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减免税有基础有空间-财政积极取得成果

减免税有基础有空间-财政积极取得成果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从未真正实施过积极的财政政策,你啥时候真的见过大规模减免税?”减免个人所得税是刺激经济增长最好的办法之一。废除或降低股票交易中的印花税,减轻股民负担。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财政部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财政收入1248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2%,个人所得税4月份同比增长12.5%。1—4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9.3%,明显高于经济增速。降准,不减免税。

减免税有基础有空间-财政积极取得成果

“我国从未真正实施过积极的财政政策,你啥时候真的见过大规模减免税?”一位退休的财经高官曾在一个论坛上公开调侃。这话有些极端,笔者还真见过,比如,免除农民农业税。农业税在所有税收中占比非常低,但是,这个税收的废除意义非常重大,因为,搭车收费各类“三提五统”还有其他名目繁多的乱收费戛然而止了。

广大农民对中央废除农业税、种粮还有直接补贴(通过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直接打到每户农民账上)的拥护是发自内心的,这个毋庸置疑。

现在,是时候考虑中产和工薪阶层了。

我们的个人所得税在税收中占比也是比较低的,大约只占6%;当初,设置这一税种的目的是避免收入两极分化。这一思路本身就有问题,这一点不在此篇讨论范围,暂且不提。

实际上,我们的个人所得税是工资税。征收对象绝大多数都是靠工资养家糊口的工薪阶层和中产阶层。真正的富人人家办厂、上市、风投、私募等,人家只拿股权,不拿工资,你根本收不到人家的个人所得税。明星大腕的出场费都是拿税后的,谁请谁垫付税款。

有提议按家庭征收个人所得税,得到的回应是:“条件不成熟。”条件不成熟你咋收税了呢?

减免个人所得税是刺激经济增长最好的办法之一。有人担心工薪阶层工资增加了会带来通胀压力。这纯粹属于胡扯。那个水池的比喻已经很清楚了。这个税(货币)在政府手中依然会花掉,还会存在浪费甚至腐败,照样也会引发通胀。与其让政府花掉,不如让纳税人自己花掉。个人消费更能精准拉动经济成长,并且会拉动更多的行业。

可行的步骤是:

第一,直接冻结个人所得税。有人担心很多政策与纳税捆绑,比如购房购车,那就废除捆绑政策。有人担心房价会涨,那就涨,崩盘别砸售楼处就成。

第二,降低税率、简化等级。现在的个人所得税实在分类过多,税率过高。建议:设置三个档次,月收入3500元到10000元象征性地征收1元或五毛,考虑第一个建议中的捆绑政策;10001到30000元征收5%到10%;30001元以上按15%征收。

第三,先征收后返还。同样考虑到第一条,可以实施先征后返的形式。在支农款可以直接划拨到农民账户上的今天,这些没有技术上的难度。

减免个人所得税是除了农民之外工薪中产阶层欢欣鼓舞的大好事,少那么点税收得数千万民心。(www.xing528.com)

废除或降低股票交易中的印花税,减轻股民负担。股市低迷了7年,没见有真正的救市动作;楼市刚一有松动,各地政府赶紧救市。凭什么?为什么?

减免中小企业各种税收,特别是各种乱收费一刀切掉。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学家兼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演讲时愤怒地表示:中小企业都活不下去了,你们还雁过拔毛,贪得无厌,好意思吗?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财政部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财政收入1248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2%,个人所得税4月份同比增长12.5%。1—4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9.3%,明显高于经济增速。

将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必然有以下几个动作:

财政、货币政策不变。结果还可以接受。

降准,不减免税。属于耍流氓。

不降准,减免税。可能是痴人说梦,感谢……

降准,减免税。经济可能真不妙了。

要是出现加税情况,那我就不好意思评论了。

(作者注:一个月后,减税真的来了,不过,遗憾的是,并未迎来对个税和中小企业的减免税,是对公用单位的企业减免税,采纳了第二部分的合并税负和降低税率。虽不满意,只能接受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