战,特别是在战争初期。因此,无论是计算兵力规模,还是发展驻泊地配系,都是按海上作战方向加以考虑的,以使四大舰队自成体系,能在不同的海战区各自为战。

5)重视发挥兵种协同作战的威力,并强调潜艇和航空兵的作用

俄罗斯海军强调,各兵种只有协同作战、整体配合,才能为各自执行任务创造最佳条件,才能实现作战能力互补,作战效果互用。海上战役的目的,通常是由海军各兵种合力达成的。为保证协同的连续性和有效性,要求对战役目的、企图、各兵种的任务和完成任务的方法有一致的理解;根据各自的战斗能力在任务、地点和时间上周密地协调全部兵力兵器的行动;实施灵活的指挥;根据情况变化对协同迅速做出必要的修正或重新组织。作战兵力与保障兵力之间也需要密切协同,特别是在现代条件下,海军兵力作战需要有全面的保障,包括侦察、对大规模毁伤武器的防护、电子战、战役伪装、反潜保障、防水雷保障、防水下破坏保障以及对空防御等。

在重视发挥兵种协同作战威力的同时,俄罗斯海军更重视潜艇和航空兵的作用,将它们视为海军的支撑和现代海战的主角。俄罗斯海军认为,潜艇是战争中最具威慑力和最不易遭受敌攻击的兵种,是海军的第一大兵种。由于隐蔽性好,续航力大,能够在没有航空兵提供空中掩护的条件下在远洋海区执行各种任务。在主要方向上行动时,潜艇能够打击陆战区战役纵深的敌重要目标;摧毁敌海上和基地内的导弹核潜艇和其他潜艇、航空母舰战斗群;消灭护航运输队、海上登陆兵、海上和基地内的单艘运输船和战斗舰艇;掩护己方护航运输队和海上登陆兵免遭敌水面舰艇的突击;在敌方交通枢纽、港口和基地的进出口布雷;输送人员和重要物资至敌封锁区或从中撤出。在实施战役保障时,潜艇可以消灭海上、基地内、反潜区的敌反潜兵力集团;实施侦察并对己方突击兵力实施引导;将侦察破坏群送上敌岸;对海军的行动提供水文地理和水文气象保障;搜救机组、舰艇人员等。

俄罗斯海军认为,海军航空兵能够对敌方的目标和集群实施强大而密集的导弹突击,命中率高,可攻击敌庞大的海军和陆军集群及防护严密的目标;具有高度的机动性,能够迅速集中必要的兵力到指定区域,并可在短时间内向其他方向转移和进行战区间机动;具有多种功能,编有能够完成各类任务的航空兵,装备有适于攻击水面、水下、地面和空中目标的不同类型的武器;行动具有突然性,可从敌军意想不到的方向和高度在极短时间内实施突击,也可运用佯动和无线电电子对抗手段,从而显著提高完成任务的效能。俄罗斯海军航空兵在战役中遂行三大任务:与海军其他兵种协同消灭海上和基地内的敌方潜艇和水面舰艇;保障在战役主要方向执行任务的海军兵力;与方面军航空兵和远程航空兵协同压制敌方航空兵集团。在战役主要方向上行动时,海军航空兵可担负消灭敌方水面舰艇、搜索并消灭敌方潜艇,以及在敌军基地附近、海峡和狭窄航道布雷等任务;在实施保障性行动时,担负突击敌驻泊点、指挥中心、通信枢纽及其他目标。航空母舰舰载机主要担负水面舰艇编队的舰队防空和对弹道导弹核潜艇提供空中掩护等任务。海军航空兵的上述作战能力,决定了它是俄罗斯海军第二兵种的地位。

6)重视反潜作战和反航空母舰作战

俄罗斯海军认为,敌方潜艇是己方潜艇的最大威胁。加之美国海军的弹道导弹核潜艇能够对俄罗斯整个领土纵深的重要军工目标和军队集团实施突击。因此,俄罗斯海军同苏联海军一样,一贯坚持潜艇战与反潜战相结合,将反潜作战与潜艇作战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

