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字经济方兴未艾,数智换商驱动财富创新

数字经济方兴未艾,数智换商驱动财富创新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际数据公司IDC预计2025年全球数据量将是2016年的9倍,达到163ZB。截至2020年3月,中国网民规模达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数据生产量的大幅增加,带来的直接结果是由其驱动的数字经济得以蓬勃发展。相应地,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达35.8万亿元,对GDP增长贡献率达67.7%,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动能。

数字经济方兴未艾,数智换商驱动财富创新

从理论上讲,数据可以渗透到整个经济社会运行过程之中,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处理分析,对供给侧、需求侧和生产服务流程的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

事实上也是这样,数据,特别是大数据,越来越成为经济结构调整乃至重构的最活跃的因素,甚至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颠覆性因素,进而也是经济政策、制度、运行机制和组织形式,以至文明范式转换的主要的、直接的推动力量。

国际权威机构Statista统计,2016—2019年的全球数据量分别为18ZB、26ZB、33ZB、41ZB(1ZB=十万亿亿字节)。国际数据公司IDC(互联网数据中心)预计2025年全球数据量将是2016年的9倍,达到163ZB。全球数据规模呈现爆发增长趋势。但IBM的研究报告显示,大多数企业仅有1%的数据得到有效分析应用。(2019全球数据产生量统计及增长预测数据来源:IDC、Seagate、Statistaestimates)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和制造大国,数据生产量巨大。截至2020年3月,中国网民规模达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IDC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数据产生量约占全球数据产生量的23%,仅低于EMEA(欧洲、中东、非洲)的数据产生量(约30%),是国际上名列前茅的数据资源大国和全球数据中心。(2018全球数据产生量地区分布情况数据来源:IDC)(www.xing528.com)

数据生产量的大幅增加,带来的直接结果是由其驱动的数字经济得以蓬勃发展。

2015年4月,中国首家大数据交易所——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正式挂牌运营,至2019年5月,交易额累计超过4亿元,但其远未达到理想的大数据交易平台格局。相应地,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达35.8万亿元,对GDP增长贡献率达67.7%,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动能。

过去20年是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这轮技术自身的积累与进步的时期。而未来10年,这轮技术则向零售、制造、教育医疗文化等行业深入渗透。与此同时,量子计算、区块链与生物科技等多种新技术将层出不穷,且相互叠加、融合发展。伴随科学技术的突破性发展,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也将进一步演化,数字经济2.0时代的平台经济体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并成为全球经济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继而重新塑造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彻底改变我们的商业模式、组织形式、就业形式和生活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