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展绿色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

发展绿色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岳西县从本县实际情况出发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全县有机茶开发计划纳入《岳西县茶叶产业化经营实施意见》,在项目实施期间,项目点有机猕猴桃、有机茭白基地就发展到40多公顷,有机茶叶发展到近40公顷。三是规范发展阶段。

发展绿色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

岳西县有着丰富的生态资源,作为国家生态县,对环境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相继出台《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岳西县打赢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长江(岳西)经济带实施方案》,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和水污染防治,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对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提升到环境友好的高度。为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岳西县从本县实际情况出发发展绿色有机农业

1.发展有机农业,打造“中国绿色果菜之乡”

岳西县是我国较早开展有机农业生产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有机产业的发源地。岳西县有机产业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探索阶段。1995年,在原国家环保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岳西县实施中国政府与外国政府合作的有机农业发展项目(中德合作有机农业发展项目),项目总投资400万马克,实施期为1998—2003年,项目点在岳西县包家乡石佛村和主簿镇余畈村。该项目的实施标志着中国有机农业的正式开端,也为岳西县有机产业发展基地建设建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起步阶段。1996年11月,国家环保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岳西办公室成立,具体负责项目实施及有机食品的研究、开发工作。1996年9月,“岳西翠兰”茶叶首次获得有机(天然)食品证书。1999年,主簿镇余畈村在全国率先成立有机工业协会(岳西县有机猕猴桃协会),形成有机农业一些最早的行业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全县有机茶开发计划纳入《岳西县茶叶产业化经营实施意见》,在项目实施期间,项目点有机猕猴桃、有机茭白基地就发展到40多公顷,有机茶叶发展到近40公顷。项目实施结束后,中外专家对项目在岳西实施取得的成效给予高度评价。基地产品多次在国际性有机产品展览会获奖,全国各地组织来岳西县考察有机农业发展工作,也应邀赴贵州、陕西等地举办讲座。三是规范发展阶段。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有机产品(GB/T 19630.1-19630.4-2011)》《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等制度法规的出台以及《安徽省岳西县有机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岳西县有机食品发展实现有法可依,进入发展壮大及规范化阶段。2016年编制了《岳西县有机产业发展规划》,经县政府颁布实施,2017年底被列为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示范县(试点)。经历20年的探索和发展,岳西县已拥有良好的有机农业发展氛围和有机产业基础,有机农业已经成为全县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2017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大讲堂走进有机农业摇篮——岳西县。

岳西县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措施发展有机产业。在探索阶段,通过中德合作有机项目试点开展有机种植,主要是学习国外的技术经验,探讨在中国发展有机农业的方式方法。在起步阶段,在学习国外有机产品种植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岳西县的实际情况,努力形成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由于有机种植对生产条件要求高,必须具有持续性,中德项目结束后,当地农户依旧按照高标准要求从事农业生产。在种植技术、有机环境保护方面,岳西县山地面积大,水热条件存在地域差异,高山远山海拔高气温低加之生态保护的需求,主要种植经济林木;近山矮山水热条件相对较高,农民开展农业活动便利,可以种植一些高附加值的产品,形成了“高山远山松杉杂、近山矮山果菜茶”的发展模式。在发展阶段,推进“岳西翠兰”有机品牌的同时,加大全县有机品牌建设,形成茭白、猕猴桃、天麻、铁皮石斛等具有区域优势的品牌。现在,岳西县有机农业的乡镇已由2个发展到18个,有机认证产品由3个发展到37个,有机种植面积由70多公顷发展到2400多公顷,有机农业协会会员由33户发展到2500多户,有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8家,有机产品产值达2亿多元。岳西县因此荣获了“中国绿色果菜之乡”称号,“岳西翠兰”品牌价值18.21亿元。从事有机农业生产的农民较从事常规农业生产的农民年增收人均1000多元,有机农业成为岳西县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助推器。

案例6-5 包家乡有机农业发展之路

包家乡位于岳西县西北部,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地处高寒山区,全境属于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4年以来,全乡发展高标准无公害有机茶园2338亩(贫困户发展1031亩),多为“石佛翠”良种茶,年均产干茶60吨;新建高标准大型茶厂5座,全乡大小茶厂达28家,为贫困户茶产业增收致富提供了基础保障;成立了石佛村茶叶协会,规范品牌保护、茶园管理,打造自主高端茶叶品牌。这些成就的背后有岳西县20年有机农业发展的支撑。

