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服饰民俗:凸显形态的刻、镂造型

服饰民俗:凸显形态的刻、镂造型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为银饰设计中錾刻技艺中的刻、镂造型增强了银饰触摸的实体印象,在真实的质感触觉中使银饰的空间形态传递着一种实在的情感特征。刻、镂造型应用在银饰设计中屡见不鲜,原本是通过雕刻和镂空技法,使物象形成凸显形象。图5-20银梳图5-21银项饰在刻、镂造型中,银饰艺术品同样可以采用“陷”之压、寥技术,实现视觉艺术“负空间”之态。不过这其中的刻、镂造型有别于压、寥动作中的驰骋与直接。

服饰民俗:凸显形态的刻、镂造型

银饰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具有装饰与应用双重属性,通过视觉和触觉,匠师与观赏者在心理契合点上搭建了一座充满生命活力的桥梁。银饰造型形成的视觉冲击和构造的心灵憧憬,会因银饰无限的精湛的工艺而受到感悟,因银饰细腻的情感而感到温馨。因为银饰设计中錾刻技艺中的刻、镂造型增强了银饰触摸的实体印象,在真实的质感触觉中使银饰的空间形态传递着一种实在的情感特征。刻、镂造型应用在银饰设计中屡见不鲜,原本是通过雕刻和镂空技法,使物象形成凸显形象。因此,我们从银饰图形与纹饰凸显形态中可以感悟这些民族如“宗教”般的民俗情怀与银匠的审美情感。这种具有“诉求”意义的美态,最能让人产生积极的情感共鸣。当然,绝美的形态在银饰设计中蕴含着绝妙的遐想而常被作为表现形式。[6]图5-20 中所示的银梳,虽不是很了解其形态所构建的内涵,但触摸它表面凸起的部分时,可以顺着银梳的形象或尖角状物感受无限的生存之美与遐想。这种类似浮雕艺术形态的造型手段,不仅仅是银饰设计形式的简单需要,而且在银饰形态设计艺术化的广阔领域中展现了民族民间艺术的匠意特征。图5-21 所示的银项饰中十一个排列的流线型银片与十一对银鱼吊坠图纹,凸显形态感觉十分强,特别是每个银片上凸出的三个圆形鼓面,形态简洁,却演绎着古老与神奇,传递着朴素的情感信息。鱼吊坠上的鳞片造型凸显具有强烈的装饰意味,彰显了永生不息顽强的生命力,展现了一种民俗文化内涵。图5-16 所示的银饰装饰品《斗牛》,刻、镂造型使牛的形态强烈地凸显出来,牛形态大面积的凸显配上上部分对称的、装饰意味特浓的牛角图形,主题造型突出,着力加强了作为图腾信仰“牛”的力量感,使银饰工艺品在“无瑕与坚硬”意味中蕴含着民族精神品质

图5-20 银梳

图5-21 银项饰

在刻、镂造型中,银饰艺术品同样可以采用“陷”之压、寥技术,实现视觉艺术“负空间”之态。图5-22 所示的银凤钗錾刻技艺精致细腻,边缘处连缀有一排响铃,造型简洁质朴,响铃与凤鸟的质感形成对比。花钗的背面錾刻有各式鸟鹊,取意“百鸟朝凤”(图5-22)。银凤钗不管是形态设计还是錾刻技艺都展现了匠师对银器这一原始材料独到的理解和对银器创意和拓展的思考。其根本特征是银饰表面上压印的凹槽中列出了银饰承载的符号意义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从图案设计、花纹构建到刻、镂造型都有很高的文化品位和艺术价值苗族银饰具有民族的“开放性”特征与符号功能,因刻、镂造型技艺的介入,使银饰这一艺术形式更加璀璨和靓丽,展现了银饰与珠宝一样的珍贵。纵览刻、镂的手工技艺,匠师在处理这一制作工艺时,往往会借用多重技艺以突出银饰设计的无限审美情感,突显出设计的整体语境。不过这其中的刻、镂造型有别于压、寥动作中的驰骋与直接。它的含蓄意义因为匠师的睿智在整体设计的帷幄中将之情境化、内涵化,以质朴的情调折射出厚重、古朴的民族本意,突出银饰的精致与精美、华贵与高雅之意味。(www.xing528.com)

图5-22 银凤钗

图5-23 湘西凤凰银饰手提包

总之,银饰以极为别致的设计形态、并不复杂的锻制工艺在一阴一阳中构成无限的审美情境与气韵。其设计理念因为匠师有意味的处理而使貌似平常的形式语言折射出鲜明的现实意义。视觉形式在凝视过程中得以升华,变得生动。设计仅凭感性的艺术造型是不够的,设计的过程永远需要应用科学的理性。图5-23 中所示的湘西凤凰银饰手提包的银饰手工工艺中“錾刻”艺术造型,着重以其纯形式的、不完全的空间形态,在“有”“无”的哲理中获取一种动态的平衡,形成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以完整的视觉形象,阐述银饰艺术形式在艺术中的独特性,以富有诗意的文化意味,在银饰形态语言的表达中强调民族的意蕴,把内容和形式、功能和精神有机整合以实现在设计艺术活动中构建视觉美感与理性认知。[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