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师范生教案的书面呈现方式

师范生教案的书面呈现方式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编写教案是把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定型化的过程,教案是教学设计的书面呈现方式,是教师备课的总结、上课的依据,也是检查备课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参考。教案与讲稿不一样,讲稿最理想的状况是根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梳理过的系列化的教学内容。这是学期备课和单元备课的具体化,要考虑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与要求,确定课程的类型、结构、教学方法的运用等要素,在此基础上写出教案。

师范生教案的书面呈现方式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初期,想的东西往往是不定型的,写出来的教案才算是有型的教学设计。编写教案是把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定型化的过程,教案是教学设计的书面呈现方式,是教师备课的总结、上课的依据,也是检查备课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参考。认真编写教案是积累资料、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

教案与讲稿不一样,讲稿最理想的状况是根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梳理过的系列化的教学内容。它与教案的区别在于:讲稿侧重教学内容上的选择与撰写,而教案偏于教学方法、教学安排、教学效果上的设想与构思,例如,如何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如何有效地加以利用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如何选择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如何恰当安排教学步骤,一环扣一环地将教学引向高潮,如何渲染和制造氛围……倘若从影视艺术的角度打比方,讲稿类似于剧本,而教案犹如策划,像导演的分镜头脚本。讲稿和教案,其实是密不可分的。因为一定的教学内容,必须通过恰当的方法和形式,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既要有讲稿,又要有教案。

常常有教师认为PPT就是教案,也有些老师上课就以PPT为依据展开,在这一点上它也确实起到了教案的作用,成为部分教师上课的依赖,所以出现了没有PPT就无法上课或严重影响教学效果的状况。但PPT并不是教案,它也不是讲稿的搬家,上课更不是照读PPT。PPT是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备课的一部分,它可以通过图片,切换到资料,链接到视频、网络,使教学更加直观、形象,使教学内容丰富,增强教学效果。但它也有局限性,它不是一节课的具体执行计划,因为它没有关注学生,缺乏教法与步骤的设计和策划。

(一)教案编写的前期准备工作

1.认真进行备课

提到教案有人就想到了备课,甚至有人认为备课就是写教案,其实这是不对的,备课要做很多工作。备课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表达方式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

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也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它可以帮助教师加强教学的预见性和计划性,以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

2.如何进行备课

(1)钻研课程标准、教材和参考资料。

首先,要熟悉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师备课的指导文件。熟悉课程标准可以帮助教师弄清本学科的教学目的;了解本学科的教材体系和基本内容;明确本学科在能力培养、技能操作、思想教育和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

其次,要钻研教材。教材是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钻研教材就是要熟练掌握教科书的内容,把握知识的体系结构,分清重难点,确定每一节课的内容和要求,在教学中重视培养本专业未来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能力。

再次,要阅读参考资料与实验指导书。通过阅读要达到“懂”“透”“化”。“懂”是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都要弄清楚。“透”是指透彻地了解教材的结构、重难点以及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能自如操作、应用。“化”是教师的思想感情和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结合在一起,知识和技能结合在一起,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

(2)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了解学生的兴趣、需要与思想状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了解和预见学生学习新知识时会有哪些困难,可能产生哪些问题,要采用哪些预防措施。教师要注意学习内容的实用性、操作性,学生对纯理论的说教不感兴趣,希望教师教学中多一些干货,少一些水货。只有这样学生上课才愿意听并听得懂。

(3)设计教法。

设计教法主要是解决如何引导学生掌握本课教学任务所确定的知识和技能的问题。第一,教师的教法设计。设计教法时主要考虑如何组织梳理教材,讲哪几个问题,如何展开;如何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如何创设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愉快地学习;如何设疑、质疑、释疑;如何安排教学进程中的活动等。第二,学生的学法指导。学生的学法指导是在教师研究学生学习基础及学习能力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特点,一方面精心设计课程学习问题、问题探究方法、学习展示形式;另一方面设计和布置学生预习、复习、翻转课堂、社会调查等形式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例如,课堂学习活动中通过看演示、视频,由学生提问题,然后展开讨论;通过看教材,教师进行启发引导,让学生进行总结和概括;设计课堂讨论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让学生主动体验并学会表达,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让学生动脑动手,随学随练,通过练习,深化学习内容;精心安排课外作业,复习巩固课上所学的知识,将其转化为技能技巧。

(4)写好计划。

为了使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必须有明确而具体的计划。在编写教案时,必须有明确的计划安排。

第一,写好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即课程授课计划,写完后需要教研室(系部)和学院进行审批。课程授课计划由教师在开学之初进行填写,是对一学期内容的备课,它包括学生情况简要分析、本学期(年)的教学要求、教材的章节或课题、各课程的教学时间、所应采取的教学手段、需用的教具、参观实验及作业的安排等。

第二,写好课题计划,即对教科书上的一章、一个项目或一个单元进行的备课,是一章、一个项目或一个单元开始时进行的,内容包括课题名称、本课题的目的要求、课题的课时划分、每一课时的教学任务与内容、上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具的运用等。

