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索引第六辑研究成果分析

中国索引第六辑研究成果分析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检索和统计得知,自创刊到2017年的15年间,《中国索引》刊发了索引理论类研究论文84篇,约占论文总数的五分之一,在分类排名中位居第二。非索引类专业期刊上刊发的有关论文有18篇,占索引理论类论文的27.69%,也成为研究最多的主题。在此方面,我国索引界的研究具有鲜明特点,很多索引理论研究成果都与索引实践相契合,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索引理论研究的先行者和集大成者应首推张琪玉先生。

中国索引第六辑研究成果分析

通过检索和统计得知,自创刊到2017年的15年间,《中国索引》刊发了索引理论类研究论文84篇,约占论文总数的五分之一(20.44%),在分类排名中位居第二。巧合的是,新世纪以来非索引类期刊登载的索引理论研究类论文为65篇,同样是占论文总数的五分之一(20.12%),只不过在六大研究领域的论文数量排名中位列第三。

阅读和分析这些论文,总体印象是新世纪以来的索引理论研究触角较长,研究范围很广,几乎涵盖了索引理论的方方面面,笔者用“成绩斐然”来定性应该是较为恰当的。这是因为,近十几年在中国索引学会指导下,索引研究者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潜心开展索引理论研究,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索引理论研究层次有所上升,成果显示度明显提高;索引理论研究成果的专业影响和实际应用也有不俗表现,具体而言可归纳为下列几个方面:

1.索引理论研究关注发展创新,成果丰富

曲静涛先生曾撰文指出,索引理论即是对索引的现象、规律的理解和论述,纵观30多年索引理论研究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至1985年,是索引理论研究的恢复期;第二个阶段从1986年至1999年,是索引理论研究的成熟期;第三个阶段从2000年至今,传统的索引理论研究走向衰落,新的索引研究与编制高潮正在形成。[2]

按照此一提法,我国索引理论研究正处于第三阶段,即新的索引研究与编制高潮期。通过论文主题梳理发现,近年来《中国索引》撰写和讨论“信息时代索引功用和发展创新”方面的论文最多,论文数量高达44篇。非索引类专业期刊上刊发的有关论文有18篇,占索引理论类论文的27.69%,也成为研究最多的主题。

其中,武汉大学邱均平、李艳红撰文提出,索引具有工具书作用、审视作用、增值效应的观点颇具新意。[3]上海金融学院龚小青则提出,索引是揭示和检索相关信息,引导经济社会多项事业协调发展的指示器;索引能够协调和交流繁杂信息,及时反映信息需求的协调作用,这一见解较为独到和深刻。[4]

一些学者关注索引理论和索引功用对社会的促进发展,认为索引作为二次文献,具有检索功能,起着指南和工具的作用。进入信息时代,索引还被赋予了更多、更丰富的功用,索引可以应用于知识管理,如档案管理、期刊管理、企业或个人知识管理等,人们可借助索引对信息和知识实行有序整理。[5]索引还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有力工具,如利用索引进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张琪玉先生刊文提出的“21世纪的索引就是数据库”这一著名论断,已被我国索引界广泛认同并大量引用。[6]

2.索引理论研究与时代发展契合度高,强调服务

索引是一种实学,通常是理论来自于实践,反过来又将形成的新理论反哺索引实践,指导索引的具体编纂。在此方面,我国索引界的研究具有鲜明特点,很多索引理论研究成果都与索引实践相契合,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索引理论研究的先行者和集大成者应首推张琪玉先生。张先生身体力行,积极探索索引理论与索引技术在新时代的有效衔接,发表了系列小论文来阐述新观点。如他在担任《中国索引》主编期间,主持“索引与数据库漫笔”栏目,就索引与数据库广泛结合、创新应用等,不断撰文并提出鲜明的学术观点,迸发出很多新的索引思想火花。像《索引的生命力》《索引法也是一种研究方法》《吸引志愿者的力量发展索引事业》《索引工作者需要懂一点情报语言学》《谁来编图书内容索引》《专题索引仍有价值》《编制教材索引为大学生服务》《索引与地图的结合》《索引版面中的心理学美学现象》《索引员署名的意义》《图书内容索引的稿酬》……从这些标题中,我们可以感知张先生的宽广视野,以及对我国索引理论发展孜孜不倦的追求。