俄罗斯海军强调,要想顺利消灭敌人潜艇,必须在海战区建立统一的且稳定发挥作用的反潜体系。该体系应包括机动反潜兵力、反潜战场建设,以及消灭敌基地内潜艇及其驻泊点的保障兵力。机动反潜兵力由潜艇、反潜航空兵和反潜舰艇编队组成,是反潜体系的基础,同时也是最灵活、积极有效的部分,其主要任务是消灭位于作战海区和基地出口处的敌人潜艇。潜艇、反潜航空兵和水面舰艇编队可以单独搜索和消灭敌潜艇,也可与其他兵力协同搜索和消灭敌人潜艇。反潜战场建设包括:设立固定、阵地式搜潜水声基阵;布设水雷障碍;建立反潜舰艇驻泊点和反潜航空兵机场;展开指挥所和通信系统。反潜战场建设要在平时完成,战时还要采取伪装、电子压制和电子防护等措施,以保障其可靠、稳定地工作。消灭基地内的敌人潜艇及其驻泊点的保障兵力,主要由远程航空兵、海军导弹航空兵、潜艇以及水面舰艇来完成。

在实施反潜作战时,主要反潜兵力集中在敌人潜艇活动海区、海军基地出口口和反潜带上。部分反潜兵力用于对海上航渡的战斗舰艇编队、登陆舰艇编队和护航运输队实施反潜保障。反潜作战分为反潜战役和反潜战斗行动。

古巴导弹危机后,苏联海军把对付美国航空母舰战斗群,作为战略任务加以研究。针对美国航空母舰战斗群的强弱点和战术特点,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形成了以远程导弹航空兵、远程导弹攻击型核潜艇等力量,在侦察、电子战、空中掩护和佯动兵力的保障下,突击美国航空母舰战斗群的一系列观点和做法。俄军继承了苏军海军的经验,并利用现代的作战模拟系统对相关问题作了进一步的量化分析。在当前俄罗斯海军作战任务排序上,突击美国航空母舰战斗群位居第二位。

俄罗斯海军突击美国航空母舰战斗群的基本思想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毁伤程度进行科学的界定。将对单个航空母舰战斗群的毁伤程度确定为削弱、重创和消灭三级。削弱指轻伤敌航空母舰,40%~50%的警戒舰艇被重创或击沉。所需兵力为两个图−22M导弹轰炸机团一次出动,或4~6艘攻击型导弹核潜艇一次突击;重创指重伤敌航空母舰,50%~80%的警戒舰艇被重创或击沉。所需突击兵力为三个图−22M导弹轰炸机团一次出动,或4~8艘攻击型核潜艇实施两次突击;消灭指击沉敌人航空母舰,80%以上的警戒舰艇被重创或击沉。所需突击兵力为在重创基础上再增加30%~50%。二是对航空母舰战斗群实施不间断的侦察。无论平时还是战时,都要对航空母舰战斗群实施不间断的侦察,这是突击航空母舰战斗群必不可少的条件。和平时期,侦察兵力要对目标实施连续跟踪,始终掌握目标的位置、航向、编成、航渡队形等情况,否则海上战勤兵力无法展开。三是预先展开战勤兵力,适时投入预备队。俄罗斯海军认为,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和敌方可能实施先发制人的军事行动,突击兵力在战争开始后很难展开。因此,平时就要在可能的作战海区预先展开突击兵力集团。一旦战争爆发,即可根据命令从跟踪状态下发起攻击,力求将航空母舰战斗群消灭于战争初期。但是,航空母舰战斗群具有强大的攻防能力,仅靠战勤兵力一次突击难以达成预期效果,因此还要组建并适时投入战役预备队。四是注重发挥诸兵种协同的整体威力。航空母舰战斗群具有较强的综合防御能力,要想重创它必须发挥静音常规潜艇、攻击型导弹核潜艇和导弹航空兵的整体威力,对航空母舰战斗群实施联合火力打击。其指导思想是实施不对称作战,即用潜艇突击防空能力较强的舰艇,用航空兵突击反潜能力较强的舰艇,用常规静音潜艇组成侦察潜艇幕猎杀“洛杉矶”核潜艇,从而实现作战能力互补,作战效果互用。

2.俄罗斯空军作战运用理论的基本观点

1)立足常规作战,保持核威慑水平

在总结现代战争经验的基础上,俄罗斯空军主张立足于高技术、强杀伤、精确制导武器打一场能够达成战役战略目的的空中战役。但是鉴于综合国力下降、常规作战水平降低,以及新的安全形势,近年来俄罗斯又重新宣布将保留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权力,并强调指出保留有效的核遏制水平仍将是保障国家安全的基本条件。在此思想指导下,俄罗斯非常重视空军战略核力量的建设,加强了可携挂核导弹的远程轰炸航空兵部队的建发,拟将列装更先进的核导弹载机。

