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周易正学:重现孔子哲学瑰宝!

周易正学:重现孔子哲学瑰宝!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孔子哲学思想以其内涵的真理性和与时俱进的实践性经受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检验,现在仍然光照当代,并将继续泽润后世。而积极研发与弘扬孔子哲学思想,将为构建与强化这样的精神纽带提供源源不竭的正能量。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核心是起于尧舜汤武而后在孔子哲学思想基础上形成的以仁义为本、“内圣外王”的传统。孔子哲学思想的相对真理性则为萌发成长时代价值观之苗提供了深厚肥沃的文化土壤。

周易正学:重现孔子哲学瑰宝!

经世致用”是中国传统文化学术价值评审的一个基本准则。孔子哲学思想以其内涵的真理性和与时俱进的实践性经受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检验,现在仍然光照当代,并将继续泽润后世。今天,在机遇与挑战错综交织的条件下,在世界各种文明加速交流与剧烈撞击的网络环境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求科技的复兴,经济的复兴和综合国力的复兴,而且首先要求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萌发于改革开放现实土壤,足以激励与确保民族自立、道路自信与固本自强的文化思想复兴,从而为全国上下团结奋斗实现共同梦想编织成心心相连、牢不可断的强大精神纽带。而积极研发与弘扬孔子哲学思想,将为构建与强化这样的精神纽带提供源源不竭的正能量。这种正能量鲜明地表现于以下七个方面(限于篇幅,暂述要点)。

1.承前启后,引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核心是起于尧舜汤武而后在孔子哲学思想基础上形成的以仁义为本、“内圣外王”的传统。“圣”是“王”的主体品质,“王”是“圣”的功用延伸。无论个人、社会与国家,欲求自立自强,都必须在这两个方面下大功夫。而“内圣外王”的根基,则是以民为本。

2.继往开来,坚定民族道路自信。

孔子的哲学思想围绕生生不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崇尚“天人合德”,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以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倡导“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这不仅对个人修养提出了优化途径,而且对国家、民族的发展指出了方向道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同一个人一样,它的命运密切联系着它的性质。这种性质现实地表现为各个领域的特色。“正性”,就是要正确地认识和发挥好这些特色,自主地走自己的路,即所谓“率性之谓道”。在“乾道变化”、国际形势不断运动变化的情况下,中华民族更必须坚持自己正自己的性,走自己的路,定自己的命,切莫丢掉端正自身命运的主动权。唯其如此,才能“保合大和”“万国咸宁”,从而求得“利贞”:利于公平正义,利于正常发展。

3.潜移默化,转变社会道德风尚。

当今社会一方面是生气勃勃,千帆竞发;一方面是急功近利,心态浮躁。社会道德风尚已经面临严重挑战。欲求改变局面,必须从根本入手,踏踏实实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历史经验证明,从《论语》到《易传》的孔子思想,尤其是其中的哲学思想,可以与时俱进地融合主流价值观,让广大阶层潜移默化地感悟“天人合德”的真知与“三才之道”的自觉,净化心灵,宁静致远;激浊扬清,直道而行,同心协力地构建“元亨利贞”的精神家园。

4.正本清源,确立理性文化信仰。

中国缺乏信仰吗?否。在中国,许多人曾经怀有强烈的政治信仰,不少人则一直持有宗教信仰。但政治信仰必须以文化理性为支柱,这就是革命政党坚持以革命哲学为理论基础的原由。正常的宗教信仰无可厚非。问题在于其中包藏着某些非理性因素,设若理解片面或受恶意指引,可能趋向极端,甚至走火入魔,贻害无穷。“伊斯兰国”的出现,给全世界敲响了警钟。面对如此严峻的国际国内信仰危机,我们不能不未雨绸缪,弘扬以“天人合德”为基石、以“三才之道”为核心、以文化理性为内涵的孔子哲学思想,以期正信仰之本,清认识之源,扶正祛邪,防患异化于未然,促成美好于未来。(www.xing528.com)

5.道器会通,完善主流价值体系。

无论一个时代或一个社会,总要展示自己的主流价值观,形成共识,同心协力。但价值观体系的构建,常由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奠基。孔子哲学思想的相对真理性则为萌发成长时代价值观之苗提供了深厚肥沃的文化土壤。从本质上看,“太极”可谓唯物论的基因,“两仪”可谓辩证法的样板,“三才”展示天人合德的“自在逻辑”,而“善、美、和、正”四德则与“真善美”异曲同工而更为完整。因为“真”不一定“正”,“正”则必然“真”。善、美、正之间增列一个由“利”引出的“和”,昭示在“行人熙熙,皆为利至,行人攘攘,皆为利往”的现实社会与“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世界潮流里,坚持“利者,义之和也”的重大意义。孔子哲学思想告诉我们,价值观之“道”必须会通实践之“器”,体应合所用,用当宜其体。

6.兼容并蓄,促进思想文化建设。

孔子哲学提倡“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反对把任何条条框框奉为一成不变的经典要义,金科玉律。一切皆当以适应事物运动变化为基本原则。如果“有教”可以“无类”,那么“有道”可以“无家”。事实上。孔子创立儒家之初,尚无其他各家存在。此后产生的诸子百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过孔子思想,特别是哲学思想的影响。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这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完全合拍。诚然,“道不同,不相为谋”,但“理”尚往来,虽非相知相爱,仍可各说各的。这种原则性与包容性的统一,必然生动活泼地促进思想文化建设。

7.活跃思维,推动创新创业进程。

在孔子的哲学思想体系里,跃动着许多新概念、新范畴、新理念、新命题。而尽意立象、察象究竟的意象思维,实质上正是一种经典的创新思维。借助意象思维,孔子完成了《周易古经》的历史文化创新,实现了系统哲学思考的新跨越,提出了“革故鼎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以至“顺乎天而应乎人”的“革命”等等激励人们弃旧图新的大量论述。倘能因势利导,学习运用,自将推动当今的创新创业进程。

(在孔子哲学思想研讨会上的发言,2015年11月于杭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