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意愿转化为集体舆论,成为最佳班主任

教育意愿转化为集体舆论,成为最佳班主任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这里的引导绝非说教而是转化——巧妙地将教师本人对某一学生、某一事件的褒贬转化为集体舆论对之的褒贬。因此,高明的教育者总是把自己的教育意愿以集体舆论的形式表达出来,通过集体去影响每一位学生。

教育意愿转化为集体舆论,成为最佳班主任

对于班主任来说,运用“集体舆论”对全班学生进行教育,是一种艺术。集体舆论健康与否,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善于引导。而这里的引导绝非说教而是转化——巧妙地将教师本人对某一学生、某一事件的褒贬转化为集体舆论对之的褒贬。学生生活在班集体中,我们就应尽量使他们感受到集体对自己的关注与监督,有的教师一方面在语言上对学生强调“个人离不开集体”,另一方面在行动上却很少把自己的教育意识同学生集体舆论融合在一起,这样,学生无论受到了表扬还是批评,似乎都只是老师个人对他的评价,他感受不到集体舆论的存在,产生不了“同学们这样表扬我,我一定争取更大进步”或“我又犯错误了,真对不起集体”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学生是很难获得集体主义道德体验的。相反,如果班主任善于创造出集体舆论,把自己对某一学生的关心、表扬、批评,转化为班集体对某一学生的关心、表扬、批评,那么,学生会真切地感到集体的存在,感到自己与集体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联系,因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集体,同时也受着集体的注视:有了进步,他会赢得全班同学鼓励的掌声;犯了错误,他会感到全班同学谴责的目光。因此,高明的教育者总是把自己的教育意愿以集体舆论的形式表达出来,通过集体去影响每一位学生。

一次我上公开课,按平时惯例,我应该依学号顺序抽一名学生起来进行课前“一分钟讲演”。直到上课铃响起时,我还在犹豫:今天的公开课是否取消这个“节目”?因为这天的讲演正轮到魏霞,而她是一个说话结结巴巴的胆小的女同学。如果她没说好,岂不是煞了我这堂公开课的“风景”?

但是,不容我多想,当师生互相问好以后我正准备直接讲课时,魏霞同学竟然举起手并用哆嗦的声音说:“李……老师,今天……该我……讲演……”我只好让她走上讲台发表演说,内容是报告当天的新闻。她的声音照样结结巴巴,但比平时要稍微大声一些,而且看得出来,她事前是做了相当认真的准备的。仅凭这一点,我就应该鼓励她,而且我相信她会受到鼓舞的。

正当我准备热情洋溢地表扬她一番时,我脑子里突然转了一个弯:何不把我个人对她的表扬变成全班同学对她的赞赏呢?于是,我有意问全班同学:“比起过去,魏霞同学的进步大不大啊?”

“大!”同学们一致说。

“好!那就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魏霞的进步表示祝贺!”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

来自同学的鼓励无疑让魏霞振奋,因为这以后她课堂主动发言的次数越来越多了。

又一次,生病两个月的李冲回到了我们的班集体。

本来,这不过是一件很普通的事,但由于李冲并不是一个普通同学,至少在我看来,他的痊愈返班就有了不那么普通的意义了。李冲是个留级生,一向很自卑。所以,这次他病了以后,我利用这一集体主义教育的“良机”,发动全班同学对他进行慰问,让他切实感受到了班级(而不仅仅是我一个人)对他的关心。

现在,他又回到班上来了,我连忙对大家说:“同学们一直惦记的李冲同学终于又回到了我们的集体,这真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大家听了我的暗示,立即对李冲报以热烈的掌声。

就这么几秒钟的时间,李冲却获得了巨大的精神享受。回到班上的当天,他主动承担了教室扫除的劳动。

后来在一次家访中,他的母亲对我说:“那天李冲回来特别兴奋,说他刚走进教室,同学们就用掌声欢迎他。他说他一定要用行动报答同学们!”

还有一次班务课,我正在给学生们读小说,刚参加完入团宣誓的喻建中、黄勇戴着团徽从教室后门悄悄地进来了,这次我没做任何启发和暗示,全班同学都不约而同地冲着他俩报以长时间的鼓掌,以示真诚的祝贺。

这么几次看起来很简单的鼓掌,却使魏霞、李冲、喻建中、黄勇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这不只是老师一个人的鼓励,而是全班同学的鼓励!班集体真好!

集体舆论对每一个学生的影响,当然不仅仅是鼓掌。有时候也包括集体对某种不良现象的谴责。这也需要教师巧妙地引导。

初一时,我班学生自愿捐款买了一个开水保温桶。学生捐钱与否、捐多捐少均出于自愿(结果有的捐了五角,有的捐了五元,全班每人都捐了)。教室里多了一个保温桶,表面上看是解决了学生喝水的困难,但在我看来,它将时时刻刻发挥出对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效益。每天灌开水、擦保温桶、当水不多时先让别人喝……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无一不反映出学生对集体对他人的爱。

保温桶刚买回来的时候,考虑到学生年龄太小,我便每天为他们挑开水往保温桶里灌。我整整挑了一年,到了初二,我决定把这个任务交给学生自己做。本来我可以按学号排序让学生轮流服务,也可以安排班委干部或者小组长来做这件事情,但我认为,班级中应该有一些事情由学生自愿去做,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觉为他人奉献为集体尽责的精神。于是,我在班上强调,每天往保温桶里灌开水的事完全由学生们自愿去做。

我一点不担心没有学生挑水而使保温桶空空如也,因为我相信,肯定有不少学生会心甘情愿把提开水灌保温桶当作为集体出力的机会。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每天总有一些同学早早来到学校,到开水房去提水来把保温桶灌满。有时为了争着去提水,学生之间还吵架抢桶呢!

