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教师职后师德建设研究:考核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案

幼儿教师职后师德建设研究:考核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案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是考评方式上存在偏“量化”的现象,内容单一且形式化严重,如对教学工作常常注重考核工作量而不注重考核教学质量。二是考核标准不科学。幼儿园师德考核旨在促进幼儿教师师德建设,着眼于幼儿教师师德水平的提升。师德考核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考核评价发现师德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予以反馈,督促幼儿教师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全面、合理的考核内容

幼儿教师职后师德建设研究:考核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案

幼儿教师师德考核在师德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对幼儿教师师德行为起着约束和导向作用,为师德建设提供决策信息和成果保障。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将师德考核摆在教师考核的首要位置,坚持多主体多元评价,以事实为依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全面客观评价教师的师德表现”。幼儿教师师德考核是一项繁杂的工程,师德考核若能明确考核目的,科学设计考核标准,采用恰当的考核方法,及时对考核结果进行反馈,幼儿教师师德考核制度就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幼儿教师师德考核存在的问题

1.考评制度不健全

幼儿教师师德考评制度是师德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并得以良好运行的重要一环,也是引导幼儿教师遵守师德规范,提高师德素质的有效途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通过“建立师德考评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聘任、派遣进修和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但不少幼儿园的师德考核评价制度依然侧重业务考评,弱化幼儿教师的师德素养考评,即使存在师德素养考评,通常也是软指标、虚指标的边缘化”状态。一是在考核评价中存在“教研评价”与“教学评价”失衡、“学术评价”与“道德评价”倒挂的现象。虽然现在多数的幼儿教师师德考核评价都与教师的岗位聘任、业绩考核、评奖评优等相挂钩,但其实际可操作性不强,很难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二是考评方式上存在偏“量化”的现象,内容单一且形式化严重,如对教学工作常常注重考核工作量而不注重考核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没有认识到师德是一种偏重于道德性和伦理性的指标,其优劣好坏难以量化,因此,单纯量化的师德考评制度不易对幼儿教师师德做出科学的考量和评价。

2.考核体系不健全

一是师德考核内容的权重分配不合理。目前,幼儿教师师德考核一般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幼儿、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教育、家园共育等内容(指标)。针对这七个方面的内容在师德考核体系中的权重分配问题的调查发现,有的幼儿园基于容易操作为目的,对所有师德考核指标权重采用平均分配的办法,而且幼儿园管理者也表示这样的评价方法就是公平的。但这种做法缺乏对幼儿教师师德工作重心的引导。二是考核标准不科学。在幼儿教师师德考核体系中,考核标准是考核效果的保证。在考核过程中,考核标准不同,考核的结果也就不同。幼儿师德考核工作中,考核幼儿教师“不能歧视幼儿”这一项时,什么样的行为算作歧视幼儿?到哪种程度算作歧视幼儿?类似的标准不具体,不同的考核者对教师的评价,会根据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随意进行,这就可能造成评价者在不同的标准中给予不同的评价,从而造成师德评价结果有失公允。

3.考核主体单一

针对幼儿园师德考核工作过程的调查发现,目前,幼儿园师德考核各环节基本是自上而下开展的,主要是由园长和副园长、保教主任等中层管理者制定考核方式、考核标准以及考核细则,并组织实施考核。幼儿教师的自我评价被忽略,幼儿家长亦难以有机会作为评价主体参与师德考核。因而,这导致幼儿教师师德考核不全面或不公正。即使有幼儿园组织幼儿家长参与考核,但幼儿家长往往是被动的,如将幼儿家长对某位幼儿教师的投诉作为考核评价的依据之一。

4.重考核轻反馈

我们知道,幼儿教师师德考核不是为了给幼儿教师贴标签,而是为了促进幼儿教师更加自觉地遵守师德,激励其提高师德。然而,当前的师德考核除奖优罚劣外,对大多数考核结果为良好、合格的幼儿教师很少提供信息反馈。因而,幼儿教师师德考核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幼儿教师的积极性,但这种积极性可能也仅是限于避免“不合格”,师德评价也就不可能成为师德发展的风向标。很显然,过分注重师德考核的奖惩功能,忽视师德考核对幼儿教师自身师德发展的督促与激励作用,师德考核的价值导向就有可能产生偏差。而且,大多数幼儿园将师德考核结果与幼儿教师的工资、评优、晋升等挂钩,考核结果只是被当作一项指标来使用。但是,如果师德考核只看重业务、科研等“硬指标”,而忽视师德表现等“软指标”,就会导致一些师德高尚的幼儿教师难以获得提拔、晋升等问题的存在,这样一来,师德考核结果也难以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

