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百年追梦:改革发展下的中国梦

百年追梦:改革发展下的中国梦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可见青年毛泽东的“中国梦”。2008年,该杂志回顾邓小平领导的中国人民30年追梦历程,称“邓小平的改革使许许多多的人改善生活,这种改善的速度和广度在人类历史上不曾见过”。世事沧桑心事定,百年海岳梦中飞。今天,亿万中国人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满怀信心地在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百年追梦:改革发展下的中国梦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史,长期居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但进入近代以后,外来的侵略、落后的制度、腐朽的统治使我们这个泱泱大国跌入民族危机的深渊。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沉重的民族苦难激起中华民族更加昂扬的斗志,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进行了不屈的抗争与探索。

一、孙中山的中国梦——使中国成为“最富”“最强”“政治最良”之国

面对国弱民穷、政治黑暗的现实,孙中山主张要顺应世界潮流,使中国成为“地球上最强之国、最富之国、又政治最良之国”。这是孙中山心目中描画的最美中国梦。他最早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一生致力于“民有、民治、民享”的现代民主国家的建立,积极谋划“实业救国”的方略,为实现中国梦付出了毕生的精力。

孙中山

二、毛泽东的中国梦——“国家于富强隆盛之域,置民族于自由解放之林”

孙中山曾经是青年毛泽东心目中的偶像。19岁的毛泽东撰文,认为要实现国家富强,就应该由孙中山来当大总统,康有为做内阁总理,梁启超做外交部部长。由此可见青年毛泽东的“中国梦”。但对于如何实现梦想,此时的毛泽东还不是很清楚。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他上下求索,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个先进的思想武器。为此,他积极投身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之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不仅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而且使中国梦有了自觉的承担主体,中国人在追梦的道路上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此后,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引导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意味着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历史任务的完成,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则把中国人民带上了最终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康庄大道。(www.xing528.com)

三、邓小平的中国梦——“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

毛泽东曾经用“举重若轻”四个字来形容邓小平,邓小平的这个特点也鲜明地体现在其语言风格中。这位影响了中国20世纪走向的伟人,少有鸿篇巨制;相反,他善于用一些简单通俗的词语来表达深奥的道理或丰富的内容。比如那个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黑猫白猫”论。再比如,他从古典文献中顺手拈来“小康”一词,概括他心目中的中国式现代化,既古色古香,又简洁上口;他用“翻两番”“三步走”这样非常大众化、口语化的语言来描绘党在新时期的宏伟蓝图;用“杀出一条血路”的形象语言来表达改革开放的决心与勇气。

197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刚刚开始,邓小平就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1978年年度人物,并因此登上了1979年第一期《时代》周刊的封面。该杂志撰稿人在序言中写道:“一个崭新中国的梦想者——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了‘中央之国’的大门。这是人类历史上气势恢宏、绝无仅有的一个壮举!”2008年,该杂志回顾邓小平领导的中国人民30年追梦历程,称“邓小平的改革使许许多多的人改善生活,这种改善的速度和广度在人类历史上不曾见过”。最后,文章以美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说:“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故事。它是我们的故事,是全人类的故事……”

世事沧桑心事定,百年海岳梦中飞。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的梦想,代表的是千千万万中国人的梦想。梦想在延续,故事在延续。今天,亿万中国人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满怀信心地在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时所强调的:“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选自《中国梦·我的梦》学生读本:中学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