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慈城年糕种植习俗-慈城年糕的文化记忆

慈城年糕种植习俗-慈城年糕的文化记忆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慈城农民的口头叙述,围绕年糕原料的种植,具体有以下的习俗:孵秧子讖念[16]孵秧子是慈城方言,意即浸种。浸种,俗称“秧子落缸”。有的村还流行向隔壁邻舍分送炒年糕之类点心的习俗。煦饭镬头菜,其实是一种节俭的生活习惯,这种习惯还有对汤锅水和灰缸余热的利用等。

慈城年糕种植习俗-慈城年糕的文化记忆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为依据,宁波姚江以北的区域是世界上水稻种植最早的区域之一。千百年来,田野上沉淀起了浓厚的稻米文化,至今上了年纪的人们还习惯用“你吃饭了吗?”这句话打招呼,这可能是由稻作文化演绎而来的最朴素最简练的民俗风情,这与唐朝诗人李绅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悯农诗一起形成了个性鲜明的稻作文化,从而成为农耕文明的两种民俗记忆。在数千年的农耕文明进程中,在没有实现机械化的年代,背朝青天脸朝泥土的农民从事着十分艰辛的体力劳动。伴随艰辛的劳动,慈城农民除了珍惜水资源外,在生产和生活中还形成了其他一系列风俗习惯一敬畏天地,节约资源,崇尚劳动。根据慈城农民的口头叙述,围绕年糕原料的种植,具体有以下的习俗:

孵秧子讖念[16] 孵秧子是慈城方言,意即浸种。浸种前,先要到河埠头掏种子。旧时,挑秧子谷去河埠头,习惯箩头不装满,俗称浅箩头,其实是讨“浅出满进”的彩头。箩绳也要仔细检查,以防绳断箩翻。挑秧子的男人出门时,女人轻轻念“浅箩出,满箩进”或“一担出,万担进”之类的吉言,以祈祷一年的风调雨顺和农业丰收。

浸种,俗称“秧子落缸”。一般的农户,往往在秧子缸盖或桶盖上放一张红纸,压一把镰刀,也示镇邪,意寓催芽。

竖立稻草人 种子落田后,农民会扎一个稻草人,并请其竖立于秧田中间。稻草人身穿红色的破衣,头戴一顶破草帽,横伸的两手上还插一把草扇,有的再挂一风铃之类的响器。破旧的衣、帽、扇上,大多有细条的布条和草茎,这些下垂的带状物随风飘动,响器也因风的吹动而发出声音,由此达到驱逐麻雀的目的。时下的慈城田野还见得到稻草人,只是稻草人穿的衣服已变成警服或牛仔衣,有些田头的稻草人头戴的草帽也变成了头盔。

■卖蓑衣笠帽

设办秧田酒 早晚稻拔秧伊始或结束时,农家有田头办酒宴请的风俗。一张小方桌,放上豆芽、鸡肉等菜看,加上炒年糕、金团之类的点心,点上香烛后,先请土地公公,后再请田间劳动的丈夫、长工和忙月。有的村还流行向隔壁邻舍分送炒年糕之类点心的习俗。有些村的农民,还专门蘸糖吃白煮年糕,意寓年年高(糕),日日甜,一年甜到头。

龙王求雨 旧时的慈城有请龙王求雨之俗,由当地农会召集,保甲长参与,村里有威望的长者领头,组织农民敲锣打鼓行会,沿途的农人自愿加入,以赭山龙王堂求雨最出名。

每年农历六月半,赭山龙王堂有祭祀仪式,求龙王保佑风调雨顺,农业丰收。若遇上旱灾,附近的庙宇,如虹星村的东、西庙,洪陈村的小山西庙各组请龙队,经积家桥、双顶山,围绕龙王堂行会求雨。请龙队伍以大纛为先导,铳、锣随之,而后龙亭、神轿,乐器吹奏,念伴敲打祈念,村民排成长队殿后,长达数里。农民若行祭数日后仍不雨,则把神像置于烈日下,意思是让“龙王”也尝一尝久旱不雨、烈日曝哂之苦,但又恐“龙王”真的生气,于是又给其戴以笠帽、披以蓑衣,或有人打伞遮阳,俗称“晒龙王”。此乃是中国农民的“革命性与革命不彻底性”双重性的真实写照,一年到头辛辛苦苦,连你龙王也不怜悯,于是农民“造反”——晒龙王,毕竟农民的生存、田头庄稼的生长还是要靠龙王“调云施雨”,农民的心又软了下来。

人们开始供祭,双手合十跪地,念诵“龙王经”,请“龙”显身。另一些人则在堂前的一口井边,边往外掏水,边眼盯井水,从水中捞浮游动物,以为“龙王”。若捕捞到泥瞅之类的鱼,就放入“圣瓶”。迎归后供祭在庙内神座前的神案上,昼夜有人轮流“值圣”,族内大户轮供“圣头饭”,每日上香祭供三次,谓之“侍雨”。久旱则雨,适降甘森,则视为“灵验”,开演“谢龙戏”、行纸会。加入请龙队伍的人,皆手执小旗,烈日晒头,不得戴草帽,脚穿草鞋或蒲鞋,表示虔诚,以感动“龙王”。