(二)有效开展幼儿教师师德考核

1.明确师德考核目的

考核目的在幼儿教师师德考核制度中是首位的,具有统领性和指导性的特点。幼儿园师德考核旨在促进幼儿教师师德建设,着眼于幼儿教师师德水平的提升。幼儿教师师德考核的目标在于逐渐达到《专业标准》的期望,不但要帮助幼儿教师杜绝体罚、变相体罚幼儿或造成安全事故等有违师德的行为,还要将师德教育宣传、师德考核及反馈相结合,最终形成师德自律。为此,师德考核应根据新时代对幼儿教师的基本要求来确定师德考核目的。师德考核结果不是师德考核的最终目的,与考核结果挂钩的评优评先、职务晋升等也不是考核的最终目的,这些都只是手段。师德考核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考核评价发现师德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予以反馈,督促幼儿教师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提高师德水平。

2.设计师德考核标准

师德考核制度的核心是设计考核标准,这决定着幼儿教师师德考核工作的方向与效果。首先,师德考核标准要有全面性,也就是在制定师德考核标准时应先弄清楚幼儿教师需具备哪些素质,以及这些素质在工作过程中都发挥了什么作用,并认真进行分析、研究,使设计的考核标准尽量能够客观全面地反映和考察幼儿教师各方面的素质。其次,师德考核标准要有层次性。幼儿教师水平是不尽相同的,保教、科研水平以及师德觉悟都有高低之分,所以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要求和考核所有的幼儿教师。在设计考核标准时,要将每个具体指标划分为不同等级,设定最低标准,将其作为幼儿教师必须遵守的基本规范,在此基础上,鼓励幼儿教师在其能力范围内提升各方面素质。再次,师德考核标准要有发展性。设计的师德考核标准不能一劳永逸、一成不变,师德考核标准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幼儿的发展变化、幼儿教师师德实践的发展,以及社会对幼儿教师的期盼而变化,适时进行补充、修改、调整,使师德考核标准能真正反映师德要求和师德实际。

3.制定师德考核办法

(1)确立师德考核内容。全面、合理的考核内容是实现有效考核的基础,考核内容的设立,对幼儿教师的师德提升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而且,考核内容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考核过程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考核结果可信度的高低和考核反馈效果的大小,因此,必须科学设计师德考核内容。

(2)明确师德考核指标。在确定师德考核内容的基础上,将考核内容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并细化师德考核指标,使抽象的考核内容具体化、易操作。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考核指标,实现师德考核结果的公平、公正,避免因考核者的知识、经验、价值观等人为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

(3)扩大考核主体。《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实行以教师自评为主,园长及有关管理人员、其他教师和家长参与评价的制度。”因此,要力求考核主体多元化,这样才更符合幼儿园教育评价改革的趋势。所以,要建立由幼儿园管理者、幼儿教师、幼儿家长等多元评价主体共同参与的师德考核制度,力求对幼儿教师进行全方位评价,更加客观地反映幼儿教师师德的真实情况。(www.xing528.com)

(4)采用恰当的考核方法。幼儿教师师德考核方法关系着其师德考核结果的有效性以及考核目的的达成度。因而,要将师德短期考核与长期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也就是说在进行师德考核时,不能只看幼儿教师在一个时期内的表现,而要变短期、静态考核为长期、动态考核,坚持短期考核与长期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要注重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注意事先控制和宣传教育,力求防患于未然;要督促幼儿教师言行一致,努力形成良好的师德习惯;要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即在进行师德考核时,可将有形、客观的事实以量化的方式呈现出来,而对无形的、主观性的东西,则以定性的方式来评价,争取使幼儿教师获得全面、公平、公正的评价。

除以上方面外,制定师德考核办法时必须明确考核对象和原则、考核的组织保障、考核程序、考核结果的运用以及考核的监督机制,使考核办法更加科学、规范,以求更能保障师德考核结果的公正性、客观性和合理性。

4.注重考核结果的反馈

要使幼儿教师师德考核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把师德考核结果反馈工作落到实处。首先,要完善考核结果的应用,不能把考核结果与奖惩和晋升二者间的联系简单化、绝对化,要坚持考用结合、考奖结合、考培结合,把考核结果落实到晋升晋级、评奖评优、培养教育中,否则就会造成考核目的与考核结果的背离,使幼儿教师忽视师德建设本身的意义。比如,将师德考核结果作为幼儿教师年度考核评价指标中“师德”部分的评价结果,按不低于教师绩效考核 15%的权重计入教师年度考核结果,并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职务晋升、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等的重要依据。其次,要对师德考核结果进行分析,在总体上了解幼儿教师师德水平和师德建设进展,提供师德建设工作决策的信息依据。再次,要完善结果的反馈工作,及时向教师反馈考核等次、存在的问题、改进建议,帮助幼儿教师及时认清自身现状,引起警戒,清醒认识到自身师德存在的不足并自觉加以改善。

