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实践研究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在进行人物对话表演时,教师应给予适当指导或参与进去,以自己盈满激情的语态感染学生,并有意识地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借助多媒体和过渡性语言由“神奇的自然”场景引入“秀美的自然”场景,通过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杜甫草堂多姿多彩的情景进一步感染学生。“写字”应放在课文学完后有重点地进行指导。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实践研究

第一部分:整体感知(一到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了解本单元内所有课文的大意,初步感知单元专题,明确关于学习本组教材而将进行的课外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要求。

2.能力目标:培养初步的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能力。

3.情感目标:对本组教材产生浓厚的兴趣,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二、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1.录像播放《自然风景》《人与自然》《动物世界》等相关片段并配上解说词

2.教师相机引读单元“导语”:日月星辰、风云雷电山川树木、花鸟虫鱼……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是一本读不完的“书”。走进大自然,你一定会得到许多乐趣,发现许多秘密。

【创设情境,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整体感知

1.相机导入课文:多媒体逐一出示课文插图,略知内容大意,感受大自然的秀丽神奇。

2.引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听配乐录音、随读、自由读、小组合作听读……)、阅读本组课文,把自己最喜欢读的一篇多读几遍。

3.相机提出课外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围绕“自然现象、自然景观”专题搜集相关资料(图片、文字介绍等)以补充课内学习;做与本单元生字相关的词卡,句条(多少不限);准备“展示台”所需要展示的课外学习成果(与单元主题相关的古诗、短文、图画、谙语、日记、标本等)(巩固识字,积累运用语言)。

【借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热情,在了解本单元所有课文内容大意的基础上,初步感知单元主题。当孩子情感被调动起来后,趁机提出课外学习要求——情之所动,力之必至。】

第二部分:部分体验(三到十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生字,会写生字,积累课后练习中的词句和古诗中的名句,背诵部分课文。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写简单的观察日记。培养按要求搜集、选用资料的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写信能力等。

3.情感目标:通过对大自然有关知识的了解,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通过参加展示课内外学习成果的活动,培植自信,体验“劳动”的价值。

二、学习内容

语文园地五。

三、教材整合形式

依据学习内容的相关密度调整课次。

四、学生课外学习准备

搜集一些气象谚语、动植物标本和一些相关的科学知识短文或图片、资料(可做成知识画报);了解更多辨别方向的方法;课外识字的词语卡片或语句条。

五、学习流程

1.激趣,初读

师:同学们,如果你在城市迷了路,你会怎么办呢?要是你在茫茫的野外迷了路,那可怎么办呢?学完课文后就知道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交流初读的体会。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请将你了解的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2.选段,细读

师:选择自己比较熟悉或自己最喜欢的内容,仔细读一读,边读边想读懂了什么。

3.倾听,品读

师:读后把你读明白的内容讲给同学听,并按你的体会把你喜欢的一节读给老师同学欣赏。

4.推荐,连续

师:推荐刚才选读得好的同学把课文串联起来读,其余同学听,课文告诉我们几种辨别方向的方法。

5.小组合作,研读

充分地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读懂其中的科学知识,从而读出情感,读出味道。

师:你还知道其他辨别方向的方法吗?

(小组交流,指名说。)

6.展示交流

(1)课件出示相关内容及“展示台”内容并配音,调味激趣。

(2)小组内展示各自搜集的相关资料,带读自己做的词语卡、语句条。

(3)小组内评选出最优图片资料、标本,利用投影向全班介绍,并带读词语卡、语句条。

(4)展示“自然知识小报”。

在交流中培养合作精神,在“展示活动”中培植自信;课内外相结合,以课外补充课内,有利于语文课程资源的不断开发。

7.指导写字(略)

8.课外实践活动

将搜集到的图、文、标本、小报等资料贴在班级“课外语文学习活动展示栏”中。(www.xing528.com)

三至五课时:《最大的“书”》《古诗两首》

1.学习目标

认识19个生字,会写24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读好人物对话,感悟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2.学习重点、难点

读好人物对话;感悟大自然的神奇美丽;激发兴趣。

3.组织学习活动的基本策略

(1)指导学生课外搜集相关资料:读一读《自然百科全书》一类的书籍,了解一些自然科学知识,搜集诵读一些赞美大自然的秀美的古诗或名句。为课文语言文字对学生情感兴趣的调动、感染做铺垫。

(2)从课题打引号的“书”一词切入,引读激趣:①“书”为什么加引号呢?自由读文,在文中找答案,看谁找得快。②为什么把岩石称为“书”呢?读课文找根据,看谁找得全。③读这本“书”有什么用呢?伙伴对读找答案,看谁找得准。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自主合作读书思考的能力。

(3)通过读中悟、猜中想,进一步了解课文,激发学生对神奇的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进行人物对话表演时,教师应给予适当指导或参与进去,以自己盈满激情的语态感染学生,并有意识地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借助多媒体和过渡性语言由“神奇的自然”场景引入“秀美的自然”场景,通过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杜甫草堂多姿多彩的情景进一步感染学生。有了以前的学习基础和情感铺垫,感情诵读《古诗两首》已是水到渠成。因此,教师无需做过多的讲解或渲染,重点应放在识字和背诵上;同时注意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体味古诗与散文两种不同的语言形式美