据老农回忆,约在1939年,慈城妙山村农民就请乡绅主持了求雨活动。是日,赶会的农民抬出扶湖庙(民间亦称芙蓉庙)的鲍盖菩萨,民间称陈老相公,据传是龙王堂的舅舅,要求雨就请舅舅出马。于是求雨队伍从妙山行至赭山,抵达后,将陈老相公安置在龙王堂前的一块平整山地上,将龙王也从殿里抬出来。

求灵峰管牒 旧时的农民,还到慈城东南面的洪塘乡[17]灵峰寺求关牒。灵峰寺位于安山村的马鞍山顶,相传寺内的葛仙翁菩萨十分灵验,每年农历四月初十,周边乡人登山参拜,并求买一关牒。回家将关牒烧到田头,认为能驱虫消痕保佑作物生长;将关牒烧到牛栏猪舍,则能庇护一家六畜兴旺。民间流传“四月初十拜我生,谢银一千两”谚语。

旧时的稻瘟病是稻米生产的一大病害,在靠天种田的年代,一旦水稻染病,农人常倒插屙缸扫帚,以求驱逐瘟神。

[18]饭镬头菜 头菜春耕以后,农家进入繁忙的田头劳动。旧时,一家老小的衣、帽、鞋全由主妇制作,有的人家主妇还要织土布卖钱……有限的时间里,既要干农活,又要做衣服,还要打理家务,为了节省时间精力,主妇就在一日三餐上动脑筋,烧菜做饭尽量简单,常见的做法是煦饭钺头菜。

所谓煦饭镬头菜,就是煮一大镬饭,上面放一只竹羹架,羹架上再放一些下饭[19],比如煦一些茄子,等饭熟时,茄子也熟了,再用酱油、盐、油把蒸熟的茄子拌一下,就是一道菜了。旧时,农家煦霉干菜居多,家境宽裕的人家是霉干菜煦肉。

慈城的四周山峦连绵起伏,这些大山上盛产22种竹类植物,而有的竹幼时称作笋,可做菜。笋是慈城的一宝。每年的春季,有的农家就晒一些笋干,或者以笋为原料,辅以佐料,晒一些如花生笋脯、咸齏笋脯和黄豆笋肺等,农忙时就煦这些晒货当下饭,既美味又方便。也有的农家,会煦几根年糕,改善一下农忙季节的伙食。

煦饭镬头菜,其实是一种节俭的生活习惯,这种习惯还有对汤锅水和灰缸余热的利用等。

■煦饭镇头菜所用的灶头

■慈城农家火缸

旧时的慈城人家大多烧柴草,无论大家望族,还是贫苦人家,一般砌灶都有大小两眼,大灶大至可放尺八煮饭、小灶尺四镬,两灶中间还设有碗口大的铜锅,俗称汤锅。大灶头煮饭烧菜,小灶醰茶、热酒,灶头烧饭煮菜时,汤锅里面的水也加热了,正好用来洗漱。

■钉碗担

多数人家的灶间置有灰缸,俗称火缸,2009年5月笔者在俞大爷家看到目前仍在使用的火缸,立马取出相机记录为新世纪的慈城农家火缸。火缸,用于贮灰火,每天大灶畚出来炭火的余热,用于煨粥、醰茶、烘尿布等,其实,农家的灰缸是古老的节能设施。

煦饭钺头菜的生活习惯,包含着节约的美德。俗话说:“男勤妩荒地,女勤呒破衣。”旧时的慈城还有“补”的习惯。比如补衣裳,补鞋袜,补缸髭,补碗盆等,反正一些日常生活品略有损坏,都舍不得丢弃,能修则修,能补则补,钉碗担就是旧时的一个修补行当。(www.xing528.com)

笔者认为:上述生活习惯,除了秉承中华民族崇尚俭朴的优良传统外,还是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科学利用自然资源的生态理念的体现,这些理念在物质极大丰富而环境日趋恶化的今天,是否有可借鉴之处,或者说能否从某方面促使人们作理性的回归呢?这值得思考。

注释

[1]《慈浜县志》卷五十三(光绪已玄年修)

[2]梁湖晚、水底青曾是传统农业时期农民选用的晚粳品种

[3]晚稻,慈城方言直读“蛮稻”

[4]菅丰:《关于民间文化保护的学术思考》,王恬主编,《守卫与弘扬》,大众文艺出版社,20O8年8月版,第71页

[5]阿娘:方言,即祖母

[6]打头开:方吉,即喝茶

[7]将补:方言.意为滋补

[8]舀:方言,意为打

[9]撮:才吉,“撮药”意为买中药

[10]浆板:方言,即酒酿

[11]揫,方言中音读“抽”,意为用竹篾或金属丝捆紧圆木器皿使其牢固

[12]后生:方言,意指年纪较轻的男人

[13]家生:方言,意为生产和生活用具,这里指农具

[14]牵牛顽:方言,意为牧童

[15]今末:方言音读“接蜜”;龟:方言音读“锯”

[16]讖:方言,读chān;“讖念”意为祈祷

[17]洪塘,旧行政区属慈溪县,今为洪塘街道

[18]煦:方言中音读“吼”,意为蒸

[19]下饭:方言,即菜肴或小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