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主义运动:发展与分裂

社会主义运动:发展与分裂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在社会主义思想传播的同时,社会主义运动也在迅速发展。社会主义思想和运动改变了人类的思考方式,改变了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几十亿人的生活。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各国对战争的不同态度,使社会主义运动发生了分裂,出现了社会主义思潮与运动的东西方分野。1918年,芬兰工人赤卫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宣布成立人民代表委员会。

社会主义运动:发展与分裂

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在社会主义思想传播的同时,社会主义运动也在迅速发展。社会主义思想和运动改变了人类的思考方式,改变了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几十亿人的生活。社会主义运动的浩大声势,迫使资产阶级做出让步,英国、法国、德国工人阶级在19世纪都获得了普选权,普选权成为无产阶级斗争的一种新方式,提高了工人的政治地位,对改善工人处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各国对战争的不同态度,使社会主义运动发生了分裂,出现了社会主义思潮与运动的东西方分野。在世界大战的危险逼近之时,1912年11月第二国际在瑞士巴塞尔召开代表大会,经过激烈的争论,大会通过了《巴塞尔宣言》,宣布将要动员一切力量制止帝国主义战争,并且含有将发动国内革命来对待帝国主义战争之意。1915年9月,由俄国布尔什维克发起,召开了齐美尔瓦尔得国际社会党人代表会议,会上展开了激烈的交锋,最终以列宁的《社会主义与战争》为基调,通过了决议。列宁认为,为了制止、消除战争灾难,各国无产阶级必须联合起来,“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革命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中最强有力、最有影响的党——德国社会民主党在议会中投票赞成战争拨款。此后,第二国际多个政党纷纷表态支持本国政府参加战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被抛弃,各国无产阶级在战场上为了本国的利益进行厮杀。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坚持反战政策,于1917年推翻了本国政府,退出了战争。

十月革命胜利后,随着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与巩固,俄国日益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推动欧美工人运动迅速高涨。1918年,芬兰工人赤卫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宣布成立人民代表委员会。德国工人发动“十一月革命”。匈牙利出现了全国性的总罢工,罢工者高呼:“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万岁!”罗马尼亚、南斯拉夫、波兰爆发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美、英、法、意等发达国家的工人罢工运动和人民革命斗争蓬勃展开。在列宁和俄共(布)支持下,阿根廷、芬兰、奥地利、匈牙利、希腊、波兰等国相继成立共产党,多个国家的左派社会党人建立了共产主义组织。1918年12月,斯巴达克同盟从德国社会民主党中分出,成立了德国共产党。1919年4月13日,德国慕尼黑工人在共产党领导下通过武装起义,建立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了红军和赤卫队,但很快被镇压。

1919年3月2日至6日,来自欧洲、美洲、亚洲21个国家的35个政党和组织的52名代表出席了共产国际的成立大会。列宁在会上宣读了《关于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提纲》,并就提纲的内容作了报告。会议通过了《共产国际行动纲领》《共产国际告世界无产者宣言》《告世界工人书》《关于组织问题的决议》等重要文件,成立了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并选举列宁等5人组成执行局。1920年7月19日至8月7日,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彼得格勒(后移至莫斯科)召开。大会通过的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系统论述了民族和殖民地革命的理论,对后来中国共产党制定民主革命纲领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大会通过的《共产国际章程》,提出了著名的加入共产国际的21个条件,要求各国共产党必须服从共产国际领导,必须按照民主集中制建党,必须改名为共产党等。1920年9月,来自中国、印度、土耳其等国的30多个民族的代表出席了东方各民族代表大会。大会闭幕词中提出“全世界无产者和全世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口号。从此,东方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同西方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结合起来。到20世纪20年代初,全世界已有40多个国家建立了共产党,英国、意大利、日本也成立了共产党,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突破了欧洲和北美洲的范围,扩展到大洋洲、南美洲、亚洲和非洲,真正具有了世界规模。

苏俄国内战争结束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后,列宁强调建立国际统一战线,加强与第二国际、第二个半国际的联合。列宁强调,“世界革命的第一个浪潮已经平息了。第二次浪潮还没有兴起,如果我们对它抱有任何幻想,那是危险的。我们不是用锁链鞭挞大海的薛西斯”[6]。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要做的是为革命进行扎扎实实的准备工作,并深入研究它的具体情况。相应的,俄共(布)和共产国际着手重新调整与第二国际和第二个半国际的关系。1922年4月,三个国际的代表大会在柏林召开,为了达成协议,俄共做了很大让步。列宁认为让步过多,但他仍表示要遵守协议,要把统一战线策略贯彻到底。在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列宁指出共产国际的任务是学习新经济政策。