第三,写好课时计划,即对每一节课的准备。这是学期备课和单元备课的具体化,要考虑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与要求,确定课程的类型、结构、教学方法的运用等要素,在此基础上写出教案。

综上所述,教案是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工作的基础上,制定出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和课题计划,然后再进行编写的一节课的具体执行计划,是对每一节课的准备。教案是将备课的结果用文字记录下来,是备课中最具体的一步。

(二)教案的基本内容

教案的编写,除了要有授课班级、学科名称、课题、课时、授课时间、上课类型、所需教具外,还应重点写清楚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也称教学目标或教学要求,具体规定本节课所要传授的基础知识、所要培养的基本技能,所要发展的基本能力以及所要完成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一般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确定)。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切合课程标准与教材的要求,也要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必须具有可行性、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2.重点、难点分析

备课时要吃透教材,明确本节课完整的知识体系框架和教学目标,并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在此基础上做出预见,确定本节课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及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地方,这就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设计时必须删繁就简,突出重点,以便让学生轻松、清晰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要分析学生知识构建和技能内化时遇到的难点,找到问题的症结,通过铺垫、启发、分析等方法,化解难点,也可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从新的角度思考来破解难点。

3.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案的核心部分,包括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教学步骤的确定、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时间的分配等。它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导入新课(约5~10分钟)

温故而知新,教师提问与引导复习上节课内容,学生回答教师问题,随老师讲授进入对新课的了解。目的是引入新的授课内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便于学生对内容的把握。其中须注意考虑以下问题:①设计是否新颖活泼?是否能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②怎样进行?复习哪些内容?③提问哪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

(2)讲授新课(约20~25分钟)。

结合课前预习,教师自然转入新课学习内容,教师利用PPT和板书展示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板书设计)。教师在讲授新的内容时,要把握教学节奏,对课程重点与难点给予充足的时间讲解清楚,学生认真聆听老师的讲授内容,教师要不时地以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情况。讲授新课部分是课堂的重点部分,要把握好以下问题:①如何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②怎样提出问题,如何逐步启发、诱导?③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详细步骤安排以及需要用的时间。

(3)巩固练习(约5~10分钟)。(www.xing528.com)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设定话题提问并开展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次授课内容,开展相互讨论,目的是通过相互学习加深理解,通过解疑释难促进对讲述内容的掌握。教师也可通过部分学生黑板板演或者课堂小练习的形式,了解学生学习的具体效果。在巩固练习环节,须注意的问题有:①练习设计要精巧,有层次、有坡度。②怎样进行?谁上黑板板演?③需要多少时间?

(4)归纳小结(约5分钟)。

总结学习内容,教师结合板书口头总结本次课内容,帮助学生理清本节课知识点结构,强调重点、难点的内容,介绍涉及的相关参考书。学生随老师总结快速记忆和复习。目的是全面总结复习,为下次课做好准备。在此环节,教师要思考以下问题:①怎样进行,是教师还是学生归纳?②需用多少时间?

4.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包括PPT呈现的内容和教师主板书的内容:

(1)PPT呈现的新课内容应简明扼要,提纲挈领,随教学逐步呈现,不宜过于详细,否则学生没有时间看,来不及反应,也来不及思考,更来不及记录。

(2)为配合PPT教学,提倡板媒结合,一般主板书的内容应是教材中最重要的提纲挈领式的内容,根据板书内容学生可以回忆起本课所讲的全部内容,如讲课的二级提纲、重要时间、地点、人名等。板书应工整、清楚,让所有学生看得清。

5.作业布置

在编写教案时教师要恰当选择作业的内容与分量,要根据知识的重难点以及学生的掌握情况,考虑以下问题:①布置哪些作业内容。要考虑到课本知识巩固积累和运用,兼顾知识的拓展性与学生运用技能和能力的培养。②教师要考虑需不需要给学生以解题提示、点拨或必要的解释。

(三)教案编写的基本原则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一份优秀教案是编写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智慧、动机经验、个性特点和教学艺术的综合体现。教师在写教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

所谓科学性,就是教师要认真贯彻课程标准精神,遵循教育教学发展规律,按教材内在逻辑结构,结合学生实际来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教学过程,应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这是教案编写的首要原则。那种远离课程标准,脱离教材完整性、系统性,随心所欲另搞一套的教案是不可取的。一个好教案首先要依标合本,具有科学性。

2.创新性原则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材是死的,但教法是活的,课怎么上全凭教师的智慧和才干。同一章节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讲授。每位教师在备课时要去学习大量的参考材料,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听取名家指点,吸取同行经验,但最终课还是要自己亲自去上,这就决定了教案要自己来写。教师备课使教学内容从课本内容到胸中有案,再到书面教案,继而到课堂实际讲授,是对教师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能力的综合考量,是一种教学智慧的运用。教师在自己钻研教材、广泛涉猎相关教学参考资料的同时,学习如何选择为教学目标服务的素材,如何消化吸收有利于教学效果提升的好的经验和方法,如何通过巧妙构思、精心设计,最终破解重难点,这些都是对教师个体创新能力的考验。

