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据、模型与决策: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案例

数据、模型与决策: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案例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建立评价因素集即供应链管理的绩效评价指标采用由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供应链管理委员会于2003年10月制定发布的SCPR体系,该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构成一个递阶层次结构,如表16.2所示,分别从订单反应能力、客户满意度、业务标准协同、节点网络效应、系统适应性五大方面描述供应链管理绩效水平,并根据各指标的重要性分配相应的权重,具有真实性、客观性、通用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数据、模型与决策: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案例

随着全球化市场竞争加剧、信息科技高速发展,企业从单一的竞争模式转变为供应链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因此必须从供应链整体的角度出发,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等企业及最终用户整合为一个整体。而对供应链管理的绩效评价,是供应链运作和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1.建立评价因素集即供应链管理的绩效评价指标

采用由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供应链管理委员会于2003年10月制定发布的SCPR(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Metrics Reference)体系,该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构成一个递阶层次结构,如表16.2所示,分别从订单反应能力、客户满意度、业务标准协同、节点网络效应、系统适应性五大方面描述供应链管理绩效水平,并根据各指标的重要性分配相应的权重,具有真实性、客观性、通用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表16.2 评价指标体系及专家评分结果统计

2.确定评价因素权重

3.建立单因素评价矩阵

针对某流通企业供应链管理,向包含供应链体系内企业管理人员和科研院校人员在内的10位不同领域的专家寄发指标评价表格,请他们根据对该供应链管理水平的认知和考核,对其管理绩效水平进行评议打分,最终统计评议的结果如表16.2所示。

4.子因素集的一级综合评价

类似地,可以得到

5.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根据最大隶属原则,该供应链的管理绩效水平属于“较好”。但是,从最终评价结果来看,较差和差的比重之和达到了30%,该供应链的管理绩效水平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