2)先发制人,攻防兼备

俄罗斯空军认为,一旦发现敌人空袭征候,即可先发制人,予敌以坚决的毁灭性打击,以远程火力对敌人飞机、巡航导弹等空袭兵器的基地和发射平台进行突击,将其毁于地面,对已经升空的敌人航空兵则以战机进行拦截,必要时可越境截击,同时使用信息战手段攻击敌人指挥系统,破坏其行动。为抗击敌人空中—太空进攻,首先要组织实施防空战役,破坏敌人的空中进攻,大量消耗敌人,为夺取制空权创造条件,尔后转入实施旨在摧毁敌人航空兵集团和防空兵集团的空中进攻战役。防空战役和空中进攻战役相结合,才能达成夺取制空权之目的。1998年,空军和防空军合并后,俄罗斯空军将防空战役法纳入空中战役法,使得空中进攻战役与防空战役结合得更加紧密,空军部队在未来作战中可以实施攻防兼备的作战行动。

3)协同作战,整体配合

与其他军兵种的协同作战,是俄罗斯空军的传统,也是取得现代空战胜利的保证。空军与陆军的协同主要是为陆军实施空中侦察提供火力支援。空军与海军的协同主要是为海军编队实施空中侦察,协同海军突击敌海上编队以及装载、航渡、卸载中的敌人登陆兵,而在己方登陆兵登陆时,则突击敌人抗登陆目标。空军与战略导弹部队的协同主要是为战略导弹兵提供突击目标的侦察情报和检验突击效果。空军与太空军的协同主要表现为共同实施空中—太空进攻作战和空中—太空防御作战。

航空兵各兵种协同的目的是给各兵种创造执行任务的最佳条件。在现代条件下,航空兵的各种战斗任务,通常都是与其他战役军团协同完成的。为了保证协同动作的连续性和高效性,要求必须做到对战役目的和企图以及诸军兵种的任务和完成方法有一致的理解;根据各自的战斗能力,在任务、地点和时间上周密地协调全部兵力兵器的行动;实施灵活指挥,并根据情况变化迅速做出必要的修正或重新组织协同。

4)重视机动作战

俄军认为,现代战争和武装冲突具有爆发时间和地点不确定、升级快等特点,这就要求空军必须具备快速机动作战的能力,以适应未来作战的要求。

现代空中作战行动一般从机动开始,实施快速机动是空军最重要的作战手段,能够在短时间内抵达数千千米外的战区是空军应具备的能力。俄罗斯空军原总司令科尔努科夫曾指出:“空军具有机动性高、战斗能力强的特点,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些特点,便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变战役进程,取得战役成功。现代化的飞机作战半径大,具有全天候飞行和空中加油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从一个战场完成到另一个战场的机动,在一些重要的战略方向迅速组建必要的航空兵集团,从而取得集中力量、密集使用的效果”。机动是达成迅速集结的密集使用的主要手段。鉴于此,俄罗斯空军在近年来的演习中,十分重视航空兵机动支援作战内容的演练。最高统帅部空军集团军机动范围遍及俄整个欧洲、亚洲地区,以及日本海、鄂霍次克海、白令海和西太平洋等广大海区;前线航空兵除本区范围内各战役方向的机动支援作战外,还演练了跨区机动支援作战。机动支援作战的方式也灵活多样,通常采用完成任务后降落到前沿临时机场,或预先转至重要方向,尔后以前进机场为起降基地实施机动支援,以及攻击后返回原机场等方式。

5)强调集中使用兵力与密集使用火力

俄罗斯空军认为,航空兵在决定方向上的大量集中使用,是空军重要的作战指导思想之一。大量集中使用,就是航空兵的大部分兵力用于决定战役胜负的方向,即进攻战役的主要突击方向或防御战役中威胁最大的方向。为此,俄罗斯空军强调在战争一开始就集中优势兵力投入主要作战方向,进行一场大规模的空中战役,进而夺取战略和战役的主动权。

