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证牛顿第一定律-高中物理合作学习任务设计

论证牛顿第一定律-高中物理合作学习任务设计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合作学习任务通过辩论赛正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三)合作目标1.学业目标通过辩论活动,能清楚地描述伽利略关于力与运动的思想观念,以及理想实验相应的结论,体会牛顿第一定律建立的过程及思维方法。能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日常生活中的运动现象。

论证牛顿第一定律-高中物理合作学习任务设计

(一)合作学习任务

通过辩论赛正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二)合作原因

本节课是初高中衔接较好的一节课,教师和学生都认为简单,其实涉及的物理思维是学生思想认识的重要飞跃,正是牛顿第一定律破除了长达2000多年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要让学生彻底放弃“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个观点是对教学的一个巨大的挑战。本节课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不可多得的素材,适合采用“合作辩论会”的形式,让“运动需不需要力来维持”两种不同的观点进行激烈的碰撞,学生在辩论时将自己心中的疑惑说出来,当场质疑,当场解决。根据学生对力和运动不同的认识,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及评委组。学生提前准备,既要研究自己的观点,也要研究对方的观点。独立或小组共同寻找证据、设计实验等,就是一个知识构建完善自身的过程。通过辩论合作性学习培养学生在公众场合发表独立见解的能力,以及在辩论中尊重对方,平等参与等社会技能。

(三)合作目标

1.学业目标

(1)通过辩论活动,能清楚地描述伽利略关于力与运动的思想观念,以及理想实验相应的结论,体会牛顿第一定律建立的过程及思维方法。

(2)能运用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解释日常生活中的运动现象。

(3)知道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知道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培养用惯性概念解释有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社会技能目标

(1)培养在公众场发表独立见解的能力,以及在辩论中尊重对方、平等参与等社会技能。

(2)增强自我认知能力,明白自己的想法,并学会明确地表达出来。

(四)合作方法

合作辩论会。

(五)合作类型

正式的大合作(评价)。

(六)合作时间

40分钟。

(七)合作步骤

第一步:课前调查。课前两天或者上本节课前的一节课快结束时进行。教师向学生展示选题,给学生1分钟独立思考,确定自己的选择,并把理由写在纸上。

(单选)在下面列出三个观点中,选择你认同的观点:( )

A.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运动;撤去力物体就停止。

B.力作用在物体上既可以使物体运动,也可以使物体静止。 C.在物体不受力的情况下,物体仍然可以运动。(www.xing528.com)

第二步:确定分组。学生走向代表自己观点的位置。选择A的为正方,站到教室的左边(第1、2组);选择C的为反方,站到教室的右边(第3、4组);选择B的为评委或正反双方的机动人选,站到讲台上,评委组不少于6人不多于8人,若选B的同学多于6人,则劝其放弃首选,改选其他选项,正反双方人数应该基本相等。

第三步:学生课前准备,教师进行指导,确定以下人员的名单及分工:

主持人:1人,一般由课代表担任,负责辩论会流程;

计时员:1人,负责计时、控制时间、提醒辩手剩余时间;

评委:4~6人,预测本辩论会的正、反方的观点,商量好评分细则。

正方:确定1辩、2辩、3辩、4辩,准备支持“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论据、实验设计方案等,寻找反驳“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的材料。

反方:确定1辩、2辩、3辩、4辩,准备支持“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的论据、实验设计方案等,寻找反驳“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材料。

正、反双方除了1辩、2辩、3辩、4辩外,剩下的同学准备在自由辩阶段进行补充的材料。

第四步:开展辩论会。辩论流程如表3-5-1所示。

表3-5-1 辩论会流程

续表

第五步:评估和评价方法(团队分数计入个人成绩档案,见表3-5-2)。

表3-5-2 辩论会评分细则

第七步:教师总结。

(八)教学中要注意事项

(1)教师要让学生做好充分准备,告知学生一些辩论技巧,学会尊重别人,学会承担个人与小组责任、学会倾听、学会鼓励别人、学会分享、学会帮助别人、学会忍让等。

(2)辩论前,应使学生对于所要辩论的话题有所了解,他们了解得越多,辩论越有效。鼓励学生通过合作收集与辩论相关的材料,否则这一辩论便没有多大用处。为了提供背景知识,教师可以对这一问题进行讲解,以减少辨论的困难。

(3)教师要注意对时间的把控。课前要培训计时员如何计时,如何提醒快到时间了,如何有礼貌地打断别人的讲话等。

(4)参加合作辩论的学生在辩论会结束时应力争达成一致。但并不强求达成一致,而只是要求他们努力争取达成共识即可。这种达成一致的努力恰恰是合作辩论法的核心;相反,在传统教学中,其目标是击败对方,而不是力争与他人探讨真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