(三)推行幼儿教师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做出顶层设计。《意见》不仅指出了社会关注的师德失范等问题,而且围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明确提出了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要求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等具体举措。这就给幼儿教师师德建设提供了更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制度基础。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幼儿教师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乃至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受到不良风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幼儿教师队伍中出现了极少数违反师德的现象,甚至出现了严重违反法律法规的现象,这不仅严重损害了教师声誉,破坏了幼儿教师的形象,更危及了幼儿心灵的健康成长。这虽不是主流,但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从这个意义上讲,推行幼儿教师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不仅是规范幼儿教师行为的需要,也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

幼儿园要切实推行幼儿教师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要根据所在地主管部门实施的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按照幼儿教师师德规范要求,结合本园实际,制定出负面清单和失范行为处理办法,清楚、明白地告诉幼儿教师什么话不能说、什么事不能做,言有所禁、行有所止。如果幼儿教师出现负面清单中所列举的行为,一经查实,实行“一票否决”,直接认定其师德考核为“不合格”,而且要充分体现在年度考核、职务评审、岗位聘用、实施奖惩中,尽可能发挥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的正向效应,从而进一步明确幼儿教师的行为边界。通过用制度管住大多数幼儿教师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师德失范等问题。

(四)完善幼儿教师师德监督制度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分析,幼儿教师师德缺乏强有力的外部监督考核制度,这是造成幼儿教师师德缺失严重及幼儿教师师德建设面临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师德建设的最高境界是让幼儿教师通过慎独的修养方法达到慎独的境界。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幼儿教师都能达到慎独的境界,仍需要外在的监督帮助幼儿教师提升师德水平。因此,建立完善的师德监督制度督促幼儿教师时刻注意自身言行,不断提高师德水平仍十分必要。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也明确指出,要“完善多方广泛参与、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师德师风监督机制”。

1.师德监督存在的问题

(1)师德监督缺乏力度。一是部分监督主体的无效性。面对作为监督主体的幼儿教师管理人员,幼儿教师无形中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但是,这也可能会导致幼儿教师师德行为的两面性,使管理人员难以了解和把握幼儿教师师德的真实情况,再加上管理人员并不是时刻都与幼儿教师在一起,也就不可能随时发现幼儿教师师德中存在的问题,这也使管理人员很难准确全面地把握幼儿教师师德的实际情况。同时,作为监督主体的社会舆论,对幼儿教师师德状况的了解途径广泛,在接受消息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其他因素的干扰,难以真正了解师德的实际情况。并且,社会大众多通过社会聚焦的重大或敏感问题来了解师德问题,难以深入了解幼儿教师日常的师德问题,这也就导致其对幼儿教师日常的师德行为缺乏有效监督。二是缺少结果反馈环节。结果的及时反馈是对问题进行修正的前提,若师德监督结果不能及时反馈给幼儿教师,那么幼儿教师就对自身存在的师德问题难以及时察觉,这样不利于幼儿教师及时修正自身师德存在的问题。另外,如果仅将监督结果作为幼儿教师评优评先、职称职务晋升的一个参照,就使幼儿教师不会真正关心监督结果和自身师德存在的问题,从而难以真正修正自身问题,也不利于师德建设。

(2)师德监督流于形式。师德行为的难以量化导致不少幼儿园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督标准、监督原则和监督形式,从而使幼儿教师师德建设很难免除干扰,监督的公正性与客观性难以得到保障。

(3)体制内外监督失衡。尽管多数幼儿教师师德监督体制的构建都采取体制内外相结合的方式,但相对于幼儿园体制内的监督体系在监督问题上的权重而言,体制外由幼儿家长与社会构成的监督体系仍然不够完善。

2.健全师德监督制度

(1)创造监督条件。幼儿园要明确监督职责和程序等监督事项,要将监督的职责范围和活动权限具体到相关部门及个人,使其切实履行好应负的监督职责。确定监督程序,要坚持原则性内容和具体内容相结合,原则性的规定可以富有弹性,但是不能打破原则,对需要具体规定的内容则一定要表述得详细、具体,使监督有章可循。同时,要有配套的师德监督基础设施建设并确立相应的监督制度。

(2)营造监督环境。幼儿园要创造宽严相济的监督环境。一般来说,师德监督应是严格的,但监督过于严格,会使幼儿教师处于高压状态下,反而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甚至会导致幼儿教师产生抵触心理。因此,师德监督应严中有宽,使幼儿教师能在严肃的环境中有自己的活动空间。

(3)开展有效监督。一是要有多样化的师德监督形式。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和幼儿园应逐步完善幼儿园教师师德管理制度,逐步明确监督细则,加强日常的师德监督,防微杜渐,确保师德监督工作的有效落实。此外,要加强幼儿教师之间的相互监督,这利于他们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出现的师德失范行为,并相互提示和彼此共勉;要开展有效的家长监督,鼓励家长及时了解幼儿情况,对师德失范现象尽早反馈;还要进行更加广泛的社会传媒监督,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从而全面促进幼儿教师师德建设的顺利开展。二是要坚持外部监督与内部自我监督相结合。幼儿教师师德需要合理有效的监督机制,而师德监督更需要幼儿园教师自律和自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