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庭教育中溺爱型和放纵型的问题及应对

家庭教育中溺爱型和放纵型的问题及应对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在家庭教育中,溺爱型和放纵型占很大比重。又如,我们班内的戴军同学智力较好,反应较快,但成绩在班内总是平平。了解情况后,笔者就认真细致地做他的思想工作,同时找他的父母谈心,讲清利害关系,经过努力终于有了成效,戴军在中考中取得了好成绩,被重点中学录取。

家庭教育中溺爱型和放纵型的问题及应对

(一)父母的综合素质水平不足以指导、教育孩子

家庭是青少年生活的起点,家长是他们的第一位教师,他们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思想品德的陶冶同家庭教育息息相关。数学后进生的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数学学习态度不明确,对子女的数学学习漠不关心。家长对孩子的溺爱也给孩子学习造成不良影响。

目前,在家庭教育中,溺爱型和放纵型占很大比重。有的家热衷于赌博嗜酒,甚至游手好闲;有的父母性格暴躁,教育子女没有耐心,动不动就大打出手;有的父母文化水平低下,子女认为不值得听取;有的父母见识面狭窄,难以教育“见多识广”的子女,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例如,我们班有一位同学,由于数学基础较差,总是学不懂。但家长对他的要求过高,导致他厌倦学数学,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回家都要被痛打一顿,学习不但没有提高,反而让他对数学产生恐惧心理,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数学后进生。而笔者认为,家长应该针对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合理教育,才能让孩子健康地学习和成长。两代人之间存在着代沟,相互之间沟通困难,因为父母整天忙于工作,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较慢、较少,而青少年接受新事物快,思想新潮,所以两代人之间的沟通存在着许多障碍。做父母的对孩子情况知之甚少,甚至认为这么好的生活条件,只要有钱给他们用就行了,“以前想都不敢想,他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但却不知道其实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心灵的沟通。有了这种思想,怎能教育好孩子?又怎能谈得上因势利导呢?

(二)父母没有尽到监护人的职责,疏于管教和关心孩子

许多家长都是忙于生计,委托孩子的爷爷或奶奶看管,而老人则一味溺爱,对孩子缺乏严格的管理;有些家长虽然在家,却疏于管理、教育孩子,甚至放纵其行为;有些家庭是父母离异或由其他原因造成的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关心不够。从对后进生的家庭背景资料分析来看,父母疏于管教和关心孩子是形成后进生的重要原因。父母都有工作,而且工作都比较忙,因此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关心孩子的学习和发展,或者在这方面投入的时间很少,任其自由发展。这类学生在学习和做人的过程中,往往在他们最需要有人指导、有人教育的时候,恰恰没有人来管理和教育他们,丧失了对他们培养教育的最佳时机,导致他们在学习做人的关键时刻方向不明确。这种不明确导致的恶性循环日积月累,让他们有朝一日不能自拔,从而转变为学校的后进生。

(三)没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一个和睦、开明、愉快的家庭对孩子的成长起着积极的作用,反之就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消极的作用。所以,人们常说,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言行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子女。农村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知识层次较低的家庭,有些学生成绩本来一直优良,但由于父母离异家庭破裂,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也有些学生由于家庭条件好转,父母经常参与赌博,因而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久而久之学习成绩下降成为“后进生”;也有一些学生因为父母经常外出挣钱,无人照管加上本人缺乏自觉性,学习后退成为“后进生”;还有一些家庭由于家长自身文化较低,子女的行为无法管理,而他们只注重结果,根本就不注重怎样耐心细致地去辅导的过程,并且又不能很好地配合学校教育,于是导致学生学习差。这些家长当中,有的望子成龙心切,不从自己的子女实际出发,期望值过高,一味施加压力,导致孩子认为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有的对其不闻不问,任其发展,放任自流,时间久了孩子对学习不再重视了;有的过于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强迫子女加班加点学习,从而让学生产生了一种逆反心理,使子女更加讨厌学习。

对于父母离异造成学习后退的学生,笔者总是一方面联系家长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从法律的角度告诫家长对孩子教育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另一方面努力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鼓励其认真学习,不要因父母的离异而影响自己的前途。对于因父母经常赌博造成学生成绩下降的学生,笔者总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做好家访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细致地给家长做思想工作,使家长认识到赌博的危害和对子女的影响,从而使他们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程栋同学初一进校时的成绩在班内处于中等偏上,学习比较认真,是个很懂事的孩子,所以笔者对他的印象很好。但到了初二年级时,笔者发现他上课时没有以前专心,作业经常出错,性格也变得内向起来。后来经过家访,了解到父母在闹离婚。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一方面做好其父母的工作,另一方面做好他的工作,因此他的成绩终于又回升了,最后在初中毕业会考中数学成绩达到了115分的高分,被重点中学录取。又如,我们班内的戴军同学智力较好,反应较快,但成绩在班内总是平平。笔者曾多次找他谈话,他总是不说话,没有好转的现象,后来笔者从班内其他同学那儿了解到他的父母喜欢搓麻将,平时根本不管他,甚至有时还要叫他替一会儿,在这样的家庭中他的成绩怎么会上去呢?了解情况后,笔者就认真细致地做他的思想工作,同时找他的父母谈心,讲清利害关系,经过努力终于有了成效,戴军在中考中取得了好成绩,被重点中学录取。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所以家庭的教育与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有不可低估的重要影响。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有些家长却不重视家庭环境的影响。现在家长打麻将成风,有时为了去玩儿,起早贪黑,更有甚者晚上把孩子锁到屋里去玩儿,还有的干脆在家里摆起了麻将局,根本不管孩子的学习。近两年,许多的家长又玩起了彩票,并把玩彩票看成了一项职业,天天嘴里说的、手上算的都是彩票,哪还有精力去管孩子,致使有的孩子走入了赌博的行列,对学习完全失去了兴趣。

