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加强学生语言能力培养,对数学思维能力的促进作用

加强学生语言能力培养,对数学思维能力的促进作用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数学符号语言是数学修养的重要标志,同时对增强数学思维能力起重大促进作用。(二)加强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策略第一,教师要做好示范。其次,要求学生准确描述解答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锻炼思维与语言同构的能力。语言能力好的学生,可以通过与原有掌握的语言的比较迅速获得对新语言的认识并及时内化。动作对于训练语言控制能力极为重要。

加强学生语言能力培养,对数学思维能力的促进作用

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窗口。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说过:“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这反映了思维和语言密不可分。

第一,思维是借助于语言来实现的,从思维活动的产生、进行到结果都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恩格斯也指出思维“只有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在语言词和句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和存在”。

第二,思维形式总是和语言形式相对应。语言所表述的对象是思维的结果,没有思维的加工,语言就会苍白无力,更不能形成判断。数学对象没有任何实物和能量的特征,人们之所以能够触摸到它,是通过语言和符号来间接地认识它的,通过语言来恢复它本来的面貌。学习数学要懂得数学语言,特别是数学的符号语言。学习和教学如果忽视了数学语言,这样的学习和教学无异于“买椟还珠”。如果说数学是一艘知识大船,那么数学语言就是托起大船的水,水积得越深就越能托起更大的船。

(一)数学语言的三个显著特点

第一,符号多、公式多,体现了数学语言的抽象性,同时也揭示了数学发展和进步的规律。数学符号语言是数学修养的重要标志,同时对增强数学思维能力起重大促进作用。数学符号的创设,是数学发现的需要,也是数学思维抽象性的需要。它是通过使用数学符号、改进数学文字语言在数学发展中不断形成的,是对数学的高度概括和抽象。

第二,语言精确、简练,体现了数学语言表达科学性。数学语言由语言规则所规定,在表达形式和含义之间,有着唯一确定的对应关系,赋予了精确性的特征;又由于数学语言可以把冗长的自然语言、数学文字语言解放出来,简明扼要地表述精密而复杂的科学内容,又赋予了简练性的特征。

第三,语言结构严密、形式严整,体现了数学语言的独特性。数学语言表述对象明确,科学反映数学理论知识,是逻辑性与严谨性的统一。

(二)加强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策略(www.xing528.com)

第一,教师要做好示范。教师的语言行为直接影响学生的语言行为,所以教师的榜样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关系到学生数学语言的发展;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其次,教师的语言要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语言基础相一致。这是因为数学语言太抽象、太严谨、太简练,而语言又是思维的外壳,如果脱离了教材和学生实际,教师的语言必然失效,对学生的学习会有更大的影响。最后,教师的语言要充分揭示和展示学习的过程,让学生眼耳协调、手脑并用,激活动员多种分析器参与认识过程。

第二,教师要重视主体发现。教学中,学生的认识活动是课堂真正的“主导”活动,要增强学生语言运用的环境。首先,给学生语言表达的机会,要求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发表自己的见解,用自己的语言对数学判断进行分析和解释,在表达观点之前用思维语言在大脑中进行系统的思考,即怎么样把自己的所想所思用语言很好地表达出来。其次,要求学生准确描述解答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锻炼思维与语言同构的能力。

第三,教师要发挥好范例的作用。范例是学生接触数学语言的老师,通过它对数学概念的包装,为学生提供语言翻译的情景。一般情况下,仅凭直接思维是较难认识范例的,要通过范例的结构间接地唤起原有的经验才可能获得其认识。所以,范例是训练学生语言能力的极好工具。

(三)加强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两个最基本的方法

第一,给学生创造用数学语言交流的环境。这个环境可以是课堂内的活动,也可以是课外组织交流。一般来说,在课堂上组织数学语言的交流,效果更好。这是因为课堂是正常的学习时间,而且课堂活动中使用数学语言也是十分规范的。最值得肯定的方法是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不仅给学生数学语言相互表达的实践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而且教师也可参与其中,促进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生动局面。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总结和归纳实验结果,这一系列的教学手段都是在培养学生课堂交流的能力。学习主体只有在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的过程中思维才会擦出火花,同时也只有在相互之间的探讨与比较中才能扩大其思维面、增强其数学语言的应用能力。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相互比较与思考,取长补短,以训练学生语言的承接能力。在交流互动中,学生对语言特别是对新学习的语言的接受程度是有区别的。语言能力好的学生,可以通过与原有掌握的语言的比较迅速获得对新语言的认识并及时内化。

第二,强化学生的动作效果。我们可以先看看人的肢体与心理对数学学习的关系。动作指心理动作和肢体动作。心理动作是知觉的反映,当人关注某个对象或现象时,会引起知觉的感应,从而又引起心理动作,产生力求对这个对象或现象弄明白的愿望,并指挥大脑发布对肢体动作的命令。这一过程是引起动作的过程。动作对于训练语言控制能力极为重要。首先,思维语言要通过心理动作传递给肢体动作,肢体动作把思维语言的结果表达出来,表达的过程是语言转换的过程,即思维的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外部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反映思维结果的间接工具。前面说的给学生创造语言表达的环境,其实是为语言的转移服务的。转移的是否准确,那就是内部语言与外部语言对接的问题了。所以,学生语言表达得不完整或不完全正确,有时并不反映学生内部语言存在某些问题,可能是语言转移出现了偏差,或语言翻译出现了偏离。其次,肢体动作的结果又作为视觉的对象引起心理反应,形成第二次心理动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