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水利系统执法监察的重点项目及初探

水利系统执法监察的重点项目及初探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0年,国债资金和特大防汛资金的使用管理就成为我们执法监察重点。为此,2002年我们把城市防洪工程和在建重点、骨干水利工程作为执法监察的重点,年初已对全省水利执法监察工作进行部署,重点监督检查水利工程项目执行基本建设“三制”、强制性条文落实情况和中央、省级水利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

水利系统执法监察的重点项目及初探

我厅执法监察工作从海塘建设开始,逐步向在建重点水利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钱塘江干堤、城市防洪工程等项目延伸,每年都有不同的侧重点。

一是从千里标准海塘建设切入,抓社会关注的“热点”。1997年11号强台风后,为了建设保护占全省近80%经济总量的沿海“黄金地带”的安全屏障,省委、省政府决定用3~4年时间建成沿海千里标准海塘,并把它列为新一届政府任期内一件大事。海塘建设项目多,投资大,工期紧,任务重,尤其是资金的管理使用和工程质量,是各级领导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热点。1998年海塘建设刚起步,资金和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我们经过调查研究,并经厅党组研究同意,当年选择海塘工程开展执法监察。1998年8月,由驻厅纪检组组长杨月美同志带队,厅海塘办、财务处、计划处、监察室等部门组成的海塘建设检查组,历时一个半月时间,顶着烈日,冒着酷暑,深入海塘建设现场,徒步检查海塘,一个标段一个标段查看,一笔一笔资金查阅,对沿海4个市11个县(市)的26条标准海塘66个标段全部进行了检查。同年11月,我们还开展了执法监察“回头看”活动,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了督查。

二是向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延伸,抓水利工作的“难点”。我省现有小(2)型以上水库3860多座,大多建于50、60年代,由于老化失修,目前已到病险高发期。从1998年开始我们开展了大规模的普查,发现了1628病险水库。水库大多建在流域上游,下游老百姓房屋、城镇沿溪兴建,人口密集,生产要素集中,水库垮坝将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1999年,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决定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面广、量大,任务重,时间紧,建设资金主要由地方自筹,是当时水利工作的难点。因此,1999年,我们选择在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作为执法监察重点。当年厅检查组抽查了义乌岩口等8座水库,促进了各地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安全度汛责任制的落实。

三是及时往国债资金和特大防汛经费拓展,抓水利资金的“焦点”。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后,国家举债修水利。水利部下拨我省国债资金约7亿元,中央特大防汛抗旱资金1亿元,用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这些资金的使用管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专款专用。2000年,国债资金和特大防汛资金的使用管理就成为我们执法监察重点。(www.xing528.com)

四是朝面上推开,结合整顿和规范水利建设市场,抓水利管理的“弱点”。我省水利建筑领域中还存在转包、违法分包、规避招标、假招标等问题,这不仅严重危及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影响投资效益的发挥,而且败坏行业风气。建立和完善水利建筑市场监管体系,有的地方水利部门重视不够,是水利管理工作中的“弱点”。根据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通知精神,驻厅纪检组在调研的基础上,把整顿和规范水利建设市场作为2001年执法监察的重要内容。

五是向在建重点、骨干工程和城市防洪工程推进,抓水利工程的“重点”。浙江人多地少,寸土寸金,特别是城市,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的集聚度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保障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省委、省政府决定投资118亿元,花三年左右时间建成全省高标准城市防洪工程体系,要求到今年年底累计完成城市达标数和投资额达到85%,明年基本完成,任务非常艰巨。另外,我省目前有不少在建重点水利工程,中央和省补助资金较多。为此,2002年我们把城市防洪工程和在建重点、骨干水利工程作为执法监察的重点,年初已对全省水利执法监察工作进行部署,重点监督检查水利工程项目执行基本建设“三制”、强制性条文落实情况和中央、省级水利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今年8、9月份,由驻厅纪检组组长杨月美同志带队,对丽水、衢州、金华、杭州等10多个市、县城防工程和在建重点骨干水利工程进行了检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