密集使用火力是在大量集中使用兵力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近年来,随着高技术在军事领域内的广泛应用,空中力量精确打击和毁伤能力大大提高,俄罗斯空军在总结现代战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集中使用新型飞机、导弹和指挥系统,使用高强度的火力是空中进攻战役取得成功的主要手段”。主张从战争初期就大量使用地区范围内的优势兵力,以形成强大的突击火力,对全纵深之敌实施毁灭性打击。密集使用火力的基础是密集使用兵力、兵器。俄罗斯战区战略性战役甚至强调,从战争一开始就使用战区范围内的作战飞机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空中战役,对敌区全纵深实施强有力的空中火力打击。

6)强调作战行动的突然性

俄罗斯空军认为,突然性是夺取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航空兵出敌不意地行动,可使敌人措手不及,破坏其行动计划,夺取并保持主动权,以相等甚至较少的兵力,在短期内以最小的代价赢得战斗、战役乃至整个战争的胜利。航空兵为了达成战斗行动的突然性,在战役发起前需要隐蔽地集中兵力,对作战企图、兵力部署、作战方法严加保密,广泛地采取战役伪装措施。在战役过程中,实行隐蔽指挥,隐蔽战斗队形,选择出敌不意的气象条件、航线剖面、作战方法和新式武器进行突袭;实施积极和消极干扰,压制敌雷达体系。在次要方向上实施佯动,诱惑敌人。

7)强调常备不懈,连续作战

俄罗斯空军认为,空袭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而且空袭兵器飞行速度快,能在很短时间内飞临目标,因此空军兵力必须经常保持高度的战备水平,一旦需要能够立即出动执行任务。空军部队的组织结构、指挥体制、兵力兵器部署、兵器的技战术性能、日常战备值班都应符合这一要求。为应付突发事件,俄罗斯空军通常在地面或空中保持一定的值班兵力,给兵团和部队配备两套空勤组,在战役进程中留有预备队,制定航空兵备份作战方案。其中值班兵力意义重大,不仅可以有效抗击敌首次空中突击,更能保障整个防空体系的有序展开。战斗行动的不间断性要求空军部队不分昼夜、季节和气象条件都能实施战斗行动。

3.俄罗斯战略导弹兵作战运用理论的基本观点

俄军战略导弹兵是对敌实施核突击和火力毁伤的主要力量,能够在短时间内准备并对敌实施高强度、远距离、强大的核突击,能够实施大范围的突击机动和火力机动。其作战基本观点如下。

1)全面权衡利弊得失,慎重定下打击决心(www.xing528.com)

鉴于核武器巨大的破坏作用和使用后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俄军更多地把战略核力量作为制止敌发动大规模入侵的一种威慑手段,但同时不放弃实战准备。在北约实现两轮东扩的新形势下,俄罗斯面临着北约优势常规力量的巨大压力,因此俄军方对战术核武器的部署和使用又给予了特别的重视,并明确提出了使用战术核武器的条件。但是,为了防止有限核战争的升级,在核武器的使用目标、范围、数量、当量、时间等方面都做出了严格的规定,核武器的最初使用权属于最高统帅部。

在定下使用核武器的决心时,除了要考虑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还要考虑到遭受袭击的一方可能实施的还击。因此,只有在先敌打击所达到的战略目的能够弥补敌还击所造成的损失时,才能选择打击方案。如果双方的战略力量都能够在还击中给对方造成无法承受的损失,那就意味着解除对方武装的先敌打击在任何条件下实施都是不合算的。

2)预定多种使用方案,确保核打击的灵活性

俄军认为,要想遏制各种规模的冲突,战略核力量必须具备多种使用方案。俄军战略导弹兵的使用方案有三种:迎击、还击—迎击和还击。迎击是在确认敌方已开始实施核袭击后,几乎与敌方同时发射导弹。还击—迎击是指在敌方开始核袭击之后,但其核导弹尚未击中目标(导弹阵地、战略导弹运载工具、轰炸机、指挥所等)时向敌方发射导弹。还击是指敌方核导弹已经击中己方目标后向敌发射导弹。

