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园寝室环境创设:床铺安排与观察护理要点

幼儿园寝室环境创设:床铺安排与观察护理要点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幼儿使用的床铺应坚固稳定,铺位应统筹安排、合理摆放,铺位要保持一定间距,避免幼儿间的紧密接触,既有利于疾病预防,也便于教师、保育员对幼儿午睡的观察和护理。(二)环境创设安全、宁静、舒适、整洁的睡眠环境,是寝室环境创设的主旨,主要包括寝具选择与布置、环境色彩及良好睡眠习惯养成等内容。要特别指出的是,巡视、护理幼儿睡眠的教师、保育员不得穿高跟鞋或发出响声的鞋子。

幼儿园寝室环境创设:床铺安排与观察护理要点

寝室是供幼儿午睡和休息的地方,独立建制的全日制幼儿园应为每一位幼儿提供一个安静、通风良好、温度适宜、整洁卫生、舒适怡人的睡眠空间,以保证幼儿有充足的睡眠。幼儿园可以在班级活动单元配备专用寝室,也可以利用活动室兼做寝室。

照料幼儿睡眠是幼儿园保育的重要环节,其过程是培养幼儿良好睡眠习惯、自我服务和自理能力的最佳时机,也是保教结合的具体体现。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幼儿年龄越小,需要睡眠的时间就越长。3—6岁幼儿一般需要11—12小时的睡眠时间,其中午睡为2—2.5小时。

(一) 空间规划

1. 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空气流通。寝室位置最好朝南,有阳光入室。配置数量足够的紫外线消毒灯,并按照幼儿园卫生要求按时、定时消毒。消毒灯开关设置以幼儿无法触及为原则。

2. 保证每一位幼儿有固定床铺和卧具。单独、固定床铺可以保证幼儿舒适睡眠,也为幼儿养成良好睡眠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提供必要条件。幼儿使用的床铺应坚固稳定,铺位应统筹安排、合理摆放,铺位要保持一定间距,避免幼儿间的紧密接触,既有利于疾病预防,也便于教师、保育员对幼儿午睡的观察和护理。

3. 定期调换幼儿铺位(卧具随幼儿),并及时做好消毒工作。

4. 全日制幼儿园各班寝室与本班活动室毗邻,寄宿制幼儿园卧室可相对集中安排,便于夜间管理。

5. 各班寝室应有存放幼儿衣物的储藏空间、晾晒幼儿小件物品的空间与设施。

寝室窗台高度应达到0.9 m以上,窗户下半部应做固定窗或加防护栏,以防幼儿站在床上爬高。

(二) 环境创设

安全、宁静、舒适、整洁的睡眠环境,是寝室环境创设的主旨,主要包括寝具选择与布置、环境色彩及良好睡眠习惯养成等内容。

1. 幼儿寝具的选择与布置。寝具中以床具和卧具最为重要。床具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幼儿的身体条件和生长特点,做到选材环保、边角安全。幼儿骨质较软,骨骼发育迅速,为保证幼儿健康成长,床具软硬度适中并具透气性,以木板床或棕绷床为宜。床的尺寸应适应幼儿的体量与身高,同时备有较大尺寸床具,以适应个别幼儿生长速度。

幼儿睡眠时会随时翻动,盖被容易滑落,同时也为了幼儿安全,床的四周应设两端较高、两侧稍矮的挡板或栏杆。为方便幼儿上下床,一侧挡板的高度须降至与床垫平齐。常用幼儿床具有组合式、折叠式、伸缩式、双层床、单人床、简易床等,由木质塑料、钢木结构等材料制作,幼儿园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须注意的是,小班幼儿不宜使用双层床。

寝室铺位的布置安排除满足上述幼儿寝室空间规划要求外,床铺排列应整齐紧凑,并排床铺不得超过2个,首尾相接床铺不得超过4个;主要通道宽不小于0.90 m;床侧与外墙、窗、暖气罩的距离不小于0.40 m,以免幼儿受凉或烫伤。(www.xing528.com)

活动室兼做寝室的可配置方便收放的折叠式、伸缩式床具,且结实、轻巧、方便移动,能叠放在一起,以节省室内空间;也可不要床具,在活动室木地板(需为架空木地板)上分块铺设床垫、提供被褥午休。

寝室用窗帘床单、被套、枕套等床上用品,最好选择含棉麻成分较高的布料,并注意选择无异味、稳定性强不易褪色的面料。

2. 壁橱的设置。寝室须设置相应的壁橱,用来存放换季卧具和每一位幼儿的衣物、鞋袜等私人物品。壁橱内隔断下部可存放幼儿的鞋子,中部各小格供幼儿对号存放衣物或其他物品,上部与幼儿物品隔断隔开存放换季卧具、床单、枕巾等物品。壁橱内保持干燥通风,橱门以窄门平开为宜。

图5-35 幼儿寝室环境创设(1)

图5-36 幼儿寝室环境创设(2)

图5-37 双层床具

3. 寝室色彩设计。寝室应突出特有的环境氛围,即光线、色彩柔和温馨、简洁淡雅,尽可能减少各种干扰对幼儿的视觉刺激。寝室墙面的色彩应选择浅绿、浅蓝、淡黄等明度不高的清淡色系,能给人宁静、平和感觉,有助于稳定幼儿情绪;顶部色彩以白为宜,地面色彩多被床具遮盖,可不必做过多考虑,但不易铺设瓷砖地面,建议铺装安全、卫生、保暖性好、具良好弹性实木或复合地板。

窗帘的色彩可采用略深于墙面的青、绿等协调色为主,可以使室内产生柔和、温馨的光线效果。也可以根据不同季节选择不同的颜色,如春夏可以选择冷色系窗帘,秋冬则以暖色系为主;床单、被褥等卧具色彩面积较大,会影响寝室整体色彩效果,配置时注意与环境色彩的调和,不宜使用颜色过深或与环境色形成对比色的颜色。

(三) 良好睡眠习惯养成

建立睡眠常规,设置幼儿寝室行为准则提示标识。利用幼儿易于识别的图示、标识等,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在寝室不能喧哗、聊天,走路要轻,不影响和干扰其他幼儿睡眠;不能将玩具带入寝室;睡前如厕等。

加强观察与指导,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引导幼儿按照实用便捷的程序穿脱衣服、鞋袜,扣扣子、拉拉链、系带子、折叠衣服、整理被褥等能力与习惯。外衣叠放在指定的地方;鞋袜放在一起,鞋面向上、鞋尖向前摆放在床边易拿取、穿着的地方;整理衣裤和被褥等。巡视、观察中要注意纠正并指导幼儿养成正确的睡眠姿势与习惯。

要特别指出的是,巡视、护理幼儿睡眠的教师、保育员不得穿高跟鞋或发出响声的鞋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