1997年,岳西县被列为中德GTZ合作项目“中国有机农业发展”试点县(1998—2002年),位于包家乡石佛村的石佛寺茶园被项目组定为“有机农业发展试点示范基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中德双方专家都在茶园开展了考察、实验、培训、咨询等一系列项目活动,供茶农学习有机农业知识和种植技术。到2002年项目结束后,石佛寺茶园获得全国首批有机茶园认证,德方专家也多次来岳西指导种植工作,为之后有机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14年后,石佛村有机品牌“石佛翠”被南京认证后,有机茶种植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002年德国项目结束后,石佛村村民都按照学习的技术和标准进行种植,不断摸索继续发展有机茶生产。经过学习,几个村民小组中已经有能够熟练掌握种植技术的村民,这些村民就成为“有机农业讲师”,主动将技术教授给其他村民。响应村里鼓励发展有机茶的号召,自愿申请扩大种植规模,向村里申请使用互助资金,建立合作社。加入合作社的农户,有了合作社这个稳定的销售途径,减少了面对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合作社成立后,更多村民参与到有机种植中来,形成“种植大户—合作社带动村民”的发展模式。当地农委还通过提供有机茶苗的方式鼓励更多村民种植。在石佛村,无论是贫困户还是非贫困户,只要种植新茶园就会获得每亩2000棵茶苗、200斤农家肥和茶园土地平整服务。这种强有力的鼓励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3年成立的岳西县石翠产业专业合作社,已经被评为安庆市示范合作社,“石翠”商标被认定为安徽省著名商标。合作社2014年、2015年、2016年分红分别达到100万元、130万元、110万元,在为茶农创造了经济效益的同时,合作社也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和农村脱贫攻坚,2017年带动贫困户入股,户均增收3000元。

石佛村有机产业发展之路除了有自身早期发展的基础外,也离不开当地产业发展的支持。包家乡充分发挥石佛村有机茶叶发展的雄厚基础,将有机技术推广至其他作物种植中。自2014年以来,包家乡共发放产业奖补资金403.9万元,积极引导群众发展高标准有机茶园、高山蔬菜和生态养殖,基本实现了户均“3亩茶园、1亩高山蔬菜”的产业支撑,全乡每年种植红灯笼辣椒四季豆等高山蔬菜1500余亩(贫困户发展650亩),红灯笼辣椒产业已通过QS认证,年销售量1万余瓶,品牌效应初步显现。全乡发展养猪规模户12户、养牛规模户9户、养羊规模户15户、瓜蒌种植户154户、药百合种植户97户。

2.设立公益性岗位,增加贫困户收入

根据2016年国家林业局办公室、财政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行政人事司《关于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选聘工作的通知》《安徽省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选聘实施方案》,岳西县制定了本地区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选聘实施方案》和《岳西县生态公益林护林员管理办法》,对辖区内187个村及社区生态护林员选聘工作进行了规定。(www.xing528.com)

岳西县护林员共有四类:生态公益林护林员、生态护林员、涉林企业自行聘请的护林员以及国有林场护林员。涉林企业自行聘请护林员劳务报酬及管理均为涉林企业自行负责,由于现有国有林场改为财政金额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由财政拨款

2010年岳西县开始选聘生态公益林护林员;2018年全县聘请的274位生态公益林护林员均为兼职护林员,工作周期从第一年的7月1日至第二年6月30日。劳务报酬来源于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中每亩1.5元进行统筹,管护范围为全县138万亩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及部分防护林,管理主体为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由所在地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进行考核。

从2016年国家下达生态护林员补助资金后,岳西县开展生态护林员选聘工作,2016年从9月开始聘用,选聘对象必须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全县共聘请322人为生态护林员,均为兼职护林员,工作周期从第一年的7月1日至第二年6月30日。劳动报酬来源于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管护范围主要为公益林区域,每个乡镇的护林员数量根据林场的实际管理难度确定,人均3000亩,人迹罕至地区管理面积相对较多,一个人管理面积能达到7000亩。2018年新增管护区域89万亩,护林员管理与生态公益林护林员比照进行。生态护林员是助力脱贫攻坚设置的岗位,因此其选聘过程较为严格,需要经过7个环节:农户(贫困户)个人申请,村审核,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签署意见,乡镇政府同意后进行公示,报县级主管部门进行审查,审查无误后由县级主管部门批复到各乡镇,各乡镇根据批复由各村进行聘用。生态护林员的选聘原则为贫困村2人,非贫困村1人(贫困户),聘用时与生态护林员签订劳动合同。生态护林员由县林业局委托所在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原林业站)进行管理。生态护林员业务培训中心以各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为单位,原则上每月开一次例会,以会代训。培训内容主要有林业方面的政策及法律法规,森林防火、有害生物监测防治及其他林业知识等。林业局每年都会同财政局相关人员对全县护林员的管护情况进行抽查(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一次),抽查结果作为对护林员劳务费发放及奖惩的依据。为保证生态护林员的安全,岳西县为322位生态护林员购买了每人每年300元的人身意外伤害险。2016年每人每年劳务费为4800元,2017年和2018年补贴增多,发放额为每人每年6111元,通过惠农补贴“一卡通”打卡发放。2016年和2017年发放生态公益林护林员劳务费达到197.28万元。

