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私家藏书家爱国为公,贡献无穷

私家藏书家爱国为公,贡献无穷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汉武帝首开征书之路,征集的对象主要就是这批民间藏书。尽管在递传过程中因种种天灾人祸遭受惨重的毁损,但这正好说明了藏书保存的极大不易与艰巨。到了现代,众多的私人藏书家爱国为公、服务民众的意识更加强烈而自觉,他们纷纷以私藏捐献国有,将所藏典籍汇聚各级各地公共图书馆、学校图书馆及收藏机构,私家藏书的作用与贡献也因此永无穷尽。

私家藏书家爱国为公,贡献无穷

历代的藏书事业,无论官藏、私藏或是寺观藏书、书院藏书,均对中华文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这集中体现在对中国历代典籍的保存、传播、完善与生产上。我国典籍的保存在秦汉时期即已明显地体现出来,秦始皇焚书坑儒及随后的严厉禁锢政策,使古代典籍遭受惨重毁损,在如此高压血腥之下,仍有许多藏书家敢冒杀头之险将大量禁书藏于夹墙、地窖、山洞等处,为中国典籍的流传保存了至为宝贵的火种。西汉武帝首开征书之路,征集的对象主要就是这批民间藏书。“百年之内,书积如丘山”。也正是这批珍贵的先秦遗藏,奠定了汉王朝国家藏书的基础,并由此繁衍出以后历代无数的典籍。今天保留下来的数以千百计的宋元刻本,它们中的每一种每一册都是历经众多有名无名的藏书家之手,如接力赛一般代代传递下来的。尽管在递传过程中因种种天灾人祸遭受惨重的毁损,但这正好说明了藏书保存的极大不易与艰巨。以藏书楼论,宁波天一阁是保存古籍的典范。虽经历《四库全书》征书、近代失盗等减失因素,天一阁历经四百余年保存下来的明代地方志、登科录等大量明代典籍在当今世界仍是独一无二的孤本。清末,杭州丁申、丁丙兄弟冒战乱烽火奋不顾身抢救出大量文澜阁《四库全书》的业绩,更是突现了藏书家不惧牺牲、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江南三阁,文澜独存,这是在藏书家树起的一座丰碑。

仁人爱书、珍惜字纸可以说是我国儒家文化的一种悠久传统,体现在藏书家身上,更是普遍的毫无例外的。明清时期,古代文化日臻完备,中国学子诵读和整理古代圣哲学说,广收博蓄,并确立自己的学术体系和人文标杆。当时的学术风气,充满了古人孜孜研读、追求真理和独立人格的理性精神,并以“治平”“教化”为矢志不渝的人文理想。(www.xing528.com)

这一时期,一些学者孜孜于搜罗保护古代的珍本秘籍,沉溺于古代圣贤书籍的渊薮,并从事着校勘、考据、注释、辑佚书籍的工作。他们既是启迪民智的文人,又是在版本学、目录学、辑佚学、考据学等诸多方面卓有成就的学者,同时也是可以彪炳史册的藏书家。甘肃虽然地偏西北,但在全国文化的大气候中,也表现出蔚为灿烂的文化图景和丰硕的藏书成果。到了现代,众多的私人藏书家爱国为公、服务民众的意识更加强烈而自觉,他们纷纷以私藏捐献国有,将所藏典籍汇聚各级各地公共图书馆、学校图书馆及收藏机构,私家藏书的作用与贡献也因此永无穷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