在研究索引与服务实践相结合方面,学会会刊《中国索引》力主新世纪索引研究和索引工作要加强社会服务功能。学会曾以编辑部的名义刊发评论文章指出,开展索引服务,是学会走向社会,融入信息服务业,促进我国索引事业前进的主要道路。[7]为此,张翠霞撰文重点讨论了索引的社会功能,指出索引是检索文献的重要工具,是人们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科学研究的前期劳动,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工具,是家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助手。[8]

还有学会会员撰文指出,索引乃至一切检索工具,本质上都是揭示人类知识内在关联的某种方式,而且完全符合人类的认识习惯,其性质正是数字图书馆所应具备的特性,研究索引的知识扩展和知识管理功能,能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启示。传统索引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知识管理特性,能与最前沿的数字图书馆技术结合,我们要将索引的优势与数字图书馆的新媒体特性结合,把古籍的索引式整理工作做得更加深入、更加出色。[9]

王知津、王璇、马婧从作者索引、关键词索引、引文索引三种不同类型的索引出发,探讨了它们的文献计量学分析功能,并指出这三种索引用作文献计量学分析工具的科学性与局限性,最后得出结论,应充分发挥索引的分析功能,以利于科研工作的进行。[10]

在探索索引事业与时代同步发展问题上,张琪玉发文指出,索引事业包括文献数据库事业和书目事业。索引事业繁荣的标志,可概括为各种索引对现存文献的覆盖率,各类文献所配备的索引类型是否符合专业和社会需要,索引是否易于获得,索引的质量,索引的现代化水平,索引人员的培养和索引知识的普及。[11]还有学者认为,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加快索引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索引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索引信息化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12]

中国索引学会创办者之一的葛永庆先生也撰文指出,要推进我国的索引建设,就应充分发挥索引专业机构的作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现代化索引工作者队伍;正确处理索引传统与创新的关系;继续呼吁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加强索引意识,采取有效措施,重视推广索引工作;坚持开展国内外索引学术交流,及时做好国外先进信息技术引进工作。[13]

何绍华、朱红涛从索引观念、索引质量、索引创新和索引人才培养四个方面,探讨了知识时代推动我国索引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作者认为,索引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是新世纪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当前社会经济、文化、技术等发展形势的需要。正确的索引认识观念是索引事业快速发展的前提,高质量的索引是索引事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创新是推动索引事业发展的动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索引事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14](www.xing528.com)

邱均平、马力回顾了索引和数据库事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大数据时代索引与数据库事业面临的挑战,指出索引和数据库事业的发展和创新既离不开技术的发展,又需要理念的转变,方式的创新和人才的培养。[15]方燕虹则认为,电子版索引是数据库和索引的结合;索引的未来是与网络结合,揭示更加广阔的资源;也是与数字图书馆结合,达到与一次文献的无缝对接。[16]

刘炜在《“数字索引学”要旨》一文中指出,数字索引起源于传统索引,互联网时代为数字索引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数字资源和技术应用环境。数字索引学如果能够依托语义技术,立足领域应用,不断为各类数据库、信息库、知识库提供组织、整序和查检工具,一定会有光明的前景。[17]

李海明论述了索引学研究的重要性,提出要拓宽索引学研究领域,应重在为学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索引作为科研成果,应与论文同等对待;索引学研究领域的拓宽,重在发挥主题索引、专名索引的作用,以此扩大索引学研究的影响。[18]朱晓霄的论文则揭示了大数据时代索引员在应对数据类型的扩展、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个性化知识需求等诸多方面面临的挑战,指出索引员应加强编纂能力、沟通能力和分析能力的素质培养,以期更好地为索引用户服务。[19]

