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成为最佳班主任:摆脱厌倦感

成为最佳班主任:摆脱厌倦感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想,绝大多数班主任刚刚上任的时候,一定不会“厌倦”的,而是充满热情和兴趣,除非他是领导强迫安排当班主任的。这位年轻的班主任一开始就犯了一个错误,把“实习班主任”和正式的班主任画上了等号。刚参加工作的班主任是如此,一些有了一把年纪的老班主任可能也会有类似的厌倦感。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班主任幸福感的丧失是由于厌倦感的滋生,而厌倦感的滋生,主要源于两点:远离学生,拒绝变化。厌倦感焉能不油然而生?

成为最佳班主任:摆脱厌倦感

现代汉语词典》上对“厌倦”一词的解释是:“对某种活动失去兴趣而不愿继续。”我想,绝大多数班主任刚刚上任的时候,一定不会“厌倦”的,而是充满热情和兴趣,除非他是领导强迫安排当班主任的。但几年过后(有的班主任也许还要不了几年)为什么就对班主任工作“失去兴趣而不愿继续”了呢?

几年前,我在网上还读到过一篇帖子,请允许我隐去作者的姓名而将这个帖子公布于此——

我是一个工作仅仅两年的年轻教师,做班主任也已经两年。我曾经是那么渴望和孩子们在一起生活,因为大学实习的时候,短短一个月,我在上课的同时还被安排做实习班主任,这让我感到了和孩子们在一起是多么幸福!我和孩子们一起打羽毛球,我给他们讲故事,我们一起去登山,去野炊……这段生活让我实在难忘。所以,一分配到学校,听说不当班主任我就急了,因为这就意味着我不能够更多地接触学生。领导终于答应我当班主任了,我是多么高兴!我可以说是全身心地扑在了孩子们身上,扑在了工作中。然而,好景不长,我很快失望了,班主任工作并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美好。班上调皮学生太活跃,科任老师不断向我反映课堂纪律差,几乎每天我都在生气,于是我不得不用铁的手腕来镇住学生,学生开始怕我了,但班级秩序却焕然一新。还有学校对班主任的一系列常规要求,早操、早读、课间操、眼保健操、下午的小班会等等,都要求班主任必须到班上去,每天都如此,机械重复,我只能疲于应付,哪还有什么幸福可言?还有班上几个特别顽固的差生,几乎每天都要给我惹祸,按住了这头那头又冒出来了,真是让我怒火中烧,却又束手无策。我从来没有指望能够改变这几个“钉子户”,只要他们每天规规矩矩别惹事,我就心满意足了,然而这点愿望都很难实现。我实在难以想象,当初那份热情到哪里去了?

这篇帖子所反映的心态变化,应该说很具代表性。

这位年轻的班主任一开始就犯了一个错误,把“实习班主任”和正式的班主任画上了等号。实习期间当班主任只是客串,没有任何压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只管带着学生乐就可以了。也不会长期和某些调皮学生打交道,一个月的实习时间,也不能真正转化哪怕一个后进生。因此,和学生关心融洽和谐,也是很自然的。所以,每次我校的实习老师离去的时候,学生都是依依不舍,泪水涟涟的,不止一次地让该班老师不无醋意地感叹:“只有一个月啊!可我教了学生几年了……”其实,这是很正常的。

等实习老师到了学校当上了正式的班主任,他的任务就不只是带着学生玩儿,逗学生乐,还要管理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必要时还要严厉地批评学生,此外,还承担着教学任务,还有班上学生学习成绩的压力,还要和一个个具体的差生打交道……这才是真正而真实的班主任生活常态!而面对这种常态,上面这个帖子的作者感到不适应:第一,他觉得孩子不可爱了;第二,他觉得生活不新鲜了,每天都是那么枯燥,“机械重复”,“疲于应付”。如此一来,自然厌倦,当然不会幸福!

刚参加工作的班主任是如此,一些有了一把年纪的老班主任可能也会有类似的厌倦感。带头一个班,还精神头儿十足,每天都有新的想法,但日子一长,渐渐觉得没趣了。过去,只要学生邀请一起玩儿,班主任可能马上兴奋地答应,可现在只觉得累而不想参加孩子们的活动了。过去,面对难题,面对再难缠的学生也有办法,而且能够从中获得一种成就感,可现在,觉得学生一届不如一届:“真不知道现在的学生在想什么!”无法与学生沟通,于是叹息:“唉,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教啦!”(www.xing528.com)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班主任幸福感的丧失是由于厌倦感的滋生,而厌倦感的滋生,主要源于两点:远离学生,拒绝变化。

远离学生,不是指在物理距离上远离学生,而是指班主任和学生的心灵距离在拉大。本来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但因为感情的隔膜,学生在我们眼前成了物,是分数,是试卷,是学习和考试的机器!“目中无人”的教育,怎么可能会有幸福感?厌倦感焉能不油然而生?

拒绝变化,指的是一切都喜欢按经验办事,总希望以不变应万变,或者说总希望学生适应自己,而不是自己去适应已经变化了的学生,学生的变化折射的是社会和时代的变化,不愿跟上社会和时代的变化的老师,面对前所未有的教育难题,很容易束手无策。

随便举个例子,十几年前的班主任,其班上根本不可能有上网成瘾的学生,而现在迷恋网络的学生恐怕不少,班主任傻眼了,因为他根本不会上网,只能学着一些媒体的腔调批评学生:“网络有害!网络是虚幻的,千万不要上网!”然而,如果学生问:“老师,您上网吗?您怎么知道网络有害呢?”自以为富有经验的班主任将如何回答?我们的确有不少班主任有责任心,工作踏实,勤勤恳恳,但观念陈旧,方法过时,缺乏现代意识与独创精神,繁重的工作任务又使他们无暇学习现代教育科学理论。保姆式、警察式的班主任都属于这种情况。面对变化不断的教育对象,他们感到困惑:“唉!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明,蛮办法不行!”如此一来,不厌倦曾经热爱的班主任工作才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