(4)相机进行课内“语文实践活动”,使课外学习成为课内学习的重要补充,如交流自己了解到的自然科学知识、互读自己找到的赞美大自然的古诗或名句;使课内学习成为课外学习的有益指导,如畅谈自己的理想、绘画自己心目中的大自然等。

(5)“识字”的集中指导可放在初读课文时或熟读课文之后。因这两课同是描写大自然,一个神奇一个壮美。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浓厚,应以不中断“情感线”为佳,且识字量也不大,所以不宜放在课中进行。“写字”应放在课文学完后有重点地进行指导。

六至七课时:《雷雨》+“读读背背”

1.学习目标

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朗读课文,能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初步认识二十四节气;对了解自然知识及观察天气有兴趣。

2.组织学习活动的基本策略

(1)课前搜集并整理各种雨的文字或声像资料,感受不同雨的特色。从交流收集的资料切入。

(2)在交流的基础上出示“雷雨图”,让学生猜猜图上表现的是什么雨,并说明理由,从而自然引出课文描写雷雨的语言文字。

(3)《雷雨》一课整体上是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来进行的,在写雷雨中时,又是按雨下起来—雨越下越大—雨渐渐变小的天气变化来安排。条理非常清楚。在读通课文之后,可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感悟作者这种条理清晰的写作思路。

(4)学生自由匀画、朗读喜欢的词语或句子,并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归类整理词句,从中体会雷雨前后的不同特点,试着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并在小组内互读互评,培养合作精神。之后,播放课件,借助声像资料再次强化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理解感悟,达到通过声音、气势表现雷雨前后不同景象的朗读效果。

(5)在指导朗读过程中,还要结合课后“读读抄抄”引导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6)就课文中提到的“彩虹”等,相机进行课外知识拓展方面的引导。比如,“你知道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吗?”“为什么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等。引导学生课后搜集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的谜语、诗歌、谚语等。

(7)《节气歌》的教学可先让学生自由说说自己已经知道的节气,再把《节气歌》和后面的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对照着读,了解每一行文字中讲了哪些节气,还可在课外翻看挂历,具体了解二十四节气分别在哪一月的哪一天,并把自己知道的这些知识讲给家长听。

八至九课时:口语交际“写话”

1.学习目标

积极参与交际,从中了解到更多的动物趣事,能把想说的内容写下来,再与同伴交流,在交流、写话,再交流的过程中提高说与写的能力。

2.组织学习活动的基本策略

(1)教师用充满感染力和诱惑力的语言简单叙述动物世界的奇妙,并播放“动物世界”光碟,让学生随录像片段去感受动物世界的奥秘,以此诱发学生说的欲望。

(2)教师进一步讲明交际的内容和范围。比如,“我们身边有哪些动物?(空中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你了解哪种动物的习性?”“和哪些动物之间发生过有趣的事?”讲给大家听好吗?

(3)选定要讲的内容,先在小组内谈,要求同伴讲时用心听,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随时提问。讲的学生要给予补充说明,其他学生也可以补充。

(4)组内推选代表讲给全班学生听,大家提问或补充。对于提问和补充,教师也参与进去或推波助流,或调控局面,避免借题发挥或跑题远等现象。

(5)由说到写,实现迁移:让学生明确是把自己刚才讲的写下来,消除畏难心理。之后互相传阅写话内容,相互交流,听同伴的意见,再修改。

(6)办一期“佳作欣赏”板报,或将修改后的写话作品读给爸爸妈妈听,请家长分享写话乐趣,激发学生写话兴趣。

第十课时:《课文园地》中“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栏目中的前两项,及展示学习这一单元以来搜集的有关资料,介绍了解到的有关自然的知识和读的有关自然方面的书籍等。(具体教学流程略)

第三部分:整体感悟(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回顾单元学习内容,巩固识字、写字、背诵、词句、积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简述学习本单元之后的收获,交流课外语文实践活动(观察、搜集、积累)的方法、途径,积极参加“展示活动”。

3.情感目标:培养自我表现的欲望、胆量,持续学习兴趣;升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学习过程

整体回顾交流:

引导学生分读全组课文:你最喜欢哪篇课文?为什么?把你读得最精彩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

师: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本领?

回顾全组课文,再次训练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给学生提供展示朗读等诸多才能的机会,并复习全单元学习内容及主要知识点,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围绕“自然现象、自然景观”专题,分组进行课外阅读的文章或书目或搜集资料的途径等交流,并汇报阅读感受,交流积累收获。

通过交流合作,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并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掌握课外语文学习的途径、方法。

组织参观班级“热爱大自然”专题课外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栏(包括学生的课外识字、阅读书目、搜集的图片资料、知识画报、书画作品、写话等诸多方面的成果)。

【以精美的展示栏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学生课外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后续学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