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进入了相对稳定发展时期,共产党的影响开始下降。从1921年到1928年,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人数下降了一半,从将近90万人减至45万人,而社会民主党人数则增加了一倍,从大约300万人增至600万人。1934年4月7日,季米特洛夫从狱中出来,在与斯大林谈话时提出一个问题:“我在监狱里也曾经反复思考过,为什么我们的学说正确,但是在关键时刻千百万工人不跟我们走,却仍与在行动上如此叛卖的社会民主党人站在一起,譬如在德国,他们甚至还走到国社党里去。”他认为,这说明对待欧洲工人的做法不对。斯大林则认为,主要原因是欧洲工人与资产阶级民主有历史的联系,与资产阶级有共同的利益,需要时间来克服,而不是战略错了。[7]斯大林没有执行列宁的统一战线政策,把社会民主党当成主要斗争对象,削弱了共产党的力量。1938年共产国际甚至根据所谓间谍渗入波兰共产党领导机构的指控,解散了波兰共产党,许多波共领导人无辜遇害。(www.xing528.com)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之初,斯大林坚持列宁在一战时提出的“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策略,要求法国等被德国法西斯侵略的国家的共产党与本国政府开展斗争,很不得民心,力量受损。后来这些共产党改变了政策,在敌后与法西斯开展斗争,重新赢得了民众的支持。1944年4月,意大利共产党总书记陶里亚蒂宣布加入巴多里奥资产阶级政府,另有3名意共党员也加入了该政府。1945年5月,丹麦共产党恢复合法地位,党员增至5万人,在议会中获得18席,并有两名代表参加1945年5月到10月的战后第一届政府。1946年,丹麦共产党召开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首次提出丹麦“有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1945年6月,法国共产党总书记多列士在法共十大上提出“复兴、民主、团结”的纲领,党的全部活动集中在使法国从战争的破坏中复兴起来,在1946年11月举行的大选中,法共获得550万张选票和86个席位,成为议会第一大党。1944—1947年,法共5次入阁,先后有8名领导人在政府中任部长。在1946年大选中,荷兰共产党获得10.5%的选票,在阿姆斯特丹市成为影响最大的党,党报成为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1956年,苏共二十大和波匈事件对国际共运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欧洲各国的共产党人数都迅速下降,各国共产党努力摆脱苏联的影响,探索符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1956年12月,意大利共产党召开第八次代表大会,陶里亚蒂系统提出“结构改革论”,大会确定“结构改革论”和“多中心思想”为党的基本路线,成为意共长期以来的基本路线。到20世纪70年代,欧洲共产主义兴起,各国共产党的纲领逐渐摆脱了苏共的影响,普遍放弃了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1976年6月3日,意共总书记贝林格在法共举行的欢迎集会上第一次使用“欧洲共产主义”的提法,此后一些共产党将之写入文件。1977年3月,意大利、法国、西班牙三国共产党领导在马德里会晤,通过《在民主、自由中实现社会主义》的纲领,确立了“欧洲共产主义”的各项原则和主张。其实质是从当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实际出发,汲取国际共运和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教训,寻求适合本国情况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既不同于苏联模式也不同于欧洲社会民主党的体系。

1989年的东欧剧变和1991年的苏联解体,使国际共运再次陷入低潮,统一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宣告结束。各国共产党在总结历史教训的基础上重新确定了纲领、目标和依靠的社会力量,重新成为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政治力量。如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现在是俄罗斯第二大党。在2001年2月25日举行的摩尔多瓦议会选举中,由第一书记沃罗宁领导的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赢得了半数以上的选票,在由101位议员组成的议会中赢得了71个席位,获得了单独组阁的权力;在2002年4月4日举行的总统选举中,摩共第一书记沃罗宁当选为摩尔多瓦新总统。摩共从而成为苏联剧变后该地区第一个重新执政的共产党。在2006年6月捷克议会选举中,捷克和摩拉维亚共产党获得了12.81%的支持率,得到26个议会席位,成为议会的第三大政党,在2013年捷克斯洛伐克议会提前大选中,捷克和摩拉维亚共产党获得33个席位,位居第三。西欧各国共产党在苏东剧变之初,主要致力于保障自己的地位,捍卫党的共产主义身份特征,有些党经历了严峻的考验,如曾有很大影响的意大利共产党一度改旗易帜。经过短暂的震荡后,各国共产党经受住了冲击,意大利共产党得以重建。为了表明自己的存在,各党大都秉持反对派立场,如法共坚决执行“反社会党路线”,意大利重建共产党提出了旨在“充当坚定政府反对派”的斗争政策。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各共产党相继对其理论政策进行反思和调整,在战略策略上逐渐展现出不同程度的“左转”动向,积极投入到各种形式的反资本主义斗争中。如意大利重建共产党在2008年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提出寻求与“反对资本主义”的各派左翼力量进行合作,强调要“积极参与反资本主义全球化的世界运动,加强与共产党和进步政党以及所有革命运动的合作与关系”。法共第34次代表大会提出要建设一个“民主的法共”,强调党员是“党的最高主宰”,呼吁尊重争论的多样性和意见表达自由,切实推进党内民主。意大利重建共产党七大提出,民主不仅是一种形式,它要求其成员真正参与党的生活,参与政治规划和决定的形成,而不能化为内部计数的官僚工具。民主是西班牙共产党提出的“21世纪的社会主义”方案的核心内容,西共认为,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发达的民主形式,应该是民主思想传统和民主实践的产物。东南亚国家的共产党基本都放弃了武装斗争,走出丛林,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新的社会矛盾增多,各种挑战不断,欧洲各国共产党积极捍卫民主,努力推进社会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