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共组织理论:人员管理原理

公共组织理论:人员管理原理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公共组织逐步总结了自身人员管理的一般原理。能级对应原理是指在公共组织的人员管理中,要根据人的能力大小和能力种类安排工作,使能力与职位要求相适应,保证各种类型、各种能力层次的组织人员都能得到合理的最大限度的利用。能级对应原理的基本内容是: 了解和把握组织人员的能力差别。因此,公共组织必须高度重视人员的使用和开发的双效增值作用。

公共组织理论:人员管理原理

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公共组织逐步总结了自身人员管理的一般原理。认真遵循这些原理,是实现组织人员的优化管理以及充分发挥组织人员的潜能和价值的关键环节。

1. 要素有用、同素异构原理

根据现代行为科学的基本理论,组织成员自身具有知觉、性格、能力、情感、意志等特征。一般而言,这些个性要素是有用的,即会对组织人员的行为产生影响。关键看是否存在发挥要素长处、避免要素弱点的环境。根据要素有用原理,在公共组织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必须意识到,个体的能力有大有小,但是,只要在适合自己能力的岗位上,个体就能发挥最大的价值。因此,管理者要善于把握组织人员的要素特征,使公共组织人员能力得到充分的开发和使用。

同素异构原理是指,任何要素由于在空间上的排列顺序或结构形式的变化,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组合结果。这一原理应用到公共组织中来,就是要求管理者合理配置组织人员,做到适才适用。

2. 能级对应原理

能级是指人的能力大小的分级。能级对应原理是指在公共组织的人员管理中,要根据人的能力大小和能力种类安排工作,使能力与职位要求相适应,保证各种类型、各种能力层次的组织人员都能得到合理的最大限度的利用。能级对应原理的基本内容是: (1) 了解和把握组织人员的能力差别。(2) 按能力层级建立和形成稳定的组织形态。(3) 不同能级应表现为不同的权利、物质利益和荣誉。(4) 组织人员的能级不是固定不变的,能级本身也是动态的、开放的。

3. 互补增值原理(www.xing528.com)

互补增值原理的基本内容是: 知识互补、能力互补、气质互补、性别互补、年龄互补以及技能互补等。实现互补增值原理要注意消除内耗。组织人员的不同特点常常是矛盾的、相对立的,处理不好这些摩擦和对立,往往会使组织在无止境的内部矛盾和斗争中消耗有生力量。因此,管理者在选人、用人、管理人的过程中应注意个性、修养、气质等各方面的和谐,以形成最佳的阵容组合。同时,遵循动态平衡的原则,允许人员流动,实现人员的相互选择和重新组合。

4. 竞争强化原理

公共组织人员管理中的竞争强化原理是指通过各种有计划的良性竞争,培养和激发组织人员的进取心和创新精神,使他们能够全面施展自身的才能,最终提高他们和公共服务能力。该原理的基本内容是: (1) 通过公共组织系统内的竞争,选拔和发展各层次的优秀管理人才。(2) 通过公共组织内专业人才的竞争,以发现和选拔技术人才。(3) 通过公共组织间的竞争,以发现能主导全局的战略性人才。(4) 通过公共组织开发新产品、新服务,以发现创造型和开拓型人才。

5. 开发与使用并重原理

开发与使用并重原理是指,在公共组织人员的管理活动和资源配置过程中,要依据社会经济发展及组织目标的需要,将公共组织人员的现实使用和不断开发相联系,使两者相辅相成。

现代公共组织人员开发与使用并重的概念,使现代公共组织人员管理区别于传统的公共组织人事管理。只注重组织人员的使用而忽视人员的发展的传统人事理念,不仅违反公共组织人员作为一种有价资本的性质,也使组织在未来的发展中缺乏开拓性的人才和持续的增长力。因此,公共组织必须高度重视人员的使用和开发的双效增值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