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课程教育原理探究:历史解说与语源

新课程教育原理探究:历史解说与语源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语源上看,在我国最早的甲骨文中,“教”字,像有人在旁执鞭演卜、监督强迫小孩学习的意义。在目前可见的先秦古籍中,“教”和“育”,连用的情形极少,通常只用一个字来表述教育的现象和活动。最早把“教”、“育”二字合为一体作为一个新词使用的是战国时期的孟子老先生。在古希腊语中,“教育”一词与教仆相关,教仆是陪送奴隶主子弟上、下学的奴隶的专门称呼。

新课程教育原理探究:历史解说与语源

从语源上看,在我国最早的甲骨文中,“教”字,像有人在旁执鞭演卜、监督强迫小孩学习的意义。“育”字像妇女养育孩子之形。在目前可见的先秦古籍中,“教”和“育”,连用的情形极少,通常只用一个字来表述教育的现象和活动。最早把“教”、“育”二字合为一体作为一个新词使用的是战国时期孟子老先生。他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在古希腊语中,“教育”一词与教仆相关,教仆是陪送奴隶主子弟上、下学的奴隶的专门称呼。在英语法语德语中“教育,分别为Eduoation、Education、Erzichung,概由拉丁语Educare而出,本意为诱导、引出,引申意义指教育活动,即引导儿童固有能力得到发展。

中外一些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曾从不同的角度给教育一词做过各种各样的解说。中国古代儒家经典四书之一的《中庸》称;“修道之谓教。”战国时期的荀子说:“以善先人者谓之教。”春秋战国末期教育名篇《学记》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东汉许慎在其《说文解字》中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做善也。”在外国,法国近代启蒙思想家卢梭(Rousssea,J.J.)认为:“教育应当依照儿童自然发展的程序,培养儿童所固有的观察、思维和感受的能力”。瑞士民主主义教育家裴斯泰洛齐(Pestalozzi,J.H.)说;“教育的目的在于代表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德国近代教育家赫尔巴特(Herbart,J.F.)认为:“教育的全部问题可以用一个概念——道德——包括”。19世纪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塞(Spencer,H.)说,教育是“为我们的完美生活作好准备”,给各种情况下的各方面行为以正确指导,“即如何治身、如何养心、如何处事、如何立家、如何尽公民的义务、如何利用天然的资源来增进福利、如何善用我们的才能,达到最高效用,以求人己皆利,要言之,如何经营完美的生活。”20 世纪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Dewey,J.)则一反传统认识,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改造”,“学校社会”。他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教育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过程,学校使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