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慈城年糕文化记忆:旧闻中的伤心与温暖

慈城年糕文化记忆:旧闻中的伤心与温暖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闻的影响最快最直接,慈城年糕之所以闻名遐迩,与新闻的报道是分不开的。众所周知,做年糕要用柴火,而做年糕时的冬季大多是雨水少易发生火灾的季节,年糕旧闻中所记载的伤心事件还有做年糕遭遇火灾之类的意外。不过,有关年糕的旧闻中也有温暖的消息,比如一小学募年糕赈灾民,还有警察局用年糕犒赏模范警员等。据统计,展销会七天中已接待顾客四千五百多人次,出售年糕四万六千多斤。

慈城年糕文化记忆:旧闻中的伤心与温暖

新闻的影响最快最直接,慈城年糕之所以闻名遐迩,与新闻的报道是分不开的。从笔者查阅的宁波媒体所做的不完全统计:自1926年到2009年的80余年间,本地报纸刊发的有关年糕的报道至少有713篇,[51]其中不少是有关慈城年糕的报道。笔者阅读这些新闻报道,将有关年糕的大事件或独特性的年糕新闻,如《桑兰:最爱家乡烤菜年糕》;以及影响或反映年糕制作的新闻事件,如《年糕专用稻米有了地方标准》,按年代排列汇编成《宁波报纸年糕新闻存目》(见附录七)。

从《宁波报纸年糕新闻存目》可见:宁波最早的有关年糕的新闻也是最悲惨的年糕报道是1926年,1月《四明日报》的《舂年糕幼孩破脑》一条,单这一标题,仿佛告诉人们喜庆年糕也有血淋淋的故事,这人世间的事真是难料,原本开开心心做年糕,却遇到丧命的意外,这不是乐极生悲吗?众所周知,做年糕要用柴火,而做年糕时的冬季大多是雨水少易发生火灾的季节,年糕旧闻中所记载的伤心事件还有做年糕遭遇火灾之类的意外。另有一家人早起做年糕,空巢的家却被小偷洗劫一空。不过,有关年糕的旧闻中也有温暖的消息,比如一小学募年糕赈灾民,还有警察局用年糕犒赏模范警员等。有关年糕的报道中,系列新闻是《宁波日报》刊登的《慈城年糕风靡甬城》、《慈城年糕名扬四海》、《慈城年糕热销境外华人圈》、《宁波年糕销量占全国一半》、《一条年糕重2300公斤?!》、《吃年糕断了一颗牙获赔偿二千五》、《一根年糕消化,3万亩晚稻三七农民种稻效益增5倍》。报道内容最黑心的是《年糕中含有二氧化硫》、《黑作坊日销‘白’年糕五十多公斤》等,可能是个别黑心人利用消费者喜爱年糕而赚昧良心的钱,因而有着悠久的年糕生产历史的慈城镇成立了年糕同业公会,并采取措施来规范、保护传统的年糕的生产,有关这方面的报道有《“慈城年糕”通过原产地标记审核》、《慈城建立万亩年糕专用稻谷基地》、《“慈城年糕”有了地方标准》等,想必这些报道是传承年糕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行动。刊登在新闻纸上的年糕新闻中,最甜美的是《宁波民国日报》与《时事公报》于1939年刊登的同题广告——江北岸新奇香居的“桂花白糖年糕上市了”,在70余年后的今天,重读这简单的几个字,仿佛又闻到桂花年糕的芳香,舌尖滋滋地涌上了糖年糕的美味,不知这是年糕的味道,还是文化的味道?

1994年冬天,笔者去生产慈城年糕的宁波妙山良种场采访,并以年糕为主题,编辑了一档“冬至话年糕”的对农广播节目,其中配发了一条“远销海外的塔牌慈城年糕”录音报道,既介绍了慈城的乡土特产、乡土风情,也反映改革开放后农民奔小康的美好前景,在当时的江北区广播站“乡村大世界”栏目播出后,颇受欢迎,翌年被宁波市广电局推荐参评浙江省广电新闻奖并荣获浙江省广播奖二等奖[52]。也许从那时起,慈城年糕于笔者已刻骨铭心了。

数百年流传的东西自有其中的道理。年糕为什么能从年节食品演变成主食,而且成为居米饭之后稻米制品的第二主食呢?重读年糕新闻也许能得到一些启示。

鄞县县立镇东小学师生,自抗战以来,对于救亡工作不遗余力,最近利用农历新年机会,会同镇东乡社训班,组织马灯宣传劝募队,采用县抗日会编印之抗日马灯调,出发宣传劝募,历经数日,成绩极佳,兹闻已将劝募所得之年糕二百五十斤备文送县府转发难民收容所,以济难民而利抗战。

刊于1939年3月7日的《宁波民国日报》

本市米价自当局禁止年糕耦槐等类携带出口后遂立刻下跌,一般平民无不领手相庆,但体味当局之意,只严禁漏海出口,对市区之内以仍自由流通,储兹农历年关将届,民间未能免俗,债送礼品,日见繁多,年糕素为主要礼品,市区是否可以自由携带,一般民众盼当局重申前令,以资解释云。

