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及学生能力培养

中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及学生能力培养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人境交互决定说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A.班图拉用行为、人的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联结着的不断交互作用来解释心理机能。(四)信息加工理论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由教师、学生和知识信息三个要素构成的具有闭合回路的信息系统。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学信息互动的过程。他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系统内部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学系统与学习系统间的教学信息交换。

中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及学生能力培养

(一)师生统一主体说

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处于什么地位,是教学理论发展过程中历来备受关注的难题。历史上有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说”,以杜威为代表的“儿童中心说”。受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影响,我国教学存在“重教轻学”倾向。应当说,以上教学思想都有不同程度的弊端,教学过程应当是教与学的统一,交互影响的活动过程,教师与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同为认知与实践活动的统一主体。

教学永远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辩证统一,这就决定了“教”与“学”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独立存在,否则,教师的教就成了无对象的“独说”,学生的学只能是无指导的“自学”“教”与“学”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也就是说:师生是教与学的统一主体。

(二)人境交互决定说

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A.班图拉用行为、人的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联结着的不断交互作用来解释心理机能。他认为:“相互作用是一个交互决定的过程,行为、人的因素和环境因素都是相互联结着起作用的决定因素;其中P代表人,而E指环境,B代表行为。由这些相互依赖的因素所产生的相互影响,在不同场合,对不同行为,是各不相同的。有时候,环境因素对行为产生强大的强制作用,而在另一些时候,人的因素就成为事态发展的重要调节者。”(www.xing528.com)

(三)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是美国教育界在20世纪80年代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是继行为主义和认识主义之后出现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他较好地揭示了人类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规律,“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收外在信息而是主动的根据先前认知结构和有选择性的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建构主义有双向性和多元性特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起着组织者和帮助者的作用;学习的过程是意义建构的过程,是交互的过程,是自我诊断和反思的过程。学习不是老师向学生传递信息,学习者被动接收知识的过程,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可能由他人代替,每个学习者都是在其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信念的基础上,对新的信息主动地进行选择加工,从而建构起自己的认知结构,而原有的知识经验系统又会因新信息的进入发生调整和改变。

(四)信息加工理论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由教师、学生和知识信息三个要素构成的具有闭合回路信息系统。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学信息互动的过程。信息论认为,教学过程主要是由“人—人”互动构成的信息系统。他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系统内部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学系统与学习系统间的教学信息交换。信息的交换是有机体感受器接收内外信息,经大脑的分析综合传送到效应器,做出反应去应付信息刺激,又从其反馈中获得新信息的过程。其中,学生与教师、同学、教材和教学环境,以及教师与学生、教材、教学环境间都存在着互动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