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戏剧演出广告与女演员角色的书面表达方式

戏剧演出广告与女演员角色的书面表达方式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中,作为广告内容之一的演员和女演员,以广告的书面表达方式为名角和第一坤角等。有关剧场所在地的问题,至少有两个信息出现在这个广告中。清末以来,戏曲界开始兴起培养女演员的风潮,在京剧演出中,女演员也开始粉墨登场,逐渐有不少女演员活跃在舞台上。

戏剧演出广告与女演员角色的书面表达方式

以下,就前面列举的《广东地方戏班演出五种文书》中的“金记鸣盛茶园”这一戏园广告(图4-2)进行具体考察与分析。

茶园原本是为顾客提供饮茶与饮食等服务的地方。明清时代,伴随着人口增加和人口空间移动的加速、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的商业设施也逐渐地增加。其中,酒店(饭店)、茶馆及花街柳巷等设施,既有饮食喝茶的功能,而且作为社会交际平台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出来。其中较大规模的茶馆,除了提供饮食等服务以外,还改造建筑内部结构,把戏曲演出当作主要的商业营业项目来经营,使其变成一种公众性的娱乐场所。由茶园这种以饮食为中心的娱乐场所过渡到专门的娱乐剧场,发生在清代的中期,但茶园这样的饮食与娱乐结合的综合性服务设施并没有消失。这里提到的这个茶园广告并非饮茶广告,事实上是由金氏经营的“鸣盛茶园”的戏曲演出广告。虽然广告中没有明确标记茶园所在的城市等信息,但是其具体地点在大西关平康街后福德楼内。

这一广告的演出时间为“2月20日早11点半开,6点半止”和“新历4月7号、礼拜日灯下7点开,11点止”,但没有明确记载西历(公历)或旧历(农历)的具体年份。

广告的主要部分有演员、女演员和剧目。其中,作为广告内容之一的演员和女演员,以广告的书面表达方式为名角和第一坤角等。演员名单上有筱奎官、胜春、大头、筱福仙、王长奎等。其剧目有五台会兄、山海关、青风寨、玉堂春定军山等。

在广告主体部分以外的右侧,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A是在茶园进行表演的戏班和有关舞台装置与设备的说明。B是茶园所提供的服务内容。C是入场费以外因其他事由附加的费税(省政府所谓的地方政府自治会经费与警察费)。广告的左侧是不同座位的价格表。在广告的最下端是一个现代纺织公司的广告。

广告中最重要的内容是演出剧目。根据广告内容可知在“鸣盛茶园”演出的戏班并不是广州本地的戏班,而是远道聘请来的“京都永盛玉班”。这里提及的京都就是当时的北京,隶属“永盛玉班”的演员有筱奎官(刘奎官)、王长奎、筱月英等人,他们都是活跃在北京各剧场的有名演员〔10〕,这些演员是专门表演京剧的演员,表演的剧目几乎是京剧。

广告中刊登的剧场所在地和广告的年代,是分析广告价值的一个很重要的要素。但是,广告中演出剧场的具体位置在哪里?从这一广告中难以得到很明确的信息。另外,这个广告是什么时候制作的?也不太清楚。

以下,就这两个问题进行具体的考察。

有关剧场所在地的问题,至少有两个信息出现在这个广告中。其一,“鸣盛茶园”在“大西关平康街后福德楼内”。其二,附在演出广告上的纺织工厂“广业股份有限机器织布工厂广告”中有“现在省城大西门里顺城街南头路东特设织布工厂一处”的具体表现。虽然“大西关平康街”以及“省城大西门里顺城街”是非常小的地名,但是“省城大西门”是一条重要的线索。从相关的历史地理以及地方大城市相关的文献资料中,没有找到确切的资料,但是,根据清代各种相关资料综合分析,可以推测这一地名处于广东省最大城市广州的西关地区(图4-3)。西关地区作为广州的一个重要区域,清末引进了大量西方机器设备,兴建了一个纺织工业园〔11〕。根据这些相关资料可以推测广告所载的剧场就在广州城的西门附近。

有关广告的年代问题。广告提供的日期只有“2月20日早11点半开,6点半止”和“新历4月7号、礼拜日灯下7点开,11点止”。这在当时是非常自然的时间概念。但是,到底是在清末还是民国时期?还是不太明确。通过仔细考察,发现这两种表达方式其实指的是同一天,即“2月20日”是阴历表示方式,而“新历(阳历)4月7号”是阳历日期。将阳历(公历)和阴历之间的年代关系调查后,就会发现这是中华民国元年(1912)阳历4月7日的广告。为什么发生同一天的广告用两种历法表达?这应该与清朝被推翻后改元有关,用新旧两种时间表示来顺应时代的变化又兼顾到有关时间认识上的传统习惯。

