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智换商,共生哲学下商业、财富、组织与管理的变革创新

数智换商,共生哲学下商业、财富、组织与管理的变革创新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后,数字经济的核心是智能化。在“三化”的基础上走向智慧化,应该是数字经济的本质属性和发展方向,也是人类文明中的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数字经济带来的物质产品的丰富以及因此带来的对物质资源的依赖程度下降,将促进人们的需求向着马斯洛需求层次的上端攀升,精神的成长、内在的富有、幸福的生活将成为需求的主流。

数智换商,共生哲学下商业、财富、组织与管理的变革创新

经济是文明的基础,文化政治法律艺术宗教社会关系等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都是经济活动催生和演化的结果。不同经济基础的土壤必然孕育出不同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数字经济的土壤上长出来的文明可以叫做数字文明,也可以叫做生态文明,但就本质属性而言,数字经济所引发的文明形态应该是也必然是生命文明。

首先,数字经济,特别是数字经济2.0,基本特征是高度的数据化。工业时代的公司,以IT技术为核心实现数字化,数据的流动以及在线化的范围有限,数据应用场景主要局限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小的生态圈之中。数字经济2.0时代,数据的流动与共享,推动着商业流程跨越企业边界,编织全新的生态网络与价值网络。

其次,平台化是数字经济2.0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数字经济就是平台经济,依托“云网端”等新基础设施的技术应用,互联网平台创造了全新的商业环境。在工业经济时代,信息流被各自为政的供应链体系中某些巨头分割隔离。在数字经济时代,一方面,供应商和消费者的距离大大缩短,沟通成本大大降低,由此形成了大规模协作;另一方面,信息透明度大大提高,使得企业信用不再与其规模挂钩,各行各业的大中小微企业都可以通过平台获得直接服务消费者的机会,带来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产品、服务,由此形成消费、生产和服务的立体多元、分工协作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每一个主体都通过各自的产品和服务提供其独特的价值,并与其他的生产和服务主体提供和创造的价值形成价值协同,进而与消费者形成互利共赢的局面,由此造就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

最后,数字经济的核心是智能化。智能化是指事物在网络、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下所具有的能满足人的各种需求的属性,如无人驾驶医疗智能化、家居智能化、住宅智能化。

以上“三化”为人类文明的形态转换奠定了基础。人类文明是一个整体性、系统性的结构,单一的经济因素规定不了文明的本质属性。在“三化”的基础上走向智慧化,应该是数字经济的本质属性和发展方向,也是人类文明中的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

如果从数字化这一技术角度看,数字经济催生的是数字文明,但是技术的视角容易导致人们重视技术的经济效用,而弱化技术向善的自觉。

如果从数字经济平台化所呈现的生态性特征,数字经济带来的对资源依赖程度的降低以及人们对于数字经济有望遏制工业经济所造成的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期望的角度来看,数字经济时代可以说是一个生态文明的时代。生态文明的说法的确是一个进步,它既看到了数字经济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又强调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严峻现实,对于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并引导数字经济技术和成果来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积极意义。但是,生态文明的说法仍然没有触及问题的本质。(www.xing528.com)

我们提出数字经济催生和孕育出的下一个文明是生命文明的命题,主要依据的是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文明作为一种生存方式,是特定环境下的人类或者人类的某个群体可以生存下去并发展得更好的一种选择。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都是特定环境下的特定选择,但是由于资源匮乏、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以及人性需求处于马斯洛所描述的较低层次。以前的文明,总体上表现为对物质资源的争夺和控制,包括对权力、金钱和美色的过度索取和占有。数字经济带来的物质产品的丰富以及因此带来的对物质资源的依赖程度下降,将促进人们的需求向着马斯洛需求层次的上端攀升,精神的成长、内在的富有、幸福的生活将成为需求的主流。向人的自身内求将成为生命运行的主要动力源泉。人自身的发展,包括精神、情感、知识、思想、品行和社会关系的优化和提升将推动人的发展向着全面和高维的方向进化。

第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持续恶化的确是一个严峻甚至是最为严峻的挑战,但它只能算是其中之一。整个人类要活下去并且越活越好,还要解决更多的难题,而数字经济并不能自动解决所有问题。如果把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宝押在数字经济上面,恐怕不仅不可靠,而且会因为我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偏差而忽视了诸多问题。例如生物科技、生物工程技术,甚至数字经济本身相关的技术如纳米机器人,更别说现有的并还将继续发展的核能技术,都有足够的能力将人类陷入灭顶之灾。“地球村”在由于互联网科技的突飞猛进越来越成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现实下,人类的命运实际上仍然是喜忧参半,甚至忧大于喜。事实上,比生态环境保护更重要的是人的心灵环境的治理和转换。正是人与自己的关系的矛盾和冲突,带来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最终投影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面。换言之,是人的N个维度的关系,也就是人的整个生命系统性问题导致了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矛盾、冲突,包括战争、杀戮、抢夺、恶性竞争、冷漠、猜忌、明枪暗箭,等等。所以,人类如果没有生命的整体觉醒,要在后工业文明时代,活出平安、吉祥、美好、幸福的人类社会的境界,是难以想象的。

第三,数字经济不仅给人类带来福祉,也将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网络固有的自我膨胀性(数字经济的价值等于网络节点数的平方,使得效益将随着消费人数的增加而呈指数增长)造成的自然结果就是“马太效应”:“贫者愈贫、富者愈富”“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和“赢家通吃”的局面,导致收入分配严重不公。另外诸如人工智能等一系列科技发展的结果,也都是双刃剑,它们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伴随着弊端,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必然替代人类的大量劳动,因而导致所谓的大规模的“无用阶级”的形成。由此引发的诸多严峻的挑战,如果处理不当,就必将导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稳定和不可持续,也与我们追求的共同富裕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相去甚远。

经济活动和文明发展的核心主体是人,而人性的核心在于人的主体性,主体性的核心是人对于选择的自觉。那么在当前情形下,选择怎样的活法,才能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将是对人类智慧的一次大考。我们相信,随着人们对数字经济的思考与实践的逐步加深,一定能够把握其更深层的本质,看到更大的真相,从而看清后工业文明时代人类文明的本质和范式,以更高度的自觉与热情拥抱一个崭新的文明形态——生命文明。

综上所述,文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解决人类生存的既紧迫又具有长远性的问题找到解决方案,而即便是数字经济这样为人类文明发展和演变提供基础动能的系统,也无法提供此种方案。在人类文明发展处于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面临从过往的外求向着内求转换的背景下,唯有从“小我”生命格局向着宏大的万物一体的“大我”生命格局扩展,并努力将我们自己打造成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从而由内而外、由近及远地处理好人与自己、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并最终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和合共生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