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必然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必然规律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只有事物变化发展中确定不移的、必然如此的联系,才能成为规律。20世纪初,在洛基山脉的凯巴伯森林中约有40000头野鹿,而与之相伴的是一群凶残的狼,威胁着鹿的生存。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中的鹿下降到8000头,且病弱者居多,兴旺一时的野鹿家族走向衰败。自然界的物种平衡规律被人为打破了。[1]上海市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第5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第7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必然规律

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有的联系是必然要发生的、确定如此的联系;有的联系是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偶然的不确定的联系。

规律就是事物的必然联系,而不是偶然联系。只有事物变化发展中确定不移的、必然如此的联系,才能成为规律。

我们有时也称规律为法则,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具有客观性,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管人们喜不喜欢,认不认识,承认与否,它都在那里客观地存在着,并发挥着作用。

20世纪初,在洛基山脉的凯巴伯森林中约有40000头野鹿,而与之相伴的是一群凶残的狼,威胁着鹿的生存。为了这些鹿的安宁,人们开展了一场除狼行动,到1930年累计枪杀了6000多只恶狼。狼在凯巴伯林区不见踪影了,于是鹿在那里开始无忧无虑地生育了。不久,野鹿增长到10万余头。兴旺的鹿群啃食一切可食的植物,吃光野草,毁坏林木,并使以植物为食的其他动物锐减,鹿群也陷入饥饿和疾病的困境。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中的鹿下降到8000头,且病弱者居多,兴旺一时的野鹿家族走向衰败。[2]

出现这种事与愿违的局面,原因是狼被人消灭了。一方面,狼捕食掉一些鹿,使鹿的总数得到控制,不至于繁殖到使植被退化的程度;另一方面,狼捕食的鹿多为老弱病残者,有助于鹿优胜劣汰。鹿在狼的追逐下,经常处于逃跑的运动状态,促进了鹿的发育。而狼消失后,鹿没有天敌,“懒汉”生活导致体弱,整个鹿群的健康退化了。

自然界的物种平衡规律被人为打破了。人们的本意是想保护野鹿,结果出现了事与愿违的情况。

规律具有重复性,只要具备一定条件,它就会以一种不可抗拒的方式重复出现并发生作用。规律同时具有普遍性,因为它反映了同一类别事物的共性,在同类型的事物中是普遍起作用的。

我们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认识规律,按照规律办事,就能让规律为我所用。认识了化学规律,就能用它来制造各种化工产品;认识了浮力定律,就能用它来制造船舶;认识了生物进化规律,就能用它来培育和优化新品种。

在事物具体的发展过程中,往往不是一个规律单独起作用,而是存在着一个规律群,许多规律同时在起作用。(www.xing528.com)

从所在领域的角度来区分,可以分为自然规律、社会规律、思维规律;按规律起作用的范围来分,可以分为个别规律、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

个别规律只为某一事物所特有,对别的事物无效。特殊规律只对一定范围内的事物有效,对超过这个范围的事物无效。普遍规律则是对一切事物都起作用的规律。

有的学者还将规律分为统计性规律和非统计性规律。非统计性规律又叫精确性规律,是指一定条件下绝对准确的规律,1就是1,2就是2,不会有差错。统计性规律则不然,它是对大量看起来像个别、偶然事件的整体趋向行为进行分析而得出的规律。它是不太精准的,只能以一定概率保证其准确性。我们有时会看到这样的话:以百分之多少的概率保证,某个值会落在哪个范围内,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玩过掷硬币,只要不作弊,每一次投掷出现正面或反面的可能性是随机的,不确定的。但如果一次又一次地投掷,当数量足够大时,我们就会发现其统计规律,即正反面出现的机会都会越来越趋近于百分之五十。通过对社会消费情况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我们就能推测出当年的经济运行情况和消费趋势。事实上,厂家为自己的产品提供多长的保质期,也是根据该产品售出后何时出现故障的统计数据来分析和确定的。许多事物和现象看似杂乱无章,无规则,充满偶然性,但通过采集大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往往就可以认清它们的趋势、分布、与什么相关等统计性规律。

【注释】

[1]上海市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第5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第72页。

[2]引自小学语文沪教版四年级第二学期《狼和鹿》,原作者胡勘平,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第11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