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方激励理论的贡献和不足:哲学分析及操作模式研究

西方激励理论的贡献和不足:哲学分析及操作模式研究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方主流激励理论及其哲学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西方激励理论及其哲学存在不足的根源在于过分强调物质利益和施激者的主体地位。

西方激励理论的贡献和不足:哲学分析及操作模式研究

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如果理论的哲学基础存在问题,其后续的展开就可能将问题进一步放大。因此,本研究首先从激励的根本问题入手,从哲学层面对西方主流激励理论的哲学基础进行审视,系统分析和整理了西方主流激励理论及其哲学曾经做出的贡献和仍存在的不足。

西方主流激励理论及其哲学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通过对激励系统要素的探究深化了人们对激励要素的理解,充实了激励研究的内容;(2)通过对激励过程的剖析,揭示了激励作用的途径,深化了人们对激励过程的了解;(3)采用实证方法对激励相关概念(构念)间的关系进行了证实或证伪,增强了激励研究的科学性;(4)指导并促进了管理实践的不断发展。在人类物质生产水平还不够高的历史阶段,西方主流激励理论通过人们的物质需求激发人的潜力,促进了人类物质生产水平的提高,具有历史进步意义。(www.xing528.com)

西方主流激励理论及其哲学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1)在对激励目的认识上,西方激励哲学的基本观点和逻辑是理性经济人假设下的施激者利益最大化。由此导致的问题是:在同样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受激者也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时,由于契约的不完全和信息的不对称,施激者的目的就很难实现;(2)在对激励主客体关系的认识上,西方激励哲学秉承了西方哲学的主客二元论,认为施激者是激励的主体,受激者是激励的客体。这种认识反映出施激者的强势地位和主导性,但忽视或剥夺了受激者的主体性;(3)在激励方式上,西方主流激励理论受前两个认识的影响,为己利而励人的、行为主义的、工具理性的激励方式成为主流。西方激励理论及其哲学存在不足的根源在于过分强调物质利益和施激者的主体地位。在目前人类物质生活水平已极大提高的情况下,由于人们精神需求重要性的提升和主体性诉求的回归,必然使其面临困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