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追梦 我的出版问道历程—感人的职务告别演说

追梦 我的出版问道历程—感人的职务告别演说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贺兄十分爽快地答应了我作序的约请。个性使然,我的风格,在这即席讲话中又毫无保留地展现了,我没有那种对领导百般感激的语言,没有那种对工作中也许得罪人的忏悔,也没有那种希冀别人谅解的请求,那直白的语言,不卑不亢的态度,但却充满着对与员工共同艰苦奋斗经历的留恋和深厚情谊,事后,我又把我的这个别开生面、最能体现我行事风格和为人准则的“告别演说”挂到了自己的博客

追梦 我的出版问道历程—感人的职务告别演说

2010年6月23日,在苏州大学出版社四楼大会议室,全社员工大会正在召开,史无前例地——也许是空前绝后的——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分管副校长全部到会,这是一个企业的领导班子任免交替的会议。

人,不管何人,都是历史的过客,在企业,不管是领导还是员工,都是匆匆过客。时间过得飞快,15年弹指一挥间,1995年我进入了参与筹备却没有成为第一批员工的出版社,七年半营销副社长,七年半总编辑,终于要退出出版社的历史舞台了。我很坦然,我期待已久。早在一两年前,我就给校长写信,希望尽快考虑出版社班子的年轻化的问题,因为这是自然规律。我不希望看到自己一手带出来的出版社在班子更替的节奏上让发展进程受到影响。而我自己早已暗暗在做着交班的准备工作,早已开始对自己出版人的生涯做个总结(当时还没有意料到自己后面还有一出“北漂”),这就是把我开始问道的15年来所公开发表的文字整理出来。

正值复旦大学出版社社长贺圣遂兄要组织一套出版人丛书,他向我约稿,希望我能把自己的文字整理,列入他的这套丛书之中。因为多年的友谊,我愉快地答应了贺兄的约请,其实,自己已经有这个打算,对自己的问道经历作一番梳理,这可以说是不谋而合。于是,我根据自己历年发表的文字,分成了“问题探究篇”“情系大学篇”“编辑思考篇”“人才教育篇”“快人快语”5个部分,本来还想把自己的生活散文选取一部分列入,但是考虑到与“问道”主题不相吻合,所以作罢。而这5个部分,尤其是前面4个部分,正是我15年来孜孜不倦问道的主要领域,这其中,涵盖了我“出版人”“出版教育工作者”“出版理论研究者”的三重身份。正好贺兄安排他的得力干将、时任编辑部副主任的J编辑担任本书的责任编辑,而J君正是我门下毕业的研究生,所以,我把自己的思路告诉了他,他非常了解我的意图,对我所发表的那些文字也异常熟悉,因为有的文章就是我给他们授课的内容,有的文章他们还参与了资料的收集工作,我就让他去我的博客,根据我的规划设想,将主要的一些篇目挑选出来,共计55篇,组成了这本文集。“出版问道”是我一贯的行动准则,所以《出版问道十五年》的题目也就水到渠成。

书稿基本形成后,我决定为自己的这本集子约请两位人士给我作序。贺兄自不必说,我们同年以同样的教师身份进入出版领域,早期同为主管出版营销的副社长,同样的经历,为人豪爽、喜交朋友的性格又相近,还是同届“韬奋出版奖”的获得者,我们两社因了我们两人的关系,建立了两社工作交流机制,每年举行一次,确定主题,各自准备,轮流主持。这样的交流举办了7届,后来,因了我总编辑岗位的退下,这个活动也就“寿终正寝”了,这自是后话。贺兄十分爽快地答应了我作序的约请。另一位约请谁呢?总署的领导中,与我交往较多,而且在出版理论研究领域造诣较深的有好几位,但是,我内心有一想法,因为在我的出版问道中,有好几篇文字,与总署的柳斌杰署长的观点有些不一,而且据说斌杰曾经在我的学生(后来考上了他的博士)面前评价我“他是很敢讲话的”,我想看看斌杰署长对我的文字到底是怎么评价的。有了这样的想法,我就与斌杰署长联系,提出了为我的文集写个序的约请。没有想到的是,斌杰署长没有丝毫推辞,而且亲自操刀,在春节期间和两会期间,全部阅读了我收入集子的文稿后,拟写了一篇继续让我受益匪浅的序言《出版人要勤于思考》。斌杰署长在序中对我的“问道”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述说了之所以愿意为我的文集作序的理由是“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作者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做出版传媒工作尤其要提倡这种可贵的精神。这也是我十分愿意为这个集子写点文字的缘由”。对于我文集对出版大势、大学出版、编辑工作、人才教育的分析、探索、研究一一作了点评,他指出,作者从前瞻的视角亮出了自己的观点,这在当时是需要勇气的。尽管其中有些观点可能有些尖锐,但是也正是在这样尖锐锋利的言辞中,体现出了一个出版人可贵的探索精神和推动中国出版业改革进程的拳拳之心。他还结合我的工作经历,指出文集里作者的思考是多方面的,作者有三个身份:编辑出版实务、编辑出版教育、编辑出版理论研究,他有15年的编辑出版工作的经历,有12年的编辑出版理论研究的积累,有11年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教育的背景,这样的“三栖”身份促成了他善于思考的习惯。

斌杰署长没有因为其中有几篇文字与他当时的讲话观点不甚吻合,甚至有点唱对台戏的味道而推辞作序的约请,或者在序中有所批评,他的包容,他的睿智,他的深邃令我敬佩。有意思的是,在我“北漂”之后,他从署长岗位上退下,出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在受聘仪式上,我们又见面了,而且同在中国的最高学府,继续为我们的出版事业尽力,我的问道当然还在继续,这也是后话。(www.xing528.com)

《出版问道十五年》

无巧不成书。我的出版人生涯的总结(其实还只能算是阶段性总结)《出版问道十五年》的样书,不早不晚,就在2016年6月23日送到。正是这一天,学校来出版社召开全体员工大会,宣布领导班子换届的决定,我正式退居“一线”了——因为别人是退居二线,不再从事实质性工作了,在中国“退居二线”基 本上就是等着退休的代名词,可我从领导岗位退下来,是回到编辑工作岗位上,正是名副其实的退到一线了。对于中文教师出身、进入出版社又一直同时从事编辑工作的我,当然驾轻就熟,没有丝毫问题,少了行政管理的杂事,思考的时间也就更多了。所以,对于被“误伤”“退居一线”的我(因为后来学校主要领导在某个场合敬酒时再三向我表示对不起我才明白的)没有感到任何不适,因为我早有准备,从心理上的准备,到行动上的准备,《出版问道十五年》就是我在行动上的准备,早就开始总结了嘛!

大会按照惯例,在学校领导宣布决定后,当事人要作一个即席讲话,无非是表个态。个性使然,我的风格,在这即席讲话中又毫无保留地展现了,我没有那种对领导百般感激的语言,没有那种对工作中也许得罪人的忏悔,也没有那种希冀别人谅解的请求,那直白的语言,不卑不亢的态度,但却充满着对与员工共同艰苦奋斗经历的留恋和深厚情谊,事后,我又把我的这个别开生面、最能体现我行事风格和为人准则的“告别演说”挂到了自己的博客上,这里,就转引我挂在博客上的“告别演说”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