核迎击的目的是将不可避免的敌方核突击所造成的损失减至最小。俄军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实施核迎击是合理的。如果有充分的理由认为,敌方计划实施的首先核突击能使己方的还击成为问题,即己方在遭受突击之后再也无力以还击方式给敌造成无法承受的损失,那就应该选择核迎击方案。但是,选择核迎击方案也有问题,即关于敌方准备实施核突击的情报不太可靠,可能依据的是敌方实施核突击的间接征候,而不是敌方开始核突击的既定事实。因此,可能会对敌方行动和意图做出错误的判断。例如,在有非核力量或战术核武器参加的局部冲突中,一旦出现敌方要消灭己方战略力量指挥机关的威胁时,或出现己方要损失大量战略兵器的威胁时,就有可能定下实施核迎击的决心。

还击—迎击可使防御一方的战略核力量免遭敌毁伤并以此使进攻一方丧失首先突击的优势。在还击—迎击过程中,战略导弹要在敌方导弹尚未达到目标前发射,因此这种突击有可能动用全部的战略核力量。还击—迎击与单纯迎击的区别是,定下以此方式使用核力量的决心所依据的是预警系统判定的敌方开始核袭击的既成事实,而不是可靠性明显不足的间接征候。还击—迎击给战略力量的指挥控制系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为了发现敌方袭击,预警系统必须昼夜不停地工作。发现敌方核突击后,应对所获情报的可靠性进行判断,并确定敌方突击的规模。尔后,国家政治领导人定下实施还击—迎击的决心,并向战略导弹部队下达发射指令。战略导弹部队接到指令后发射导弹,然后迅速脱离敌核爆毁伤区。

还击是俄军实施战略核遏制最主要的方式。还击又被细分为还击和深度还击。深度还击是指侵略国首次突击的大部分导弹到达俄领土之后,俄军发射核导弹进行还击。只有具备深度还击的能力,才能确保使敌人遭受应有的损失,才能达到遏制的目的。深度还击的任务,主要由机动的运载工具实施,因为它们处于巡逻机动中,位置不固定,不易受到打击。

3)着眼最困难的作战条件,保持核武器的生存力

俄军认为,由于定下使用战略核力量决心的时间非常有限,还击—迎击实施起来相当困难,并且袭击一方还可能采取各种措施使对方战略力量的还击—迎击变得更加困难,或完全丧失这种能力。这些措施可能是首先打击对方的指挥所、交通线和战略力量的基本组成部分,使对方预警系统无法发现,或飞临时间短暂使对方来不及采取必要的行动。因此,即使在技术上具备实施还击—迎击的能力,也不能保证这种突击就一定能够实现。在无法实施还击—迎击的情况下,就只能实施核还击,即在己方导弹和指挥系统遭到敌核打击之后进行报复。还击是遭袭击一方最可行的方案。因此,必须在想定中对战略力量的数量、其运载工具的部署方式和生存力以及作战指挥系统的稳定性,提出明确的要求。

核还击能力首先要靠战略核武器运载工具的抗毁力和它在核爆炸条件下的稳定性来保证。建立能在核突击条件下稳定运用的通信和指挥系统,对确保还击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运载工具的抗毁力可以通过其隐蔽性和机动性来保障。隐蔽性和机动性可使其所在位置难以被确定或根本无法确定。例如,正在海上进行战斗巡航的导弹核潜艇,其隐蔽性实际上使其无法被消灭。正在进行战斗巡逻的陆基机动导弹系统,其位置的不确定性同样使消灭它的任务十分困难。井基弹道导弹的生存力靠提高导弹系统的抗毁能力来实现。

4)以敌方军事工业和政治中心为主要目标

俄军认为,在发现核袭击之前,敌方大量的战略性军事目标已经被使用,消灭这些目标对给其造成损失的程度并无影响。因此,要想使敌方遭受既定的损失,迎击—还击应对准敌高价值目标——军事工业中心和政治行政中心实施。同时也要考虑到,敌方在首先突击中仅使用了一部分战略力量,所以核还击的任务也包括毁伤军事目标。俄军对参加核还击或还击—迎击的战略兵器准确性和威力的要求,不像首先突击那样高,但突击上述目标时,用于还击的核武器的威力和精确度也起一定作用。

5)与作战行动紧密配合,与其他火力密切协同

在核条件下,既要充分发挥核突击的效果,又要确保军队行动的安全。因此要求“在使用核武器的条件下组织协同时,首先要使军队的行动与对敌人实施的核突击协调一致”。同时,俄军十分强调综合使用核火力和其他各种火力。在计划火力突击时,从发挥各种火力的综合效能出发,优先考虑核火力的作用,使各种火力相互协调。在组织火力协同时,通常明确突击的顺序、突击的时间和突击间隙等问题。

