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校本课程评价程序化实践

校本课程评价程序化实践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标达成可能是因为正确的、正义的程序,也可能是非法的、违规的程序与方法。为此,我们应秉持课程评价程序的正义性,而非结论的正确性。校本课程评价组织的程序化包含课程评价的整体结构设计、评价组织建设的程序化及评价组织过程的程序化。同时要衡量针对不同校本课程的个性特点,采取共性评价量表与个性评价内容相结合的方式。只有走向程序化的课程评价组织,方能保证课程评价的民主化和公平正义性。

校本课程评价程序化实践

我们通常说结果很重要,评价就是为了得到一个说明性的、确定性的、终结性的结论。为此,我们往往关注了评价的结果,而对评价组织程序的公平正义性往往缺乏关注。事实上,结果正确并不代表程序正义。目标达成可能是因为正确的、正义的程序,也可能是非法的、违规的程序与方法。结果论是可怕的,也是不可取的。为此,我们应秉持课程评价程序的正义性,而非结论的正确性。校本课程评价组织的程序化包含课程评价的整体结构设计、评价组织建设的程序化及评价组织过程的程序化。

(一)课程评价的整体结构设计

校本课程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进行整体结构设计,需要制订校本课程评价方案。方案要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不是孤立的存在。在方案设计中要呈现出完整的课程评价的背景、目标、组织、过程、内容、方法选择及具体运作方式等。同时要衡量针对不同校本课程的个性特点,采取共性评价量表与个性评价内容相结合的方式。方案的整体性认识基于校本课程建设的系统,方案的个性化设计取决于所评价课程或程序的个性特点。

(二)评价组织建设的程序化(www.xing528.com)

评价组织建设的程序化应有几层含义,如组织机制建设的常态化、人员的动态化、组织形成过程的程序化。这样的程序化要求取决于几个因素:首先,课程评价组织是学校课程建设管理与领导范畴中所必需的组织机制,是保障课程建设民主化的重要形式;其次,课程评价组织的构成不应是确定的,而应遵循评价方案中范畴构成的确定性和具体个体选择的不确定性的原则,以保障评价的公平正义性;最后,课程评价组织的诞生是程序化的,不是领导的意志,不是部分人的意志,而应是基于既定程序所生成的。

(三)评价组织过程的程序化

组织过程的程序化应该包括制订课程评价方案、成立课程评价小组、确定课程评价的基本领域、制订评价标准及指标体系、评价的运作几个程序。只有走向程序化的课程评价组织,方能保证课程评价的民主化和公平正义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