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提升连接理论和数据能力?具体练习方法示例

如何提升连接理论和数据能力?具体练习方法示例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事实上,连接理论和数据是一个优秀社科研究者必备的技能。接下来我们来具体介绍一种训练自己进行理论和数据连接的方法。根据该理论的说法,同化性增加能帮助组织提升合法性,从而有助于在大环境中生存。

如何提升连接理论和数据能力?具体练习方法示例

理论和数据在一篇论文里的连接可真心不是件容易事,这需要很多的练习、阅读和体会,这中间是一个不断升级的过程,无法一蹴而就,也没有终点。事实上,连接理论和数据是一个优秀社科研究者必备的技能。我们在修炼此技能时要追求达到以下状态:

(1)在看到一组二手数据时,能够有效地判断出它能用于验证和建设哪些理论,或者它能不能用来建设现有理论。

(2)在解答一个实证研究的问题时,能够明确知道其对应和依托的理论以及相关文献都有哪些(脑中有框架,心里不害怕)。

(3)在动笔写实证文章时,能够在文章的各个环节紧密结合现有的相关理论——比如写“文章重要性”的时候,能突出它是怎样弥补现有理论缺口的;写“研究假设”的时候,能指出自己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假设是依据了哪些相关理论的逻辑;再比如分析完数据写“讨论”这个部分的时候,能明确具体地指出你的数据结果如何为现有理论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接下来我们来具体介绍一种训练自己进行理论和数据连接的方法。这个方法是我跟自己博士期间的一个教授学到的。话说我自己当年在读博期间考中期考试(comprehensive exam)的时候,组织理论这门课的教授非常重视考查学生在研究里连接理论和数据的能力,她在考试中给了我们一份发给某个政府机构领导的问卷,上面列了二三十个向政府领导者提出的问题,考试问题是假若这份问卷的数据现在已经收回到你手里,你觉得这些数据能回答哪些跟现有组织理论有关的研究问题?这些问题分别依据哪个组织理论?并要求我们把具体的理论是如何能够应用到这个研究上面的逻辑阐述并写出来。

这个考试题看似简单,其实它融合了多种对研究者能力的测试,包括对某个领域重要理论的深入理解,设计具体的、有价值的研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将理论代入到具体数据之中,并合理地将两者联系起来的能力。掌握了这三个技能,我可以说你在写实证文章的时候基本不会有太大问题了。当时我和我的同学们为了准备这个考试做了大量相关练习,这种训练对提升使用理论的能力特别有效,可以说是受用终身。

以下就借鉴我们当时考题里的思路,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练习。

为了做下面这个练习,我会先介绍一个研究问题和两个组织行为理论,假设这些为已知条件;然后我会给大家一个具体任务,请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是一个组织行为学领域的研究者,需要依靠这两个现有理论来提出研究假设并写一篇实证文章,你该如何做。

【练习】

·研究问题:假设我们现在要解释的研究问题是:“为什么有的公司会选择收购或合并其他公司,而有的公司不会?”

·要使用的理论:组织理论有很多种,这里假设你必须要使用资源依赖理论和制度理论这两个理论来为该研究问题创建不同的研究假设,这两个理论的分支很复杂,为了练习目的以下简单列出它们最主要的观点:

资源依赖理论(resource dependency theory):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组织都不是独立的,组织要依赖其他组织的资源得以生存和获得成功;如果组织A依赖组织B的资源,组织B的权力(power)就会增加;如果组织A降低对组织B的依赖,组织A的权力(power)就会增加,不确定性就会降低——所以为了长期生存和成功,根据该理论,一个组织应该尽量降低自己对别人的依赖,而增加别人对自己的依赖。

制度理论(institutional theory):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所有组织都是在“制度压力”下生存的,有些决策组织设计未必是“理性的”(rational),而是迫于外在的“同化性压力”(isomorphic pressure)才做的,因为别人这么做了,所以自己必须要这么做才显得有“合法性”(legitimacy)。根据该理论的说法,同化性增加能帮助组织提升合法性,从而有助于在大环境中生存。

·练习任务:为了解释“为什么有的公司会选择收购或合并其他公司而有的公司不会?”这个研究问题,你如何分别依托以上两个理论设计研究假设?你怎样阐述该理论如何支持你做出的该研究假设?更具体一点说:

如果依托于“资源依赖理论”的观点,你对该研究问题可以做出哪些研究假设?或者说,该理论能如何帮我们解答该研究问题?为什么?

如果依托于“制度理论”的观点,你对该研究问题又可以做出哪些研究假设?或者说,该理论能如何帮我们解答该研究问题?为什么?

