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职业行为与道德修养研究结果

教师职业行为与道德修养研究结果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教师这一职业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从《师说》的表述中可以看出,教师是传播做人的道理,传授学科知识和从业技能,帮助受教育者解决思想、生活中困惑和烦恼的专业人员。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就是针对上述内容,对教师的职业行为提出的切实可行的具体要求。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培养教师职业道德的首要环节,也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要求。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包括道德意识修养和道德行为修养两方面六大内容。

教师职业行为与道德修养研究结果

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对教师这一职业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从《师说》的表述中可以看出,教师是传播做人的道理,传授学科知识和从业技能,帮助受教育者解决思想、生活中困惑和烦恼的专业人员。从社会学的视角讲,教师应该是一种社会角色,教师职业应是个人在一定系统内的身份、地位、职务及相应的行为模式;教师在教育教学系统中,应作为传承人类社会文化科学发展中的中介和纽带,对受教育者的心灵施加特殊影响的专业人员。从专业特性上讲,教师属于经过专业教育和训练,具有较高深和独特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并按照一定专业标准进行专门化的活动,从而解决人生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同时获得相应报酬待遇和社会地位的专门职业人员。

(一)教师职业行为

教师的职业行为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涉及的各种行为,内容涵盖课堂教学、课外跟踪辅导、教学研究交流、教育教学评价、言谈仪表仪态、人际交往合作等。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就是针对上述内容,对教师的职业行为提出的切实可行的具体要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将教师的职业道德理念和教学活动准则融为一体,规定了教师的职业行为,体现了对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的要求。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规定了教师的职业行为,对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具有明确的指导性和约束性。教师面对学生、家长、同事,始终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进行劳动,处理好各种关系尤为重要。

1.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核心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体现和验证,只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心灵沟通,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发展。处理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行为准则主要有:第一,爱。爱学生是教师处理与学生关系的根本出发点。没有对学生的爱,教师的行为就没有道德可言。面对学生,教师的爱是无差别的,不论学生智力背景、学习成绩、家庭背景如何,教师都要一视同仁地爱。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条件的。第二,尊重。尊重是对师生平等地位的认可,尊重学生,是教师建立平等师生关系的表现。只有尊重,教师的爱才是真实可实现的。学生只有感受到爱,才能主动地接受教师的教育。第三,责任。学生的成长需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实现。教师要担负起教育教学的责任,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要求学生,使自己的行为和学生的行为都符合教育教学的要求。第四,公平公正。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公平公正,是每一个学生得到教师平等爱的保证。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公正地处理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关系,面向每一个学生实施无差别的爱。第五,保护杜绝伤害。学生的可塑性强,且应对生活的能力和经验不足。教师对学生的各方面都要保护,杜绝一切有害、有碍学生成长的行为,特别是体罚和变相体罚行为。

2.教师与教师群体关系

教师与教师群体的关系是教师职业活动中的重要的人际关系。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教师之间的对话、沟通、协作。通过教师之间的互动,分享教育教学经验,实现相互支持、相互学习,减少不协调、孤立,甚至盲目的行为。教师要协调好同一年级和不同年级、同一学科和不同学科、不同年龄之间的关系,实现培养人才的共同目标。处理教师与教师群体之间的关系,应遵循尊重、理解的准则。学校的每一个工作人员地位是平等的,都是应当被尊重的对象;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时,有时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理解矛盾,避免冲突,需要相互理解。

3.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

家庭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孩子的成才、成人离不开家庭教育,教师只有与家长合作,实现家校协调,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作用。教师与家长了解的学生的信息是不对等的,教师了解的是学校中的情况,家长了解的是家里和校外的情况。如果缺乏参与、互通、监督,就会导致信息不对称,有碍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影响学生的成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应遵循平等、尊重、及时的原则。教师与家长的目标一样,都是为了搞好孩子的教育,应建立信任、支持、平等的关系,这样沟通才能进行,合力才能形成。在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但家长与教师的人格是平等的,教师要尊重家长的人格,特别是尊重社会地位低的、后进生的家长的人格,教师不要向家长告状,反映问题要客观公正,不能当众训斥家长,不能有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言行,否则会造成教师与家长的对立,不能实现教育的高效能。教育要有服务意识,教师应该主动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及时通报学生在学校的思想、学习、行为状况,定期访谈,召开家长会,使沟通成为一种习惯。

4.教师与教辅管理人员的关系(www.xing528.com)

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教辅人员、管理者的支持与配合,教师处理好这一关系,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教师与教辅人员、管理者承担的职责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容易产生不协调、矛盾冲突,甚至隔阂。教师更多地考虑学生的问题、学生的利益,教辅人员、管理者更多地考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问题,更多地考虑全校的整体问题。对教师而言,视角要宽,不仅要爱自己的学生,爱自己的班级,更要关爱自己的学校,关心学校的发展,体现主人翁的精神,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教师与教辅人员、管理者之间应遵循尊重、支持的原则,教师应尊重教辅人员、管理者,依据职责开展教育管理活动,主动承担教育管理者布置的教育教学任务,理解并支持教辅人员、管理者开展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将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转化为自己的信念并付诸行动,是教师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陶冶的过程。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培养教师职业道德的首要环节,也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要求。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包括道德意识修养和道德行为修养两方面六大内容。

(1)崇高的职业道德理想。教师要把职业选择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正确看待社会地位和待遇,正确理解苦与乐,处理好自身专业发展与教书育人的关系。这样才能拥有崇高的职业道德理想,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

(2)正确的职业道德知识。正确的职业道德知识是职业道德修养的基础。有了正确的职业道德知识,才能产生职业道德情感,导向正确的职业道德行为。有的教师之所以产生违反职业道德的不良行为,其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缺乏起码的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和选择能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首要的是教师要学习职业道德理论、原则和规范的基本知识,这样才能有正确的意识和行动。

(3)真诚的职业道德情感。职业道德情感是职业者对现实生活中职业道德关系和职业道德行为的好恶情绪,只有培养起真诚的职业道德情感,才会从内心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钻研业务,尽心尽职地做好本职工作。教师真诚的职业道德情感,需要良好职业认同感、职业正义感、职业义务感、职业良心感、职业幸福感支撑,只有这样的支撑,教师才能对高尚的职业活动产生敬仰和尊重之情。

(4)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职业道德意志是职业者在履行职业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克服困难和障碍的能力和毅力。它是职业道德观念内化为职业道德品质的重要因素,也是职业者职业道德行为持之以恒的精神力量。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取决于教师职业道德意志的强弱。教师要在实践中磨炼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用坚强的意志控制自己的道德情感和行为,真诚有效地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5)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职业道德信念是职业道德修养的核心。教师职业道德信念是教师对教师职业的坚定信仰,是把教师职业道德认识转化为坚定行为的内驱力,是教师甘为人梯、奉献自己不动摇的凝固剂。教师拥有了职业道德信念,就能持之以恒、始终不渝地遵守职业道德规则,履行自己的职业义务,评价矫正自己的职业行为。

(6)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职业道德行为最大的特点就是自觉性和习惯性。被迫的行为即使有好的效果,也不是道德的行为,真正的道德行为具有自觉习惯性。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终极目标是养成自觉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使教师在没有任何监督的情况下长期自觉地按照职业道德原则劳动,选择善的职业道德行为,避免杜绝恶的职业道德行为。善的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是长期的、一以贯之的、自然而然的、习以为常的行为,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