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私家藏书史:五位女藏书家的述略

中国私家藏书史:五位女藏书家的述略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藏书史上较早的一位女藏书家是汉末大学者蔡邕之女蔡琰(177一?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与其夫赵明诚携手共建藏书,这是中国藏书史上一对著名的夫妇藏书家。这批藏书,新中国成立后李氏尽数捐公,现收藏于浙江省图书馆。湖南湘乡曾国藩家族中先后亦涌现出三位才女藏书家。

中国私家藏书史:五位女藏书家的述略

在长期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广大妇女处于被压抑的地位,只有少数人有受教育的机会,能够施展才能的可谓微乎其微,而涉足藏书领域有所成就者更是凤毛麟角,实在值得特别表彰称颂。

中国藏书史上较早的一位女藏书家是汉末大学者蔡邕之女蔡琰(177一?)。琰字文姬,河南陈留人,博学有才辩,又妙解音律,所传《悲愤诗》感人肺腑,可谓一代才女。只是身遇汉末大乱,身世十分悲凉。初嫁卫仲道,夫早亡,遭胡骑所掳,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与其父邕善,乃遣使以金璧赎归,重嫁于董祀。蔡邕是汉末大藏书家,据《后汉书》等文献记载,蔡邕藏书除赠与王粲数车外,还赐传给蔡琰四千余卷,这在当时也十分可观,但尽散于时乱。蔡琰自胡中赎归后,应曹操之请,还将能背忆的四百余篇缮书送给了曹操,由此可知,蔡琰晚年还是继续抄录,有所收藏的。

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与其夫赵明诚携手共建藏书,这是中国藏书史上一对著名的夫妇藏书家。李清照(1084—1151?),字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善诗文,尤工于词,清远俊逸,为婉约派的代表。夫妇俩诗词唱和外,竭其俸入,以事铅椠,“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李清照集》)家藏书积至数万卷,金石刻二千卷,起归来堂书库以贮之,以金人入侵、宋室南渡的战乱中尽数散佚。她晚年所作《金石录后序》,详细生动地记述了其所藏图书文物聚散的经过,于中既有这对夫妇早年玩文之乐,也饱含她晚年物散人亡的血泪悲泣。

清初,萧山青年藏书家王之妻汪孺人,失其名。出身名族,其父兄皆有声艺坛。孺人自幼识文知书,以贤淑称,年二十嫁于王,五年后夫亡。遗孤方四岁,念夫耽书,曾辑左国以下,旁及子史与诸家集,志未就而卒,慨然曰:“遗金满籝,曷若传一经以成父志。”乃辅子成长,命其子洪源陆续积书,遇有秘本即购之,终得数万卷,藏之一楼,竟能与大藏书家并立。在封建时代,一个寡居年轻的妇人家,能节哀虑远,督子成父志,终列藏书家之林,其志节、其精神可钦可敬。

无独有偶,到清末民初,浙江宁波又出了一位好书有志的女士,名叫方矩,嫁于同郡李氏。李氏为甬上望族,李蔡二家合资开设泰巽钱庄。1921年蔡氏在沪投机失败,以其墨海楼藏书抵债出让,其时李家主人早逝,夫人方氏素娴文墨,性喜典籍,力主将蔡氏藏书购归,庋藏于东轩之三栋楼房。以是书为母氏所得,乃颜其楼曰萱荫。方氏一面聘师教子,又一面聘人整理藏书,编成《萱荫楼藏书目录》,共著录二千余种,三万余册,其中计有珍贵宋椠十种,元椠十六种,明刻本五百余种,明清抄本一百八十余种。这批藏书,新中国成立后李氏尽数捐公,现收藏于浙江省图书馆

王贞仪(1768—1797),字德卿,原籍安徽泗州人,迁居金陵(今南京市),系宣化知府王者辅孙女。者辅以事谪吉林,贞仪年十一,侍祖母董氏居于塞外。其祖者辅殁后,遗有藏书七十二柜,德卿护持归,并潜心涉猎。贞仪于学无不闻,夜坐观天星,言晴雨丰歉辄验,尤精算术,且知医。所著《德风亭初集》十四卷、《二集》六卷、《绣余笺》十卷、《星象图释》二卷、《术算简存》五卷、《筹算易知》、《重订策算证讹》、《西洋筹算增删》各一卷、《象数窥余》四卷、《女蒙拾诵》一卷、《沉疴呓语》一卷、《文选诗赋参评》十卷。诗文皆质实说事理,不为藻采,是个博学多才的女子。钱仪吉称其班惠姬后一人而已。只可惜天不佑人,年寿不永,二十五岁嫁同郡詹枚,二十九岁即卒。