3.张琪玉索引理论研究成为一大亮点,梳理全面

张琪玉先生作为中国索引学研究的领军人物,晚年尚发少年狂,坚持研究,笔耕不辍,因此成为15年间在《中国索引》上发表研究论文数量最多的作者。正如张琪玉回忆所说:“我统计了一下,到2014年6月,我在《中国索引》上共发表了56篇论文,后来又写了一篇重要文章。其中,为‘索引与数据库漫笔’栏目分期连载文章有36篇,坚持了整整9年。”[20]新世纪以来张先生在非索引类期刊上还发表了7篇索引研究论文,这些文献无疑给我们留下了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

不幸的是,张先生于2017年年中驾鹤西去。张先生丰富的索引研究成果和独具智慧的索引学学术思想,已经成为近年来我国索引学研究的一大热点,总结张琪玉索引学研究和理论贡献的论文不断刊发出来,也把我国个人索引学思想理论研究推向一个高潮。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论文有:曹树金、姚瑶撰写的《中国当代索引学的精髓——张琪玉教授的索引学思想研究》(《图书馆论坛》,2009年第6期),王崇良、韩爱萍撰写的《张琪玉索引学思想研究》(《中国索引》,2012年第4期),戴维民撰写的《张琪玉情报语言学思想十论》(《图书馆杂志》,2014年第6期),郭丽芳、温国强撰写的《张琪玉教授对中国索引学会和中国索引事业的贡献》(《图书馆杂志》,2014年第9期),汪东波、卜书庆撰写的《源于实践 指导实践的理论——从应用的视角评析张琪玉情报语言学理论》(《图书馆杂志》,2014年第9),黄如花、李白杨、夏立新撰写的《试论张琪玉先生情报语言学研究的特点》(《数字图书馆论坛》,2014年第9期),等。

郭丽芳、温国强撰写的《张琪玉教授对中国索引学会和中国索引事业的贡献》[21]一文,从六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张先生对中国索引学会和中国索引事业的贡献,以此表达中国索引人对张先生的崇高敬意:创立中国索引学会,提高学会学术水平;创办《中国索引》杂志,制定办刊方针;推动中国索引事业标准化进程;指明中国索引学会转型与发展之路;倡导索引走向社会、走向大众、走向生活;重视各类型索引知识和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4.索引理论研究代表性观点鲜明,影响深远

通过梳理新世纪以来索引理论各方面研究观点和研究成果,再考察十几年来索引界对于索引新观点的认可程度,笔者总结出下列五个有代表性的索引理论研究新观点,供专家和同行参考:

现代索引就是数据库:张琪玉先生早在2001年于《图书馆杂志》上发表同名论文,《中国索引》2003年第1期(创刊号)上又进行转载。该文旗帜鲜明地指出:现代索引就是数据库,现代索引工作者就是数据库建造者。实践证明这一著名论断不仅是正确的,而且影响深远,目前已被我国索引界广泛认同并大量引用。

培育国民索引思维:杨光辉先生自担任中国索引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学会秘书长以来,不遗余力推动中国索引事业发展和索引知识普及,在学会年会和研讨会、工作会、中外索引交流等多种场合阐发鲜明观点,那就是要用索引改变国人的生活、工作、研究等习惯,培育起国民的索引思维。

开创中国第二次索引运动:中国索引学会副理事长王彦祥教授,身体力行编制各类索引,潜心研究索引新理论、新技术,并有感于20世纪20~40年代我国开展的“第一次索引运动”,提出以制订索引国家标准为契机,努力建设中国索引标准体系,构建中国索引学派,以此开创中国第二次索引运动。

万事万物皆可索引:中国索引学会副理事长叶继元教授,根据张琪玉先生的索引学思想进一步阐释并形成这一理论观点,并以此为题,在中国索引学会2017年会上做主旨报告,引起广泛共鸣,这也契合了在信息社会、网络化生活、大数据开发中的索引发展和应用规律。

中国现代索引起源及上海是中国索引之乡说:南京师范大学平保兴先生发表了一系列索引历史文化研究论文,深度挖掘,广征博引,观点鲜明,并打破成见,他认为王国维才是最先从英文中引入“索引”这一术语之人,上海是中国的“索引之乡”,也是中国现代索引的发祥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