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饮食文化:体现口腹之道的艺术

中国饮食文化:体现口腹之道的艺术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饮食也被称之为烹调艺术,烹是最基本的制作工艺,而调则是饮食艺术化的必由之路。这种对饮食艺术情调的追求,典型地体现了中国饮食的艺术特色。日常的饮食活动,不仅诗意化、艺术化,而且成为了一种安贫乐道的人格精神和力量,而这则完全得之于中国饮食对饮食者造成的一种心理氛围和饮食者自身的心理素质。

中国饮食文化:体现口腹之道的艺术

中国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泛艺术化,不仅文学、服饰、建筑、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是重要的艺术内容,而且书写交流思想的工具——书法成为了艺术,军事成为了艺术,就连各种酷刑及杀人,也成为了一种血淋淋的艺术。不仅一般艺术门类有很高的风格和内蕴,而且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制度、礼仪规范、生活用品等,都被打上了艺术的烙印。这一特点,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中国民族注重直觉感受的传统思维方式决定的,由于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不仅表意的中国艺术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而且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和方式也变得更加高雅脱俗,而作为日常生活智慧结晶的中国饮食文化,也就无不浸透着中国艺术精神。中国饮食的艺术化,除了讲求饮食材料选择、烹调技艺、食器搭配、食物造型、色彩等的艺术格调外,还讲究饮食氛围的艺术性,这种特点主要表现在饮食的“调”、饮食的情调以及饮食者的个性心理上。

中国饮食也被称之为烹调艺术,烹是最基本的制作工艺,而调则是饮食艺术化的必由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饮食的艺术化特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调”的工夫和境界。要想使饮食活动变成为一种艺术享受,就要在烹的基础上进行调配,唯其如此,才能配合和充实人生,进而使其成为一种艺术。中国饮食中的调,除了通过种种方法使菜肴生熟相衬、浓淡相宜、色彩鲜明、食器和谐外,还要注意天时、地利、人和,如酷暑盛夏就尽量不食肥鱼大肉,以清淡饮食为主;地利上,各地有各地的风物特产,各地有各地的习俗环境,经过长期的发展,各地有各地的嗜好口味,这些都在饮食中要考虑到。人和即每次一起吃饭要照顾到每个饮食者的口味爱好、性格特点、文化品味、宗教信仰等,如佛教徒以素食为主、穆斯林忌食猪肉等。如能考虑到这些因素,这样才能使日常饮食初步进入艺术的境界。

更进一步,则要讲求饮食的情调,要想追求情调,首先就要环境优雅,也就是要有适当的宴饮场所。这种场所一是小环境,具体吃饭的地方,要安静幽雅、宽敞明亮;一是大环境,即大自然,既要气候宜人,又要景色清新,古人投壶行令,飞觞醉月,兰亭雅叙,曲水流觞,都离不开优美的大自然环境,因为人从中可以得到一种回归的快感。不仅如此,还要有雅行,狼吞虎咽、驴饮骡食,当会大倒胃口。饮食的情调,林语堂曾有过形象而精辟的描述:

在我们得到某种特殊的食品之前,便早就在想念它,在心里盘算个不停,盼望着同我们最亲近的朋友一起享受这种神秘的食品。我们这样写请柬:“我侄子从镇江带来了一些香醋和一只老尤家的正宗南京板鸭。”或者这样写:“已经六月底了,如果你不来,那就要等到明年五月才能吃到另一条鲱鱼了。”秋月远未升起之前,像李笠翁这样的风雅之士,就会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节省开支,准备选择一个名胜古迹,邀请几个友人在中秋朗月之下,或者菊花丛中持蟹对饮。他将与知友商讨如何弄到端方太守窖藏之酒。

这种对饮食艺术情调的追求,典型地体现了中国饮食的艺术特色。

不仅如此,中国饮食在更大程度上还极力追求饮食者的个性心理的艺术化倾向。一般来说,饮食的美感,最基本的是进食过程中感官的刺激和这种刺激所带来的进食完毕后的回忆,而且回忆吃下去的食物的滋味要比进食时的感觉更持久、更美好,因而饮食中食物的味道固然是很重要的,而对这种味道的回忆则更具有其审美价值,这种价值的获得,则要依靠饮食者的文化素养和心理素质来得以实现。如杜甫有一首诗写道:

长安冬菹酸且绿,金城土酥静如练。

兼求畜豪且割鲜,蜜沽斗酒谐终宴。(www.xing528.com)

故人情谊晚谁似,令我手足轻俗旋。

在对日常朴实而近乎寒酸的食物“泡菜”(冬菹)、萝卜(土酥)、猪肉(畜豪)等的描写中,诗人寄托了自己对主人盛情的感激和普通饮食给自己心理上留下的美好回味,这就将日常饮食生活诗意化、艺术化了,而这种饮食理想,也就成为了中国饮食文化所大加肯定并极力追求的一种境界,所以孔子在《论语》中说:“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之中,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日常的饮食活动,不仅诗意化、艺术化,而且成为了一种安贫乐道的人格精神和力量,而这则完全得之于中国饮食对饮食者造成的一种心理氛围和饮食者自身的心理素质。

总之,中国饮食最重要的特点,是既将日常生活审美化、艺术化,又将艺术创造生活化,既将人生理想寄寓于现实生活,同时又将现实人生提升为富有诗意的一种审美状态。

【注释】

[1]张鷟《朝野佥载》。

[2]《礼记·王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