请大家思考至少5~10分钟,把研究假设以及以上两个问题的答案分别写下来。这一部分可能比较费时间,而且需要反复练习和体会,建议大家安排一段安静的时间来完成。

【参考答案】

续表

总结一下,上面的练习启发我们在写实证性文章的时候,尤其是作为新手,可以按照以下的步骤去连接理论:

(1)列出你的研究问题。

(2)列出可能与其相关的所有理论。

(3)列出每个理论的主要观点。

(4)列出在该理论视角下,你的研究问题该如何解释。(www.xing528.com)

(5)列出该理论视角下可以形成的研究假设。

(6)通过读文献确定出有价值的研究假设。

(7)写出每一个理论具体如何支撑每一个研究假设(这一部分即实证文章中常见的,写在每个研究假设之前的那一段文字)。

当我们文章写得多了,对理论和文献的了解程度增加了,这个过程会自然而然地简化为:

(1)你想到了一个研究问题。

(2)你想到了几种不同的研究假设。

(3)考虑支撑你做出每一个研究假设背后的理论是什么?是哪一个主题、哪一个学科的文献?

(4)找出这些理论,并写出每一个理论具体如何支撑每一个研究假设的逻辑。

一旦我们找到了哪个理论支撑了我们的假设,并且确定了这个假设有研究的价值,这就意味着我们接下来可以在写一篇实证研究的时候从头到尾把该理论和该假设紧密结合起来。比如,拿刚才得出的一个研究假设来举例:

研究假设1:一个公司对外界资源的依赖越大,它与其他公司合并的需求就越大。

我们知道这个假设很显然是依托资源依赖理论得出的,因此在写文章的时候,在各个部分都应该从不同方面来突出这个理论对本篇文章的指导意义和紧密联系:

·导入(introduction)部分,可以有类似这样的句子:“……以前的组织行为文献就开始关注为什么有的公司会选择收购或合并其他公司而有的公司则不会有这个问题。我们发现尽管学者对这个问题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却很少有学者依据资源依赖理论对其进行探讨。本篇研究我们希望弥补这个缺口……”(提示读者我的数据是对理论建设有贡献的。)

·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部分,可以有类似这样的句子:“……资源依赖理论是组织行为理论中最重要、最常见的理论之一,它的主要观点是XXX,它主要适用于XXX。近年来依据该理论的实证研究关注的方面有XXX,得出了XXX方面的发现……”(提示读者我研究的问题和关注的理论是为很多学者所关注的重要内容;提示读者我对现有的研究和文献有了解、有认识。)

·研究假设(hypothesis)部分,可以有类似这样的句子:“……公司合并是因为公司都需要资源;根据资源依赖理论,如果一个组织需要依赖另一个组织得到某种资源(比如材料、资金、信息等),那么这个组织就会增加不确定性而降低权力,这会影响到该公司的生存;组织为了提升权力,降低不确定性,就需要降低对其他组织的依赖;吞并或与其他公司合并意味着该公司把对外部的依赖性转变为了其对自身的依赖性。根据资源依赖理论的核心观点,提升组织的权力能够增加组织存货的概率。由此,我们得出以下研究假设:‘一个公司对外界资源的依赖越大,它与其他公司合并的需求就越大’。”(用该理论来解释你研究假设的逻辑。)

·讨论(discussion&implications)部分,可以有类似这样的句子:“……本篇研究以资源依赖理论为核心视角,实证性地检验了是否一个公司对外界资源的依赖程度越大,其与其他公司合并的需求就越大这个假设。我们的数据结果证实了(或没有证实)XXX。我们的研究对进一步完善资源依赖理论做出了以下贡献……”(清晰明了地指出你的数据结果对理论建设的每一点贡献。)

好了,到这里就给大家完整地展示了一个如何把理论和具体实证研究的问题结合在一起的例子。你的研究题目肯定不会跟以上的练习完全相同,但希望其中的方法、思维过程、工具可以为你所用,帮助你在一篇实证性文章里把理论和数据紧密结合起来,构建一篇强大而有意义的学术文章。

最后让我们重述一下这节的要点:

(1)一篇好的实证性文章,一定需要理论和数据的紧密连接,而且是在全文中各个部分的紧密连接。

(2)理论应该是去验证数据的指导、依据、来源;而检验数据的目的应该是指向理论、构建理论、弥补现有理论的不足和提升理论的完整性。理论本身和数据本身如果脱离了对方都没有太大的意义。

(3)一个优秀的社科学者应该能够做到在拿到相关二手数据或某个研究假设的时候,迅速想到它能联系和建立哪个理论;在需要检验某个具体理论的时候,很快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数据。

(4)连接理论和数据是一个需要长期建立、长期提升的能力。对文献越熟悉、对理论理解越深入、好文章看得越多,越能够有效地在自己文章中连接二者。这需要我们多练习,多练习,多练习。

祝你早日用好“理论”,成为实证文章写作的高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