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家治理语境下司法能力的生成

国家治理语境下司法能力的生成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49 年中国迅速推行重工业发展战略,其目的不仅是为巩固国家政权奠定经济基础,也成为推行国家现代化的突破口。基层农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 “政治社会秩序”。

国家治理语境下司法能力的生成

1949 年中国迅速推行重工业发展战略,其目的不仅是为巩固国家政权奠定经济基础,也成为推行国家现代化的突破口。为了优先推行这一战略,所有的建设包括农村建设都必须服务于这一战略,在当时国家一穷二白的经济条件下整合农村资源来支援国家工业化建设成为当务之急。而长期礼治传统下的乡村社会具有 “极端分散性”,农民也难以具有无偿支援国家建设的高觉悟,于是党依靠农村的党团员骨干和群众中的活动积极分子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人民公社这一社会动员和控制体制,使得分散化、原子化的农民阶层组织和联合起来,通过无偿交出劳动所得等各种方式支援国家工业化建设,使得整个人民公社期间国家工业化建设获取了数千亿元的资金支持。在人民公社期间,国家权力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深入到基层农村,党通过各级基层党支部、党小组和党的积极分子把党和国家政策和意识形态要求一一传达至基层农村和每个农户,农民阶层的行动被整合到以党组织为核心的 “权力的组织网络” 中,国家权力几乎拓展到农民生产和生活的所有领域。在这种“政治控制”的治理模式下,政治成为颠覆性的力量压倒一切,农村纠纷的解决也需要依靠政治力量,如党的 “密切联系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影响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司法实践,“马锡五审判方式” 又重新受到推崇;基层农村人民调解已不同于过去的民间调解,调解人由过去的宗族长老和地方士绅变成了基层干部和积极分子,调解规则由民间习俗变成了社会主义新道德。基层农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 “政治社会秩序”。(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