季景和(1788—1827),字静芬,生于常熟望族,令淑明慧,嫁同郡张金吾。张氏为常熟藏书世家,家有照旷阁,已积藏四代,至金吾更自奋于古,汇收群籍,合之旧藏,得八万卷,又建爱日精庐、诒经堂、诗史阁以贮之。夫人季氏濡染既久,亦能别识,遂为同好。金吾每重价购得秘籍,必相对鉴赏。金吾尝语人曰:“余好施,助余施;余好书,助余购书,坐是家益困,书亦化为烟云。余妻强慰藉而心实殷忧,致疾死,是可哀也。”这般随夫之好而自好之,助夫购求而共藏之,亦是书林一韵事佳话。

同时常熟还有另一藏书世家,张氏小琅嬛福地第三代张蓉镜娶妻姚畹真(1802—?),字琴川,号芙初女史,亦嗜藏书,精鉴赏。蓉镜字芙川,故其夫妇藏书印曰“双芙阁”。另有“勤襄公五女”、“一种心勤是读书”,亦芙初女史印也。宋刊《后村诗集》有姚氏题诗曰:“墨林万卷劫灰余,古本流传此绝稀。八十诗翁高格调,《伊川击壤》想依稀。泼茗薰香绣嬾拈,芸编珍重展摇签。好花明月原无主,自取猩红小印钤。”下题云:“道光戊子二月花朝,琴川女史姚畹真芙初氏,时年二十六岁,清寒凄雨,病榻淹缠,腕弱字劣,不计工拙也,无虚佳日而已。”看来姚氏亦是能诗才女。(www.xing528.com)

湖南湘乡曾国藩家族中先后亦涌现出三位才女藏书家。

第一位是曾国藩第三子曾纪鸿之妻,名郭筠(1847—1896),字诵芬。曾纪鸿学问广泛,喜究天文、算术、英文、星卜之学,为中国近代著名数学家。其妻郭筠系湖北蕲水郭沛霖(官淮扬海道)之第三女,幼时已受良好家教,在曾国藩指导下,读完《十三经注疏》、《御批通鉴》等大部头书。平时喜看医、相、小说等书。著有《艺芳馆诗集》行世。光绪年间在曾府主持家务,亲课儿曹。她远见卓识,思想开明,男女孙辈均远送英美学习科学,大多成才。曾府原建有八本堂、求阙斋、归朴斋等藏书楼,郭筠和曾纪鸿又建立了自己夫妇的艺芳馆藏书楼,经史子集外,又多有天文、算学、医卜、星相之书。

第二位是曾国藩之孙曾广钧之妻李氏,失名。李氏系湖南平江学者李元度第四女,也知文好书,建有自己的“筱咏馆”藏书,并著有《筱咏馆诗钞》行世。曾广钧本有自己的环天室藏书。夫妇各有藏书室,说明他们在学问上各有所长,各有所好。

第三位是曾纪鸿、郭筠的孙女曾宝荪,她自幼受过良好教育,成为学者和教育家。曾在长沙创办过艺芳女校,校名就是为纪念其祖母而命名的。她建有自己的思云馆藏书楼,共有十几大书架,工具书很多,仅平装书就有一万多册。曾氏家藏手泽、曾国藩、曾纪泽等人的大部书信、日记、奏折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两次大的播迁都是曾宝荪和其弟曾约农二人经手。新中国成立前夕曾宝荪和曾约农离开大陆时,将这些传家宝及部分珍贵书籍、文物用五只大铁箱封装运走,据说除有一只被经手人留在大陆下落不明外,其余四只书箱带到台湾,现寄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温匋(?—1930),字彝罂,浙江长兴人,嫁同郡王修,夫妇同有书癖,在京日公暇恒携手共游海王村,觏朱明以前椠印、名家抄校以及韩刊倭刻,中土所罕见者,纵残帙辄罗致之,重值不吝,十载搜求,迨逾千百种。尝得郡先辈奚虚白写本《漱玉词》,遂颜其居曰拜李楼,又建有诒庄楼。夫妇每获一佳本,辄相考订,随笔记录,即成后来刻印之《诒庄楼书目》。温女士纤弱好学,工画能诗,著有《彝罂词》。不幸竟以难产去世,而藏书多数归浙江省图书馆所收藏。

冼玉清(1894—1965),号西樵山人,广东南海人。曾任教岭南大学,参与纂修广东省通志和国史。能诗文,精鉴赏,且雅能考证乡邦掌故,特别留心广东文献、妇女专集。家有琅玕馆藏书,冒鹤亭过访谓如登大雅之堂,可知所藏图书文物之富赡。著有《理学笔记》、《粤人著述过眼录》、《广东女子艺文考》、《闺秀艺文志》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