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河东民俗:中国民间艺术瑰宝褚庄泥塑

河东民俗:中国民间艺术瑰宝褚庄泥塑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褚庄泥塑艺人程学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褚庄泥玩具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不断创新。中国美术馆中国民间美术博物馆李寸松研究员曾为褚庄泥塑题词:“褚庄泥活好,乡亲心灵巧,但愿代代传,有宝莫丢掉。寄愿褚庄泥活卷土重来。”

河东民俗:中国民间艺术瑰宝褚庄泥塑

河东区褚庄村制造泥玩具已有340余年的历史。据传,当年村中有一村民被征去修临沂城墙,得到了一个泥马玩具,十分喜爱。回家后,他反复揣摩,模仿着做出“八洞神仙”的泥塑,到市面上卖,很受欢迎,之后逐渐形成了一个行业。到20世纪30年代,已经有了以鸟兽鱼虫、神话故事、戏剧人物和瓜果之类为题材的系列泥玩具。玩具造型新颖奇巧,富于夸张性,色彩绚丽,很受孩子们的喜爱,由此泥玩具销量大增,远销到江苏、河北等地,成为当地百姓一项很大的收入来源。当时民间流传着“贞一吴兰印票子(临沂城王贞一和吴兰两家给官方印制流通货币),不如褚庄泥哨子;铁匠木匠强,不如佃文家泥哨行(指制作、批发泥哨的褚佃文泥哨行)”的民谣,说明当时褚庄泥塑玩具生产十分兴旺。

褚庄泥玩具制作以当地特有的泥土为原料,经掺水搅拌均匀后,精心塑成各种造型,晾干后放入窑内烧制。出窑后,先在表面涂上一层白粉底子,然后再根据不同造型,涂以掺胶的颜色。颜色大多以桃红和绿色为主调,热烈、明快、活泼,最后用黑色勾勒,达到多样统一的效果。有的玩具腹部不着色,露着泥土本色,给人一种朴实无华的质感;有的关节还可以活动,并嵌有芦苇哨,能发出哨音;有的还系上五色线绳,佩戴在儿童胸前,取端午节民间佩戴“百岁索”的吉利之意。

褚庄泥塑艺人程学义(www.xing528.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褚庄泥玩具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不断创新。其中褚庄村老艺人程学义制作的站马、卧牛、小鸟、青蛙、山水鸟哨、小牛头哨、小五丝哨和诸葛亮李逵、王祥等历史人物造型,均属上乘,小牛头哨还能吹出简单的曲调。1964年,程学义制作的褚庄泥塑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精品被送到国外进行展览;1982年被送到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展示陈列,并馈赠给国际友人;1992年“牛头哨”等7件泥玩具入选山东省文化厅举办的山东民间文化艺术展;1993年“田间青蛙灭虫”获得北京艺术博览会一等奖,被青岛天后宫博物馆收藏;1994年他的20件泥玩具作品入选文化部“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1996年他的泥塑作品获首届山东农民文化艺术节全省民间工艺美术品博览会铜奖。程学义也因此被誉为“泥塑专家”。

中国美术馆中国民间美术博物馆李寸松研究员曾为褚庄泥塑题词:“褚庄泥活好,乡亲心灵巧,但愿代代传,有宝莫丢掉。寄愿褚庄泥活卷土重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