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产业发展理论及实践:促进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

产业发展理论及实践:促进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产业的发展。产业发展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发展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第三阶段即起飞阶段与生产方式的急剧变革联系在一起,意味着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开始,是所有阶段中是最关键的,是经济摆脱不发达状态的分水岭。同年,布伦特兰夫人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产业发展理论及实践:促进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

对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产业的发展。产业发展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发展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一)经济增长理论

1.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亚当·斯密最早论述了经济增长问题。亚当·斯密认为,经济增长就是人均产出的增长,或劳动产品即社会纯收入的增加。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劳动、资本、土地、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制度环境五个方面。亚当·斯密将劳动看作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他认为,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对于国民财富增长的作用是不同的。生产性劳动能够创造价值和物质财富,而非生产性劳动则消耗社会财富

大卫·李嘉图的经济增长理论,着重分析各种收入分配比例如何通过影响资本积累而影响经济增长,强调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2.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和美国经济学家多马提出了经济学界第一个经济增长理论模型——Harrod-Domar模型,开创了主流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的研究。Harrod-Domar模型强调物质资本的增长对现代经济增长的决定意义。按照Harrod-Domar模型,决定一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有两个:决定全社会投资水平的储蓄率和反映生产效率的资本—产出比率。Harrod-Domar模型标志着经济学界运用数理经济方法研究经济增长理论的开始,是对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一次重大革命。

索罗在Harrod-Domar模型的基础上对其缺陷进行了修正和补充,将其发展为“新古典模型”,即索罗—斯旺模型。模型假设:①全社会只有一种产品;②只有资本与劳动力两个生产要素,但两个要素可以替换;③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收益不变或成本不变,但资本(或劳动)的边际生产率递减;④市场属于完全竞争型;⑤索罗—斯旺模型不存在技术进步。索罗—斯旺模型表明,经济增长是由资本与劳动的增长率及资本与劳动的产出弹性共同决定的。

格拉斯·诺斯大胆创新,提出了崭新的经济增长理论,成为经济增长理论流派中的“制度决定论”的代表。他认为,经济增长的真正原因要到制度因素中去寻找。因为经济增长如果所需要的仅仅是投资和创新,那么,为什么有些国家具备了这些条件但没有如意的结局呢?

罗默等学者则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人力资本因素上,开创“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先河。(www.xing528.com)

(二)经济发展理论

经济发展理论主要有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和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式。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是西方现代经济发展理论的集中代表,也是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经济成长阶段论又称作“罗斯托模型”“罗斯托起飞模型”(Rostovian take-off model),是经济发展的历史模型。在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中,人类社会发展共分为六个经济成长阶段:一是传统社会;二是为起飞创造前提的阶段;三是起飞阶段;四是成熟阶段;五是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六是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第三阶段即起飞阶段与生产方式的急剧变革联系在一起,意味着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开始,是所有阶段中是最关键的,是经济摆脱不发达状态的分水岭。罗斯托认为,“起飞”的决定因素是在一个发生扩散效果的环境中引进新技术,降低了成本,扩大了市场,增加了利润的积累,扩大了对其他部门的产品需求及其所在地区经济的影响,从而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威廉·阿瑟·刘易斯(W.A.Lewis) 在其《二元经济论》中,提出了著名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具体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内部所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所谓“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一般由两个不同的经济部门组成,一是传统部门,劳动生产率很低,其边际劳动生产率接近于零甚至是负数,剩余劳动力比较多,报酬极低;二是现代部门,劳动生产率较高,人数较少,工资较高。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的核心是“劳动力供给的无限性”。按照他的观点,经济发展就是工业部门的不断扩大和农业部门的不断萎缩;在工业化过程中,农业部门的首要任务就是为工业输送剩余劳动力,以廉价劳动力为工业部门创造利润,累积扩大再生产的资本;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机会成本为零,在剩余劳动力未输送完毕之前,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很难提高,始终处于停滞状态。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一些发达国家的理论研究中,至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还在完善。其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生态资源和环境,使人类后代的生存不致遭受环境资源的威胁。

可持续发展理论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仅有二十年左右的历史。1987年Barbier等人发表一系列有关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文章引起国际社会的注意。同年,布伦特兰夫人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当时的研究重点是人类社会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如何适应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及人口、环境、生态、资源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现在,这一理论不断发展,形成自己的研究内容和研究途径。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可持续发展模式与评价指标体系;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社会与可持续发展;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