刊于1944年1月11日的《时事公报》

本报讯(冯向富)昨日,宁波妙山良种场年糕又有三吨运往香港。该场从去年12月以来运往香港的年糕已达15吨。该场年糕白洁、糯滑,不粘牙,得到港商好评。

刊于1983年2月9日的《宁波日报》

本报讯(应声之)市食品展销会上慈城粮管所的精制年糕色泽白中透亮,吃来柔滑细腻,久煮不糊,为此天天吸引了大批参观者排队购买。据统计,展销会七天中已接待顾客四千五百多人次,出售年糕四万六千多斤。

五千多斤精制年糕头天不到两小时就被争购一空,第二天七千七百多斤又是一销而光,第三天八千六百多斤年糕仍是一买而空。

这家粮管所的负责人说:宁波人这么喜欢慈城年糕,是出乎意料的。他们将扩大生产场地,在市内设销售点。

刊于1984年12月1日的《宁波日报》

注释

[1]姜彬:《吴越民间信仰民俗》导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2]天一闰古藏本,由宁波天一阁博物馆提供拍摄

[3]较较关:方言,意为很多

[4]鸭舌头、破铜钿,是两种田间杂草的俗称,整句意为土地贫疥的草害

[5]毛草郎,是一种小蟹的俗称,整句意为江河流域田间的蟹害

[6]大熟年份一、二担,方言,意为丰收之年;一担,数量词,一般为一百斤

[7]根据口述记忆,流传时间为20世纪50年代之前

[8]浙江省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江北区》,1989年9月,第216页

[9]老三:方言,意为鬼魂

[10]根据冯岳祥口述整理,口述时间为2009年5月,口述地点为慈城浦丰村冯家50号

[11]嗑:方言,音读“轧”

[12]童银舫:《慈溪民间歌谣集》,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年5月版,第3页

[13]笃:方言,意为嗑

[14]《慈溪民间歌谣集》,第5页

[15]《鄞县志》,中华书局,1996年版,笫1998页

[16]日里:方言,意为白天

[17]派来派去:方言,意为计算;呒告:方言,意为不能

[18]浙江省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出版,1989年版

[19]一般鱼头放入碗里,呈头尾上翘状,此言意为种田插秧禁忌秧腰入泥,秧根上翘(www.xing528.com)

[20]励明康:《宇坡非物质文化遗产》本,2009年5月

[21]民国年间童谣——《货郎担》中的末两句

[22]戴松岳:《风流千古说慈城》,宇波出版社,2007年3月板,第168页

[23]犯关:方言,意糟透,完蛋

[24]老大:方言,意为船夫

[25]陈雪机词,赵万福曲,《宁波日报》,1983年11月13日

[26]吴百星创作于1995年,刊于《浙江当代100家歌词精选》,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8月版

[27]成风创作于2008年春的表演唱词,其中《年糕年年高》获宁波市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

[28]摘自http://wwww.56.coin/w57/play_abum-aid-772833_vid-MTM3 NzQ4MjY.html

[29]冯冰峰整理、记谱

[30]钱文华著,收入荣荣主编《宁波当代诗人诗歌选》.宁波出版社,2007年7月版

[31]详见附录六《宁波作者的有关年糕文学作品存目》

[32]详见《饮食趣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30页

[33]《宁波者旧诗》,团结出版社,1994年版,第1295页

[34]《姚江诗录》,第31页

[35]《余姚历代风物诗选》,第350页

[36]《余姚六仓志·风俗》(卷十八)

[37]晚清江湖百业——营业写真,第161页

[38]《宁波市志外编》,第1013页

[39]《天涯芳草庐诗稿》,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1年版

[40]荣荣主编:《宁波当代诗人诗歌选》,宁波出版社,2007年7月版,第552页

[41]荣荣主编:《宁波当代诗人诗歌选》,宁波出版社,2007年7月版,第552页

[42]宁波市民间文艺协会诗词楹联学会编《桑园诗联》,2008年3月,第5页

[43]《清嘉录》,第46页

[44]《清嘉录》,第209页

[45]《清嘉录》,第209页

[46]《吴郡岁华纪丽》,第335页

[47]《吴郡岁华纪丽》,第336页

[48]《吴郡岁华纪丽》,第336页

[49]金波主编:《快乐儿歌》,接力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11页

[50]据《珠江时报》网,2010年7月版

[51]根据宁波图书馆馆藏地方报纸检索资料和宁波日报新闻资料检索中心的有关年糕条目统计,其中馆藏地方报纸的时间为1899—1999年,宁报日报新闻检索中心的报纸为《宁波日报》(2000—2009年9月),《宁波晚报》(2002—2009年),东南商报(2002—2009年)。馆藏地方报纸的检索资料不包括已停刊的《明州日报》,宁报日报新闻检索中心的报纸不包括各县(市、区)刊发的报纸。

[52]浙江省广播电视厅,1994年《浙江省广播电视获奖作品》,1995年5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