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庆人才发展报告:引才政策需增强实效与吸引力

重庆人才发展报告:引才政策需增强实效与吸引力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是引进对象不够精准合理。二是对引进人才的支持力度偏弱。市级引才政策中,仅有“鸿雁计划”规定,对入选人才的用人单位按照引进人才年薪的5%给予经费补助,且奖励的比例较低、申报的门槛较高、兑现落实较难,全市缺乏对猎头机构的专项奖励。

重庆人才发展报告:引才政策需增强实效与吸引力

一是引进对象不够精准合理。2009年出台的《重庆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优惠政策规定》沿用至今已超过10年,人才分类不够精细的矛盾越发突出,且主要聚焦职称、头衔、所获奖项、工作经历等,与创新发展需求不适应。2017年制订的“鸿雁计划”主要支持企业引进人才,没有覆盖科技创新人才密集的高校、科研院所、医院等事业单位,且仅以薪酬为标准认定人才,行业领域划分宽泛,房地产企业高管等高收入群体入选较多。上述两项政策主要支持高层次人才、成熟型人才,对在科技创新中发挥中坚作用的青年人才覆盖较少。相比而言,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分为5个层次,对社会民生和产业发展细分领域人才的关注度及重视度都高于重庆。比如,在产业发展细分领域人才方面,分类目录纳入了助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军队的科技进步奖、军队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等内容,同时还将网络作家、民航飞行员集成电路人才等一并纳入。

二是对引进人才的支持力度偏弱。66%的调研对象反映重庆市现有引才政策没有比较优势(图2)。重庆市对引进人才,由用人单位提供住房,安家补助费最高为200万元,但需要用人单位承担至少50%;“鸿雁计划”入选人才,市、区县财政最高补助200万元。实际执行中,用人单位往往未能全面落实人才住房或安家补助。政府为人才提供的服务和资助偏于生活保障,在科研项目、平台配套方面较为缺乏,且个税奖励、配偶随调等政策落实力度还需加强。相比而言,合肥、成都、武汉、西安、深圳等引才政策力度普遍较大,例如多个地区对引进的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提供人才公寓,工作满5年以上,按其贡献可以不高于入住时市场价格购买或者赠予产权上海在光子科学与技术等13个重点领域,可根据高层次人才需要定制实验室。广东、浙江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团队,给予最高1亿元资助,深圳、杭州、合肥等地在省级支持的基础上,还可提供最高1亿元的配套支持,人才虹吸效应较强。

三是市场化引才机制不健全。政府和用人单位在引才工作中,运用市场发现、市场评价、市场认可的手段方法偏少。2018—2020年,重庆市使用过猎头服务的用人单位不足40%。市级引才政策中,仅有“鸿雁计划”规定,对入选人才的用人单位按照引进人才年薪的5%给予经费补助,且奖励的比例较低、申报门槛较高、兑现落实较难,全市缺乏对猎头机构的专项奖励。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看,多以招聘、派遣、培训、人事代理等为主,低端化、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人才测评、高级人才寻访、管理咨询等中高端服务产品供给不足,全市高端猎头机构偏少,对猎头行业的培育力度不大。相比而言,西安对用人单位及中介机构每引进落户1名A,B,C类人才,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奖励;人才中介机构引进D类人才按每名1 000元给予奖励,在推动开放引才中成效明显。(www.xing528.com)

图2 重庆市在引才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调研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