6)集中火力打击敌占区纵深目标,力求在主要方向上达成突然性

俄军核力量作战理论的基础是大纵深立体战。俄军要求根据部队的任务和行动方向将战略导弹兵的大部分火力用于主要方向,对最重要的目标实施核突击,突击时适时地进行部队和火力的机动。在作战初期和作战过程中强调对敌第一梯队实施突击的同时,要以核导弹对敌方纵深内的导弹发射阵地、第二梯队、指挥所、通信枢纽、机场、电子战设施和后勤保障等重要目标,实施大纵深火力毁伤,力求将敌人80%的重点目标摧毁或瘫痪。

俄军认为,核导弹突击的突然性是取得火力突击效果的首要条件。为了达成核突击的突然性,俄军主张采用出敌不意的作战方法,巧妙地实施导弹机动,隐蔽而突然地在主要方向上和关键时节大量集中使用核武器,给敌人以毁灭性打击。对核武器使用的企图和准备工作严格保密,严密伪装核兵器及其阵地。

4.俄空降兵作战运用理论的基本观点

俄军认为,空降兵在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中能够比其他军种更灵活地遂行各种任务。未来的空降兵既能够实施伞降、机降作战,也能在不进行空降的情况下投入战斗。

在现代和未来条件下,空降兵可能使用的战斗样式是作为陆军部队集团的组成部分实施作战。在这种情况下,将以使用地面部队的方式使用空降兵。在这种作战行动中,空降兵可能担负下列作战任务。

在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增援保卫国家安全的部队;掩护部队集团在受威胁地区的战役展开;加强国家重要设施和军事设施的防护和警卫。

在武装冲突开始阶段和进程中:提前到达武装冲突区域(包括伞降部分兵力),达成封锁和瘫痪冲突区域、占领重要地域之目标,为后续军队集团的展开创造有利条件;封锁重要地段和交通枢纽,以防敌增援兵力接近冲突地域;消灭(包围)敌侵入俄罗斯领土纵深的兵力集团;对付敌空降登陆部队等。某些空降兵部队和分队还可能参加特种作战行动,特种作战通常在和平时期和受威胁时实施。在这些情况下,空降兵可能担负下列任务:占领重要目标、地域,为主要兵力的运送(登陆)提供保障;加强俄军事基地、驻外使团的保护和警卫,保卫和疏散俄罗斯公民;增援独联体国家的部队集团,增援(掩护)其作战行动;在敌后实施大规模侦察破坏活动,破坏敌军队指挥和武器控制系统,摧毁其重要设施;进行心理战,瓦解敌方民心士气。

在实施特种作战时,空降兵部队的使用方法是:封锁某些地域并对这些地域进行梳理;设伏;迂回、机动和袭击;保护运送兵员和物资的车队;清除武装匪徒;解救人质;封锁冲突地域;实施佯动;对居民和后方部队实施信息战、心理战、宣传战等。

5.俄罗斯太空兵作战运用理论的基本观点

俄罗斯太空兵组建于2001年6月1日,是俄罗斯武装力量最年轻同时也是发展最快的兵种之一。俄组建太空兵的目的在于:应对美国的导弹防御计划;为现代高技术战争提供有力的太空保障;为以数字化技术、智能化高精度武器和新物理原理武器为基础的未来战争做准备。

俄军认为,未来高技术战争将首先从宇宙空间开始,制天权是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的先决条件之一,“太空领域是未来军事战略争夺的制高点”,太空战将成为未来高技术战争的新样式。因此,俄军加强了太空作战理论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初步形成了太空作战理论体系,要求在发挥己方航天兵器作用的同时,攻击并毁伤敌航天兵器及其卫星系统。因此,如何有效地保存己方军事航天兵力兵器、打击并摧毁敌航天兵器,是俄军军事斗争准备的关键课题之一。

俄罗斯军事理论将宇宙空间划分为三个战役区:100~2 000千米为近距离战役区;2 000~20 000千米为中距离战役区;20 000千米以上为远距离战役区。宇宙空间军事行动的主要目的是抗击来自太空的敌袭击,攻击和摧毁敌方航天兵器,最大限度地降低敌方军事航天力量行动的有效性,夺取并保持太空优势,为大陆和大洋战争区的军队集团遂行任务创造有利条件。

