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赋予锋芒思考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赋予锋芒思考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说“寡人于国,尽心矣”,而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语调语气从容而自满。在与他国的施政对比中,自信满满自我感觉良好——“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不因为两人的位差而诚惶诚恐欲言又止吞吞吐吐。孟夫子,当仁不让,侃侃而谈。这是孟夫子给梁惠王提出的奋斗目标和执政前景。孟夫子尾段直接批判梁惠王奢靡冷酷,揭穿他虚伪做作的丑陋本质。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赋予锋芒思考

我爱孟夫子。

他仗义执言,快人快语,不管不顾,真正是大义凛然、正气浩然的伟丈夫、真君子

梁惠王是个多么自恋的君主,一开口就自我肯定得无以复加,俨然以“春秋好君主”自许,认为治国理政尽善尽美无出己右。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不说“寡人于国,尽心矣”,而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语调语气从容而自满。自夸自美的具体的例证就是地区性凶荒时移民移粟的举措。在与他国的施政对比中,自信满满自我感觉良好——“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不是“查邻国政,无如寡人用心”)。梁惠王表现得大惑不解,特别不服。

这样一个深陷自我迷障的国君,你怎么点醒他呢?他不仅高高在上,也自认为达到巅峰状态了,可以撬开和疏通的方法和语言都被终结和堵死了。怎么办?

孟夫子有办法,他是王者师的范儿,耳提面命滔滔不绝。不因为两人的位差而诚惶诚恐欲言又止吞吞吐吐。他因人而言取譬设喻,先戳破梁惠王膨胀起来的对自己的好感,而且是让他意识到原来自己君主当得不怎么样。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搞成白话版,或者说把言下之意摆到台面上讲出来,意思就是:“都是个水,装什么纯净水,你跟那些个你瞧不上眼的领导都是一路货色,好不到哪里去。群众眼睛都是雪亮的,你以为做出心系灾民的样子秀一秀,大家伙就都跟着你来了,你以为老百姓真傻呀,拥护是那么好骗取的嘛!再说了,本质上是个好战残民之君,路线就不对,还给自己贴金,把自我塑造成丈二金身济世之君,不是自欺欺人吗?”(www.xing528.com)

“听我给你讲讲,不要以为你在君主的位上你就懂得王道,你那一套初级阶段的肤浅把戏,真不是什么干货,破铜烂铁你还以为真金白银,让你见识见识啥叫大道真理。”

孟夫子,当仁不让,侃侃而谈。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遵守农渔林业生产发展的基本规律,不要滥捕滥伐无度索求,注意资源再生和可持续发展,国家政策以保障民众养生丧死为底线。“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排比式具体而微进行谆谆教导。然后由分而总,再首尾连贯递而进之说出王道:“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整段表述的句式、语气透着从容自信,可谓言之凿凿,气脉贯注。如果把原文换成:“不违农时,则谷不可胜食。数罟不入洿池,则鱼鳖不可胜食。斧斤以时入山林,则材木不可胜用。如此,民养生丧死无憾,乃王道之始。”不仅语势变轻减弱,气脉也远不如原文贯通饱满。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只要老百姓的庭院种养、田亩劳动能正常进行不被破坏,再兴学重教并宣扬道义,必然出现丰衣足食的小康状态和老者安之孝悌大行的熙乐景象。如果社会和民生达到这样,那么执掌权柄治理国家的君主就是必然的王者。这是孟夫子给梁惠王提出的奋斗目标和执政前景。他说理论道一贯都是沛然流出,所应用的句式紧密排贯,再加上每句句尾用“矣”,语重心长,有些得理不饶人的味道。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孟夫子尾段直接批判梁惠王奢靡冷酷,揭穿他虚伪做作的丑陋本质。你把自己装扮得圣人似的,说自己对国家和百姓无比尽心,然而猪狗都上位了,吃着人该吃的,小百姓饿死在路上,不开仓赈济,你以为你做的别人不知道?年成不好,你好。年成不好,大片地域灾荒;你好,移民移粟。借口年成不好,显示自己英明,表白自己亲民。一国之君,像刽子手杀了人归罪凶器似的,掩盖自己作为罪魁祸首的责任,还腆着面皮表功,你脸皮真厚!

对这样一个昏君,孟夫子把他批得体无完肤,当然不只是图一时口舌之快,还得给他指出一条路子来:再不要厚颜无耻地拿着客观原因做幌子,借机突显自个儿,一国之君就应该真诚一些,目中有人一些,切切实实地帮助和支持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民众都是善良的,即使你先前很不是个东西,大家还是会原谅你的。毕竟你是梁国的“老板”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