图4-3 广州市城市地图

由以上考证可知,这份广告是20世纪初广州剧场(茶园)印制,即清王朝被推翻后不久的广州,茶园这一娱乐设施中的商业性戏曲演出活动以及此类经营方式相当稳定。当时在茶园演出的是远道而来的北京戏班,而且戏班的戏装、道具、相关装置与设施都是刚从上海购买的最先进的东西。“永盛玉”这一戏班演出的主要内容是京剧剧目。戏班拥有著名男演员与女演员以及很多一般演员,演员阵容非常强大。在一天演出的节目单中,包括所需角色很少的剧目,到投入大量演员的武打戏,剧目总数共有二十多个。演员中女性演员(坤角)所占比率相当高。众所周知,京剧形成以后的演员几乎清一色是男性,女性角色也都是男扮女装,这当然是常识梅兰芳的职业生涯就是一个典型,直到20世纪60年代,京剧旦角演员梅兰芳一直都被认为是最富有魅力、完美地演绎了包括发声在内的女性生理与精神特征,最具表演女性角色才能的男性演员。清末以来,戏曲界开始兴起培养女演员的风潮,在京剧演出中,女演员也开始粉墨登场,逐渐有不少女演员活跃在舞台上。儒教传统思想影响强烈的北京这一保守地区,并非女演员登台演出,一显身手的合适地方,但是与外国有密切关系的广州地区,尤其清王朝灭亡以后,对女演员登台唱戏相关的禁止、限定等的法律规定、条例以及地方社会的偏见,相对松弛,而且在执行方面并不严格〔12〕

图4-4 清末上海茶园剧场(www.xing528.com)

因缺乏具体材料不清楚“鸣盛茶园”的内部结构和具体的座位数目,但从广告到字里行间还是可以推测茶园为两层建筑。关于茶园这一类剧场的内部结构,北京的数量最多,而且最为典型,现在还有不少茶园内戏曲演出的图片影像资料存世。如光绪年间北京的茶园剧场、清末上海的丹桂园茶园、清末北京的广庆茶园等都一定程度地显示了茶园剧场的空间结构(图4-4、图4-5)。日本学者青木正儿基于相关的材料,在他的《支那近世演剧史》一书中,以平面图形式勾画出一幅清末茶园剧场示意图〔13〕。“鸣盛茶园”大体上与北京和上海的茶园剧场一样,也具有同样的内部结构。

如前面的图示,茶园剧场基本上是一种封闭式的城市剧场。北京的茶园剧场一般不通过预先订购戏票或买票入场方式,而是对入场者收取座位费用、以及提供餐饮等的相关费用和服务费,以这种营业方式确保自身的经济效益。戏班、茶园剧场经营者与茶园的各种服务提供商(例如,食物小卖者和擦手毛巾提供者等)以复杂的协议方式进行利益再分配〔14〕

图4-5 北京茶园戏剧演出

根据这份广告可知,“鸣盛茶园”制定了各种规则进行营业活动。看戏的费用是按照座位的形式和位置,采取不同的收费标准。看戏的座位被分为包厢(能够清楚地看见舞台而且与其他观众隔开拥有独立看戏空间的二楼特别席位),楼上女席(女性专用席),池席(普通席位),廊下和两侧的席位。此外,池席依据舞台与座位之间的距离远近划分前面、中间、后面的座位。每个座位也因看戏者的年龄——成人与儿童有票价差异,儿童受到优待。女性专用席是每人一角五,池席的前座4角、中座3毛、后座2角、廊下的前座1角、后座半毛,看戏的角度与视野当然也成了区分票价的一个重要标准。特别包厢因白天和夜晚的时间不同有2元和2元5毛之分。拥有如此庞大演员阵容的戏班演出,与北京地区相比,看戏的费用并不贵。道光八年(1828),北京茶园的普通座位费用是100钱(铜钱),而1842年涨为192钱,1875年则高达1300钱。虽然有银钱市价比的时代差异问题,但是仅仅50年间,看戏的费用从票价的数字已经翻了十几倍。包厢的票价更是从700钱上升到24000钱,涨了三十四倍〔15〕。票价的这种变化,是与物价上涨、通货膨胀以及货币汇率状况的变化密切相关的(清末和民国初年,中国的货币类型很多,流通于全国的银元是衡量各地方的货币价值的基准)。“鸣盛茶园”的看戏费用在广州地区,应该在一般民众能够接受的消费范围之内。