对后进生来说,不好的家庭环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不完整与不和睦的家庭;

第二,父母的教养方式不正确;

第三,家庭的经济文化背景差以及学习环境差;

第四,父母的期望过高或过低。(www.xing528.com)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生活水平也在急剧提高。有些农村家长因文化不高,认为有钱了,就不能亏待孩子,因此家长给孩子零花钱,孩子手里10元、20元都是小数目。由于孩子年龄小,没有分辨是非能力,有时就拿钱去网吧玩,从而迷恋上了网络游戏,有的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导致上课“身在曹营心在汉”,更别谈学习了。还有的家长教育方法不当,做什么总怕孩子吃亏,不能正面引导孩子,久而久之助长了这些孩子唯我独尊、偏激和自私的心理,稍有不如意就大打出手,不能和同学和睦相处,使他们逐步走进后进生的行列。

良好的家庭教育为学校更好地教育孩子做出了有力的保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越接近,产生的教育合力就越大,效果就越显著。为此,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笔者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并利用校外因素对他们的积极影响,尤其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做好后进生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配合和帮助,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

(四)对孩子的期望值不当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曾对自己的孩子有美好的期望,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及所表现出的情况,家长的期望值有的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家长对孩子期望值的变化,会在言谈话语以至行动中表现出来,这就直接影响孩子的心态、情绪,孩子的自我期望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家庭原因是形成后进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些性格活泼、贪玩的学生因为自制能力不强,在强烈的外部刺激的引诱下,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经常一放学扔下书包就玩,在学习的时候,不能集中注意力,坐不住,总想用一种简单快捷的方法尽快完成学习任务后从事自己目前感兴趣的活动,导致学习质量不高,成绩相对比较差。而他们的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家庭条件又相对宽裕,父母本身对待生活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取向就不正确,对于孩子的学习,认为能念就念,不能念就在学校里混一混年龄,等长到一定的年龄就回家从事劳动。这种无所谓的态度在无形中从反面支持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进取行为和对待学习的消极态度,从而给教师的教育管理造成了相当大的障碍。

后进生是班级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只有真正了解每个后进生的具体形成原因,才能在具体的施教过程中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运用各种手段展开教育,有效地避免教育的盲目性和方法的单一性,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五)错误的学习目的的教育

调查表明,由于家长对子女的错误的学习目的的教育与引导,导致子女成为后进生的占调查总数的40%。40岁以上的家长多以“文化大革命”后对艰苦岁月的体味去教育子女升学,40岁以下的家长则多以对市场经济大潮冲击的体味去教育子女赚钱。在这种教育下,有的学生埋头苦学而不思品德端正,有的学生苦学不成便自暴自弃,有的学生干脆不学而去逛市场,与不三不四的人交朋友。娇生惯养思想严重的家长对孩子过分的溺爱、对子女百依百顺,使学生在上学前就养成了诸多的坏习惯,家中的“小皇帝”到了学校就成了校园中的“小霸王”。

与父母教育方法不当相关的后进生在所有家庭教育归因中占的比例最大,高达42%,主要表现为粗暴打骂、溺爱袒护、放任自流。若孩子有错,有些父母辩解包庇,有些父母甚至教育孩子越坏越好,大了到社会就不会吃亏,有些父母则随便打骂孩子,或干脆不管。

(六)家长自身不完善

调查表明,与父母自身不完善相关的后进生占调查总数的32%。这种不完善,一是表现为父母经常吵骂、大打出手,从而导致子女对爱的失落,对生活的失望,性情孤僻,性格暴躁;二是表现为父母缺少对人生的正确追求,或追求吃喝玩乐,或迷恋于扑克、麻将,从而导致子女对学习的淡漠,不思进取;三是表现为父母生活的不检点,或追求吃穿打扮,或与婚外恋人厮混,从而导致子女不想学。

(七)家庭残缺与再婚家庭

在被调查的后进生中,有7%的后进生父母有一方不全,使子女失去父爱母爱,不能像正常家庭子女那样,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从而导致子女冷漠、孤僻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