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完善监管机制,创新方式,研究北京地区出版物市场现状与监管策略

完善监管机制,创新方式,研究北京地区出版物市场现状与监管策略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是要加强全方位监管,落实“双随机”抽查。推动建立随机抽取被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检查人员的“双随机”抽查机制。同时要明确规定监管范围、完善监管对象数据库、健全监管执法人员名录库,合理确定随机抽查的形式、比例和频次,避免重复检查和过度执法。“双随机”抽查形式上是“抽查”,实质上是“普查”,可以较好地解决监管人力与监管对象配比不均的问题。

完善监管机制,创新方式,研究北京地区出版物市场现状与监管策略

一是建立以事前和事中监管为主、事后监管为辅的机制。出版是一个有序过程,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监管。比如选题、出版计划的编制、出版合同的签订、履行、委托印刷或复制、发行、进出口交易等,都需要监管的保证。事前监管是出版行政主管机关对出版监管对象进行的出版活动之前的监管,它不仅可以减少事中和事后监管的盲目性,而且可以防患于未然。其主要内容是对选题和出版计划的监管。因为选题和出版计划是出版活动的第一道关口,也是整个出版过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从源头上解决盲目出版、重复出版和非法出版等问题,所实施的监管才是有效的监管。事实上,对出版的监管是为了防止不当的出版行为,绝非是对不当出版行为的事后调查。因此,出版监管体系的重心不在事后监管,而在事前和事中监管。事中监管主要是对出版计划执行情况、委托印刷或复制情况、出版合同的履行情况、出版市场运行情况等方面进行监管,它是出版监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如果失去事中监管,那么整个监管体系就变成一种责任追究机制。因事中监管实效不仅是由出版行政主管机关得到出版活动的全面与真实信息的程度决定,也是由记录出版单位、印刷或者复制单位、从事出版物发行业务的单位、出版物进口经营单位等主体行为结果的系统,以及出版单位及出版物进口经营单位报告系统的完善程度和面向出版行政主管机关的开放程度决定。事后监管主要是对出版行为结果的监管,看是否存在不合法或不符合出版政策的问题,并对相关负责人予以责任追究。但往往发现问题比追究责任更困难,这是因为出版的效果不仅受国家出版政策、出版单位、印刷或者复制单位、从事出版物发行业务的单位、出版物进口经营单位等主体竞争程度的影响,而且受出版行政主管机关监管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很难将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加以准确区分。因此,出版行政主管机关对出版行为的结果进行评价的方式主要是对出版计划执行情况、委托印刷或复制情况、出版合同的履行情况、出版市场运行情况等方面的检查权和对特定事项的调查权。通过对出版计划执行情况、委托印刷或复制情况、出版合同的履行情况、出版市场运行情况等方面的检查和对特定事项的调查,在形成可靠结论的基础上,对出版单位、印刷或者复制单位、从事出版物发行业务的单位、出版物进口经营单位等主体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

二是要加强全方位监管,落实“双随机”抽查。出版业政府监管部门应该进一步转变观念,规范职能权力清单,把行政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激发企业活力,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调节、推动产业。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监管部门更应严格后续监管措施,特别是对取消审批后转为日常监管的事项,要把专项整治与日常抽查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加大事中检査、事后稽査的频率、范围和力度,切实保证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全过程的日常监管,从根本上防止违规、违法出版行为和经营活动滋生蔓延,保证图书出版生产与经营秩序正常运行。

出版产业属于内容产业,出版行政部门监管的目的是确保图书生产经营良性运转及出版物的内容合法,维护国家的信息、文化安全。针对图书出版的行业特性,北京市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在事前监管上因地制宜地改进图书选题审批制度,明确设定出版方向与出版内容的底线、红线,在全国统一的选题申报的系统中,凡不涉及重大选题、政治敏感内容的图书选题,通过选题内容标签直接由系统智能接收,并随报随批。同时为涉及重大选题、政治敏感内容的图书选题申报设置特殊审批通道,由省级出版行政主管部门的图书处专门审核,通过后上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口部门终审,并严格限定审批时限。由于人工审批选题内容的工作量完全集中到重大敏感选题上,审批时效会大大提高,事前监管效果更加凸显。同时建议成立图书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加大对图书出版活动过程和结果的抽查频率和范围,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效力,确保整个监管链条完整、均衡。(www.xing528.com)

要积极推广针对图书内容与印装质量的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推动建立随机抽取被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检查人员的“双随机”抽查机制。随机抽查的前提是面向全社会公开抽检工作的对象、流程、法律依据及具体奖惩措施。同时要明确规定监管范围、完善监管对象数据库、健全监管执法人员名录库,合理确定随机抽查的形式、比例和频次,避免重复检查和过度执法。“双随机”抽查形式上是“抽查”,实质上是“普查”,可以较好地解决监管人力与监管对象配比不均的问题。监管者、被监管者、监管规则、监管范围、监管内容、监管标准等要素全部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同时监管者与监管对象之间随机匹配,消除了可能出现“潜规则”的灰色地带,可以防止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推卸责任等行为的发生。这一办法巧妙地运用了“偶然之中有必然”的规律,有效地促进行政体制改革向“宽进”与“严管”并重的方向发展,有效地调整工作机制,更接地气,更具可操作性,以机制创新推动体制变革。

三是要加快信息化建设,提升市场监管的现代化水平。这是北京市委、市政府深化市场监管体系改革的重要目标和保障措施,也是构建北京地区出版物市场监管长效体系的必要手段,主要是积极构建北京地区出版物市场监管与服务信息平台。北京地区出版物市场监管与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应包括以下子系统:出版物信息平台,出版发行企业信息平台,出版发行行业信息平台。其中出版物信息平台系统搜集全部出版物产品的自身信息,以及产品交易中的信息跟踪。系统根据书号或刊号等为每一项出版物建立“户口”,这对于打击盗版和买卖书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出版发行企业信息平台不仅提供企业经营规模、范围等基础信息,而且记录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信息,并结合政府为其建立的诚信档案,向外界提供动态的全景信息,这对于出版发行企业来讲可以构成舆论的压力,从而增强其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出版物发行行业信息平台主要为出版物市场交易提供信息,同时传达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对出版发行及其相关行业的指导精神,更重要的是设立举报平台,为出版物市场监管提供有效信息。出版物市场管理信息平台建设要集信息发布、信息交流、信息交易和信息反馈于一体,由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统一领导,出版、印刷(复制)、发行企业积极参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