于是,我常常借保温桶里的水教育大家:“我们因为有了默默无闻为集体服务的同学而感到了幸福。”学生们也从一杯杯的热开水中体会到了班级的温暖。

由保温桶提水而产生的“保温桶效应”,时时刻刻在无声地感染着班里的每一位学生。

那么,是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曾为集体提过水呢?凭着对学生的了解,我估计不是,肯定也会有学生“不劳而获”、“坐享其成”。这样,一部分人无私客观上便纵容了另一部分人的自私。但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仍然不动声色地发挥“保温桶效应”,我觉得,少数人“不劳而获”正是我教育的契机——(www.xing528.com)

在一次班会课上,我对学生们说:“请喝过保温桶里水的人举手!”自然是全班同学都举起了手。

然后我又接着说:“请曾经为保温桶灌过水的人举手!”这次便只有大部分同学举手了。

“那么,这就说明还有一些同学从来没有为保温桶提过水,却享受着别人提供的服务喽?”我就这么淡淡地问了一声,却让少数学生低下了头。

“请同学们记住卢梭的一句话——‘任何一个不做事的公民都是贼。’”我没有更多地批评,但这两次举手和我引用的卢梭名言,都自然地使那一部分没有提过水的同学惭愧,并受到教育。

以后,为班上提水的人越来越多了。有时学校伙房没开水了,学生们还争着自己掏钱到街上茶馆去提回开水;更有意思的是,还有一些同学常常从家里带来菊花晶、果珍之类的饮料冲在保温桶里让大伙儿喝。

初一实验班的王云华同学因被发现耳朵有些聋,而由学校决定转至初一(5)班。对我来说,王云华无论在5班还是6班(实验班),都是我的学生;但我最担心的是,王云华到了5班会受到一些同学的嘲笑、歧视甚至辱骂。

我的担心不是没有根据的。

开学不久的一天,颜莺便向我诉说,刘牧骂她“妓女”。我气愤地去批评刘牧,他却说是张雷霆叫他骂的;我又去问张雷霆为何要如此恶毒地骂自己的同学而且还是一女同学,张雷霆说,他和刘牧打赌,如果刘牧不敢骂女同学是“妓女”就不是男子汉。正巧颜莺走过来了,刘牧便大声地骂了颜莺。我问刘牧和张雷霆,知不知道什么是“妓女”。他俩想了许久说:“是骂人的话。”“是坏人的意思。”后来我叫他俩给颜莺写了一封道歉信,了结了此事。

洪海鹰同学长得很胖,又刚从外地转到成都,各方面都很不习惯。可他最大的苦恼,是班上的男同学喜欢叫他“猪”!李冲同学不仅胖,而且高大,于是便遭到一些同学的嘲笑:“笨熊!”吴霞同学家住在农村,生活较困难,成绩也不好,性格较孤僻,于是有一些同学便骂她“弱智”。

现在,有耳疾的王云华来到5班,他会面临怎样的“待遇”呢?我准备以此为契机,对全班同学进行一次“学会尊重”的教育。

在王云华到5班的前一天,我在班上念了一则胡英杰同学写的日记。

胡英杰同学在日记中对班上有同学骂洪海鹰为“猪”提出了批评。他写道:“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回想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时候,日本鬼子中国人是‘猪’。现在,居然有人骂自己的同班同学是‘猪’,他们岂不是和日本鬼子一样了吗?”

读了胡英杰的日记,我借题发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每个同学将心比心想一想,如果你被别人辱骂又作何感想?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谁不愿生活在一个充满真诚友爱的集体中呢?而这集体是需要每一个人来创造啊!当然,辱骂、嘲笑别人的同学也许并不一定是真心辱骂和嘲笑,不过是闹着玩罢了,但在你们的‘闹着玩’之中,别人是多么痛苦啊!”

我停了一下,对静静沉思的全班同学说:“承认错误是改正错误的开始。请开学以来说过不尊重别人的话的同学举手!”

似乎犹豫了片刻,一只手举起来了,接着有两只手,很快相当多的同学举起了手。

“我很高兴这些同学有承认错误的勇气。请把手放下!”我又开始把话题往王云华上引,“实验班有位同学叫王云华,因小时候患病吃药过量,造成耳朵有点聋。学校决定让他转到咱们5班来,可是我迟迟不敢让王云华过来,因为我担心……”

学生们一下把我的话题截断:“不会的!不会的!李老师不用担心我们欺负他!李老师相信我们吧!”

刘牧说:“王云华耳朵不好,让他一直坐前排吧!”张雷霆说:“我们给他开个欢迎会!”孙典说:“我把我的桌套送给他。”

我请大家安静,接着说:“王云华虽然有轻微的残疾,但我们的确不应歧视他,而应给他更多的爱。据我所知,王云华本人是很乐观的,他的学习成绩也不错,大家还应向他学习。实际上,古今中外许多残疾人都成了杰出的人物,如苏联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美国的海伦·凯勒,对了,我想起来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也是位残疾人呢!可他们却受到人类的尊敬!我希望,咱们5班的每一位同学,从尊重王云华同学做起,让我们班级充满爱心!”

第二天,王云华同学来了,他走进教室,迎面是一片热烈的掌声……

人性总是具有善恶两重性,十二三岁的学生更是如此。所谓“教育艺术”,往往正是体现在对学生“抑其恶,扬其善”的引导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