3.差异性原则

由于每位教师的知识、经验、特长是千差万别的,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阅历、个性特征也都是不一样的,教学工作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因此,写教案不能千篇一律。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自身的特长、学生的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师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根据不同学情、班情而编写出适合的教案,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4.艺术性原则

所谓教案的艺术性就是构思巧妙,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教案要成为一篇独具特色的“课堂教学散文”或者是课本剧。所以,教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简繁得当,开头、经过、结尾要层层递进,扣人心弦,达到立体教学效果。教师的说、谈、问、讲等课堂语言要字斟句酌,该说的一个字不要少说,不该说的一个字也不能说,做到安排恰当。

5.可变性原则

由于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思维能力的学生,又由于每个人的思维能力不同,对问题的理解程度不同,常常会提出不同的问题和看法,教师又不可能事先都预料到。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进程常常有可能离开教案所预想的情况,因此教师不能死抠教案,把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压下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改变原先的教学计划和方法,满腔热忱地启发学生的思维,针对疑点积极引导。为达到此目的,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估计学生在学习时可能提出的问题,确定好重点、难点、疑点、关键。学生能在什么地方出现问题,大概会出现什么问题,怎样引导,要考虑几种教学方案。出现打乱教案现象,也不要紧张。要因势利导,耐心细致地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因为事实上,一个单元或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在教学的一定过程中逐步完成的,一旦出现偏离教学目标或教学计划的现象也不要紧张,可以在整个教学进度中去调整。

(四)关于教案的问题探讨

1.教师能否“越”案半步?

教案是教师上课的依据,但它不是固定不变的,上课也绝不是按图纸施工,教学中存在很多变数,课堂中会有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所以教师必须有教育机智,在课上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一节好课往往是在师生互动中生成的。这离不开事前的精心设计,离不开课前大量的准备工作。因此,才有“课上十分钟,课后十年功”的说法,如果我们注意会发现凡是课上得好的老师,在生活中总在备课,在收集上课资料,教案也在不断修改。正因为教师在教案上下足了功夫,吃透了教材与学生,在课上才能随机应变,万变不离其宗,始终围绕教学目的,大体不离教案,而不会出现“放出去,收不回”的结果。

要注意的是另一种情况,把教案当一种形式,由一位比较好的教师执笔,采用规范形式编制教案,其他同课程教师都用这个教案,通过复印,年年套用,不同班级、不同学生采用同一教案。教师讲课还是各行其是,与教案不一致。此时教案只是应付检查的一种形式,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2.写出教案是备课的结束?

教案写好以后,备课并没有结束,还有一个熟悉教案的工作,特别对新教师和年轻教师来说格外重要。授课老师在上课时,主要精力除了讲课外,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不时观察学生的反映,调整教学内容,变换教学方式,营造教学氛围,活跃课堂气氛,还要不断组织教学,随机应变处理课堂违纪事件。所以课前一定要对教学内容非常熟悉。

怎样熟悉教案呢?可以通过在头脑中默想将要讲的内容:一共讲几个问题,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在讲第一问题时,准备讲几点,要突出哪一点,如何展开?学生如果不懂怎么办,如何换一种方式?像这样一个一个问题过一过。

要通过默想提前进入课堂教学情境,一步一步展开教学,设想要讲的内容学生愿不愿意听,如果不感兴趣,如何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何采用简洁明了的方式,或者创设情境由学生来说,或者通过组织讨论来解决。

默想时要考虑所讲内容之间的衔接,要自然地由一个问题转入下一个问题,环环相扣,使之具有逻辑性与系统性。还要考虑讲得是否清楚、明白,有没有更好的表达,各部分是不是围绕教学目标,比重是不是恰当,有没有喧宾夺主。

经过推敲没有问题后,在不看教案的情况下再从头到尾在头脑中过一遍,如果通畅,没有新问题,熟悉教案就可以了。如果发现新问题,就要寻求解决方法,仔细推敲,确定后在教案上做出记号,重新将教学内容在头脑中过一遍。有些责任心强的教师上课当天早晨,还将教学内容在头脑中默默过一遍。

3.理想的教案是什么样的?

理想的教案不在于外表的漂亮、印刷的精美,而是看起来经过多次翻阅,显得很旧,上面有多次涂改、补充和更正,有醒目的标志,有红笔划杠的教案。这才是真正上课用的教案,是教师上课的依据,而不是应付检查的摆设。

另外,理想的教案应有“课后反思”这一栏,记录教师上课后的感想,不管课前考虑如何周到、细致,教学总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所以课后及时思考上课中发现的问题,记录下在课后进行反思就非常重要了。如教学是否适合学生的需要与水平,备课时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考虑到,课上哪几处没有讲清,哪些地方强调还不够,从上课效果看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等。教师的教学不是一次性行为,记录下课后的感悟、自己亲身的经验和教训,对下一轮教学的改进和教学效果的提高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