除了财政资金补贴,岳西县各乡镇也会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生态护林员进行补贴,补贴内容涉及交通油费、通信费等,从每人每年800元至5000元不等。其中,冶溪镇发放的生态护林员补贴最多,为一年一次性补贴5000元。这样,贫困户累计收入达到11111元,仅通过公益性岗位劳务收入就能达到脱贫标准。护林员公益性岗位的设置,不仅直接增加了农户的收入,帮助贫困户增收,更发挥其岗位作用,提高农户保护森林资源意识,为长期生态保护筑起了屏障。

案例6-6 生态护林员,岳西脱贫致富路上的“奔跑者”

岳西县莲云乡主沟村吴昌汉是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并享受低保政策。2014年争取到危房改造项目,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利用两年时间勉强建起一栋200平方米的二层砖混小楼房,因此背下了15万元的债务。由于家庭生活困难,加上有一大笔债务,2016年春节前夕,吴昌汉偷偷在自家山场上砍伐了3立方米松树培植茯苓,焚烧时不慎失火。接到群众举报后,森林派出所对其做出了“罚款2800元、行政拘留5天”的处罚。接受“拘留”后返回家的吴昌汉懊悔不已,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向乡政府提交了“安排”就业的申请。2016年9月,他被选聘为贫困户生态护林员,负责管护6个生产组的山场,年劳务费用补助6071.42元,年终工作绩效奖励3000元。当时,位于吴昌汉家附近的“双珠林场”也正在挑选管护人员,林业站又推荐忠厚老实的他一并负责,又增加了一份年工资4000多元的工作。通过护林员的工作,吴昌汉逐渐改变了自家生活状况。从事护林工作以来,吴昌汉爱岗敬业,尤其是映山红、兰草花等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等工作非常认真,发现有可疑行为的人上山,必跟踪询问,宣传政策,并做好护林工作日志。一年多来,共制止乱砍滥伐行为3次,制止违规野外用火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50多人次,成为当地林业管理工作的“好助手”。像这样的生态护林员莲云乡一共有7名,在他们的认真监护下,2014年以来,该乡无一例森林火灾发生,无一例破坏森林资源的刑事案件发生,林区秩序稳定正常。

除了护林员,岳西县的公益性岗位还包括保洁员。岳西县的保洁员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由玉禾田公司选聘的保洁员,对象包括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劳务费由公司发放;另一种是针对贫困户的保洁员岗位,政府财政出资给予劳务费。

岳西县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实施后,为了实现项目作业的全覆盖,玉禾田公司在接管原有环卫作业人员外,又新招聘环卫作业人员600余人,全部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务合同并购买了保险。在聘用的员工中,建档立卡人员有647人。据初步测算,每安排一个贫困户人口,将使贫困户家庭年增加劳务收入约1.5万元。由于玉禾田公司承担了岳西县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工作,所以玉禾田公司所属环卫作业人员主要负责村中临近公路的垃圾捡拾和垃圾定时收集工作。而村庄内部的保洁并不在其工作范围内,如村部工作区、村庄内部公厕等,这部分的保洁工作就划分给第二类,针对贫困户的保洁员,每月劳务费为800元。此类保洁员岗位的设置不仅弥补了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的工作范围,更为贫困户增收脱贫提供了条件。

在践行“两山论”及三个方面措施的共同推进下,岳西县在空气、水源、生态保护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果。2018年1月至11月,岳西县城区环境优良位于安庆市前列,主要污染物PM2.5浓度为安庆市最低;岳西县城集中式引用水源地水质达Ⅱ类标准,河流出境断面水质达Ⅲ类以上标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生态环境质量考核结果位于安庆市前列,获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8565万元。在2018年全国扶贫日论坛上,岳西县作为生态环境部举办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减贫论坛唯一一个作主旨发言的县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助推脱贫攻坚经验在全国交流。2018年,岳西县列入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为安徽省唯一一个向生态环境部推荐申报的“两山论”实践创新基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