俄军认为,控制了太空就可以关注全球范围内军队集团的状态和其行动的变化情况,为己方军队提供信息、坐标和其他保障;可从距战斗、战役或战略行动地域的任何距离上统一指挥军队集团的行动,保证各级指挥机构独立定下决心;能够对位于地球任何地方的居民、军队、武器系统和其他目标进行火力和心理打击。

俄军认为,战略性空中—太空战役是太空作战的主要样式。战略性空中—太空战役分为战略性空中—太空进攻战役和战略性空中—太空防御战役。当以太空作战的方式发起战争时,要想达到战争目的,就必须进行一两场空中—太空进攻战役。在战略性空中—太空进攻战役中,战略性突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战役或者战争的目的,以及交战双方的力量对比,可以合理地计划和实施一次或几次战略性突击,以摧毁敌方的航天兵力兵器,削弱其军事和经济潜力。

6.俄军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基本观点

从1991年起,俄联邦武装力量,在波黑、科索沃和独联体等国家参加了相当规模的维和行动。维和行动是俄军根据近年来国际国内形势提出的武装力量特殊的使用样式。俄军事理论界已将这一理论纳入了特种作战的范畴。

1)维和行动的任务

俄军认为,维和行动是指为了在潜在或已爆发冲突的地区保持局势的稳定,根据联合国安理会、独联体国家首脑委员会或欧安会的授权,派遣经过专门训练的军人、警察和文职人员实施的,旨在制止武装冲突、以政治手段解决武装冲突的一系列军事和民事行动的总和。

维和行动的主要任务是:隔离冲突双方的武装集团;向平民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以及将他们撤离冲突地区;封锁冲突地区,保证国际社会通过的制裁措施得以顺利执行;为政治调解冲突创造前提条件。

2)维和力量的构成和组建原则

俄军认为,维和行动主要由俄联邦武装力量实施,必要时还将吸收其他军队和机关参加。2005年,俄军组建了第一支专门的维和部队,根据2010年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长确定的维和力量清单,它包括乌拉尔—伏尔加河沿岸军区第27摩步师所属的9个摩步营、列宁格勒[1]军区近卫摩步师所属的6个摩步营、第59近卫摩步师所属的3个摩步营和4个空降营。总计22个营,兵力约2.2万人。

俄联邦维和力量组建的原则是:必须置于国家最高政治机构的监督之下;组织结构、编成和人员数量应符合军事学说和国家安全构想的要求,以及俄所承担的国际义务;实施集中指挥;考虑民族传统的继承、国际法准则和其他维和国家的经验。

3)维和行动实施的方法

俄军认为,维和行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观察和巡逻(使用直升机、飞机、装甲车、汽车、舰艇、徒步等);在交通要道上设立检查站;建立缓冲区;控制冲突危险地区;控制居民地;制止非法集会游行;搜寻失踪人员;与地方代表进行谈判;对不同种族的难民进行救援;实施排雷等行动。

4)维和行动的原则

俄军认为,武装力量在实施维和行动时必须遵循如下原则:合法性原则;公开、透明原则;公平、中立原则;限制使用兵力原则;遵守当事国法律、习惯和传统原则;多国维和力量协作原则;冲突各方同意原则;对维和行动的国际监督原则;实施国际领导原则。

5)海军的维和行动

俄军认为,海军具有在所有维和领域采取行动的能力。海军武器的通用性、高度的战备水平、行动的灵活性和机动性,使海军成为在海上和滨海地区实施维和行动的最有效的军种。为实施维和行动,俄罗斯海军通常组建有潜艇、水面舰艇、海军陆战部队和特种部队参加的诸兵种集团。它应具备如下能力:在空中战役中消灭30~40个目标;在150海里打击范围内与敌2~3个舰艇突击群作战;保障海军陆战营实施战术规模的海上登陆;监督海岸宽度为300千米的海上封锁线;对距海岸半任为250千米范围内的空域实施空中封锁;实施750千米纵深侦察;对50~60个无线电通信波段和15~20个雷达站进行干扰。海军各兵种集团如果单独遂行维和任务,其基本使用形式是海上封锁、战斗行动、海土战役、登陆战役。如果在多国海军集团编成中实施维和行动,其基本使用形式是预先介入、移动拦阻、半透明移动拦阻和强制干预等。

[1]列宁格勒:今为圣彼得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