另外,与看戏费用相关的政治局势变化以及治安形势等社会关联信息在此广告中也反映出来。一方面,包厢座位和普通座位的价格,按规定需要上涨10%、20%,增加的部分与戏班和茶园剧场无关,直接用来充当“省城议事董事自治会”即新的民主政治机构的经费。清王朝被推翻,中华民国建立后不久,当时的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为了建立新的政治系统,需要庞大的资金,因此筹集相关的政治经费成为政府最紧迫的任务。另一方面,与社会治安相关联的警察组织是从晚清过渡到近现代市政体制的非常重要部门,相关经费需求很大,这也成为政府的一个头疼问题,娱乐设施与娱乐消费被视为一个容易筹措经费的渠道。因此为了筹集警察经费,政府与政治体制改革同样,对娱乐设施与娱乐消费下手,将剧场的包厢座位和普通座位的价格提高了20%、30%,剧场这类娱乐性设施成为地方治安组织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经费来源。总而言之,剧场和戏班等娱乐机构不仅仅是新的议会制度和警察费用等的资金来源,它同时当然作为广州地区行政机构的一般财政资源,成为一个重要的税收对象〔16〕。因为过重的税收负担,剧场等娱乐设施的经营者经常陷入经营困难的窘境〔17〕

根据这个广告的内容,正如前面已经整理过的剧场营业演出时间为午场是上午11点半至下午6点半,晚场是下午7点至夜晚11点。有关剧场营业演出时间,进入清代以后,由于担心风俗恶化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以及社会治安等问题,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了严格的规定,严厉惩罚严重的违反规定者。但是,进入清末和民国,政治和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关戏曲营业性演出时间的条例也随之更改。宣统元年(1909),清朝政府颁布了《戏场章程》这一法律文件,根据此条例,剧场营业性演出时间晚上得到延长,但夜晚超过12点的营业性演出被禁止〔18〕。中华民国初年公布了《重订管理戏园规则》这一条例草案,因剧场经营的困难以及娱乐设施对慈善事业的捐赠等缘由,允许剧场深夜的营业性演出〔19〕。广州地方剧场的营业性演出原本可以24小时营业的,但由于地方政府比较正规的管理,除星期六以外,其他超过夜间12点的营业性演出都被禁止。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收藏的“广东地方戏班文书”中,有7件是香港殖民地政府发放的营业演出许可书,在该许可书中附录有《戏院内演戏章程》,章程的内容与清末民初政府颁布的法令的基本要求相同,都规定夜晚营业性演出时间不能超过12点。

图4-6 清末北京吉祥茶园剧场广告

但是,在广州周边农村地区的演出中,戏曲演出时间一般都是从上午11点前后开始至次日上午6点前后结束,可以说,农村地区的戏曲演出几乎不受政府演出时间规则的限制。如前所述,在戏班与邀演地签订的合同和戏班演出戏单中,有所谓“正本”“成套”“古尾”等概念。这些概念实际上反映要演出的剧目与演出的基本特点。“正本”是戏班演出的重头戏;“成套”指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的所有内容,类似于现代社会电视连续剧的全部;“古尾”指的是不太吸引观众眼球的演出内容,多半是由刚出道的演员或者学徒们表演的节目。“古尾”被安排在所有演出时间中观众极为困倦、容易睡眠的时间即凌晨3点以后。在前面曾经提到过戏单中明确告知“不演……古尾”这一内容。实际上这张戏单是在一般城市中的常设剧场中宣传时使用的东西。但是农村的戏班演出和看戏观众则是另外一种景象。农村地区演出委托地的观众构成,看戏人不仅仅是本地的居民,也包含居民邀请而来的亲戚朋友,以及不邀自来的周边区域的人群极为普通。但是当地居民邀请很多亲戚朋友,给他们提供住宿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在一年或几年一次聘请戏班演出的过程中,通常安排戏班演戏为中午开始直到早上结束,这也是招待客人的一种临时性措施。因此解决主要演员疲倦,锻炼新演员而又能消磨时光的所谓“古尾”戏就不得不登场了。

图4-7 民国第一舞台剧场广告

不仅在广州,娱乐服务行业比较发达的北京、天津、上海和其他的一些大城市也是如此,剧场经营者为了招揽观众,会以各种形式制作戏曲演出广告——海报。剧场的海报张贴在剧场的门口和繁华的交通要道,自近代新闻报纸等定期刊物问世以来,剧场的广告也开始登载这些新型媒体上。下面是清末民国时期的资料,宣统三年(1911)的北京“吉祥茶园”,中华民国十三年(1924)的“第一舞台”,以及中华民国元年(1912)的“广和楼”的戏曲演出广告(图4-6、图4-7、图4-8)。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收藏的广州“鸣盛茶园”广告,与上面所举广告相比,提供了更多与戏曲演出有关的社会信息。此外,戏班的戏单不同于剧场的广告,剧场的广告有向社会传递信息这一媒体的功能,戏班的戏单则把剧场的观众作为信息传递的主要对象,因此是有关戏班、角色、演员和剧目,以及公演注意事项与附加设备的使用规定的广告。与剧场广告有较强时效性特点相比,戏单具有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条件,即便演出时间和地点不确定,也可以重复利用戏曲表演信息。

图4-8 广和楼剧场广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