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探讨解析几何教学运用方式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探讨解析几何教学运用方式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师:课程教学改革后,教材编写、内容设置更符合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心理特点,因此,学生学习均比较轻松,课堂教学效果均比较满意.访谈者:您认为在解析几何的实际课堂教学中,不同章节是否需要运用不同方式?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探讨解析几何教学运用方式

通过4.4.1、4.4.2、4.4.3节分析得出新课程教学改革后,教师对解析几何的教学价值、教学结构、教学内容理解的认知情况及相关结论.那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解析几何部分应该呈现怎样的教学方式,这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设计了问卷中第22~24题,并通过相应数据处理得出了相关结论.

就第22题而言,根据解析几何教材内容安排,是否需要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通过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表格4-14.

表4-14 教师对解析几何教学运用方式的认知分析表

根据表4-14中的数据分析得出,共有59个有效数据,其中很赞成与赞成的数据分别为15,30,所对应的百分比分别为25.4%、50.8%,累积百分比为76.2%;不赞成的百分比为23.8%.由次说明,教师对解析几何教学中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的认可度较高.例如,在“椭圆”部分内容的学习过程中,能够结合几何画板演示椭圆形成的动态图像,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理解该问题,同时也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让同学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通过第22题分析得出,绝大多数教师赞成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实际课堂教学中,这也从侧面揭示出教师在新课程教学改革后时刻关注课堂的具体教学方式.在实际课堂中,除了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解析几何教学中,教师对解析几何教学运用方式的认知情况还有哪些,就此问题在问卷中连续设计了第23,24题以讨论教师对解析几何教学方式的认知情况,并且用SPSS软件分析得出第23,24题的频率直方图,如图4-2、4-3所示.

图4-2 教师对解析几何教学运用方式认知23题频率直方图

图4-3 教师对解析几何教学运用方式认知24题频率直方图

由图4-2、4-3观察可知:

关于第23题,教师对解析几何教学中,针对不同章节运用不同方式的教学形式的选择主要集中在“很赞成”“赞成”“不置可否”这三个选项上,其中,选择“赞成”所占的百分比是最大的.关于第24题,教师认为,实际课堂教学中,需要将涉及解析几何的生活实例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对“不赞成”“很不赞成”的选择比例较小,也主要集中在“赞成”这一部分,说明教师认同该观点.由第23,24题,针对解析几何教学运用方式认知分析,与教师进行了访谈,访谈过程如下:(www.xing528.com)

访谈者:您认为课程教学改革后解析几何部分的实际课堂教学效果如何?

师:课程教学改革后,教材编写、内容设置更符合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心理特点,因此,学生学习均比较轻松,课堂教学效果均比较满意.

访谈者:您认为在解析几何的实际课堂教学中,不同章节是否需要运用不同方式?

师:肯定需要,因为课程教学改革后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精神.因此,在教材内容设置上更加注重对该理念的灌输,我们只有采用不同方式来教学才能完成该目标.

访谈者:那您能否举出相应的实际例子吗?

师:比如在“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际生活情境来引入问题,然后类比初中阶段判定“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方法来学习,即通过实际例子解决相关问题.再如:在“圆锥曲线与方程”该内容学习中,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椭圆、抛物线双曲线的生成过程,让学生有动态感受,以促进其学习,这都是体现实际课堂教学中采用不同教学方式的例子.

访谈者:那您认为是否需要将涉及解析几何的生活实例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师:需要,刚才所举的“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判定中,就通过行船是否触礁这一实际生活问题引入课堂来教学,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升学习效果,同时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数学学习可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一课标理念.

访谈者:好的,那您认为运用不同教学形式教学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师:应该是对多媒体的运用,如几何画板的运用、PPT的制作,等等,大多数教龄较长的教师对多媒体操作均不熟练,部分教师甚至不知如何操作,我认为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培训.

通过访谈,明确了教师赞成不同章节要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式,同时也赞成实际课堂中要运用实际生活例子教学这一观点,这也符合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