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安文脉:金刚山土墩揭示石室工作台的历史之谜

通安文脉:金刚山土墩揭示石室工作台的历史之谜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揭掉表土后发现了东西向石室,遂打掉隔梁。在土墩的封土下,紧贴石室南部发现土台1 个。地表土揭掉后发现石室。石室最高2.35 米,是用块石垒砌而成的。在土墩发掘过程中一直注意是否有器物坑的存在,在紧贴石室南部外侧发现有比较纯净的黄土台面。圆木及经过平整的台面组成了一处工作台,应当是建筑石室的工作面。在D1 土墩附近,发现两处石坑,可能与建造该石室时取石有关。石室内“一室多墓”现象是石室土墩墓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

通安文脉:金刚山土墩揭示石室工作台的历史之谜

树山村位于大阳山北麓,北靠通安镇区,整个村坐落在阳山与鸡笼山的环抱之中。金刚山位于树山村南,为一座高约27 米的南北向小山岭,南侧与阳山相接。2013 年春季,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和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调查中发现南北走向的金刚山山岭上有3 座土墩遗存,自北向南依次编号为D1、D2、D3。D1 位于南北走向的金刚山山岭最北端,南距D2 约50 米,呈馒头状,东西径15 米,南北径20 米,高4 米。D1 上发现有被盗掘的痕迹,发现有深约2.6 米的盗洞。2013 年5 月至9 月,联合考古队选择D1 和D2 进行抢救性发掘。

发掘采用实时动态技术,纳入大地坐标系统进行测绘。先采用二分法,保留南北向隔梁,了解封土情况。揭掉表土后发现了东西向石室,遂打掉隔梁。同时为了解土墩的结构和黄土台的堆积状况,在局部采用小探坑发掘的方法。

在土墩的封土下,紧贴石室南部发现土台1 个。土台呈东西向长方形,与石室走向基本一致。经发掘确认土台分3 层。在土面上发现柱洞(柱坑)、沟槽等遗迹。地表土揭掉后发现石室。石室为东西向,长约11米,底宽约2 米。石室最高2.35 米,是用块石垒砌而成的。石室顶部仅残存2 块盖顶石。石室整体向北倾斜。北壁向北倾斜,南壁向北倒塌在石室里。

对D1 现代盗洞的剖面进行清理后,发现石室的后壁由一块巨石封堵,盗洞打在巨石之外,所以盗墓者并未通过盗洞进入墓室内。石室上部已经塌陷,大量石块倒塌在石室内。盖顶石共发现有5 块,石室中部偏东位置2 块盖顶石仍覆压在两壁之间,另外3 块已被移位,坍塌倒置在石室北部。大量硬陶片夹杂在石头缝隙中。经过拼对发现两件硬陶坛,无法复原完整,据推测,可能在唐宋时期盖顶石尚未坍塌,石室空间尚好时被盗扰。

墓室包括石室、封门、喇叭状通道三部分。石室为东西向,长约11米,底宽约2 米。石室最高2.35 米,是用块石垒砌而成的。石室顶部仅残存2 块盖顶石。封门位于石室东侧,封门外有一条喇叭状通道。通道长达3.8 米,西宽约1.2 米,东宽约1.5 米。通道北壁与石室北壁呈一条直线,通道南壁与石室南壁呈15°夹角。石室内发现有叠压关系的墓葬2座(M1、M2)。M1 出土有原始瓷碗和印纹陶罐,时代为春秋时期。M2出土有原始瓷豆、印纹陶坛和泥质陶盒等,时代为西周中期。

根据土质、土色和包含物的不同,可将土墩的堆积分为6 层。第3 层为夹杂大量碎石的红土层,为早期的墓葬封土。石室和黄土台T1 开口于此层下。在土墩发掘过程中一直注意是否有器物坑的存在,在紧贴石室南部外侧发现有比较纯净的黄土台面。土台开口于第3 层下,呈东西向长方形,已发掘部分长9—10 米,宽4—5 米,台面平整,紧贴石室南壁,与石室走向基本一致。受限于发掘面积,只揭露了黄土台的部分范围。

经解剖确认T1 堆积分3 层。第1 层为纯净的黄土堆积,在黄土面上发现柱洞13 个,沟槽6 条。第1 层边缘部分有疑似版筑痕迹。第2 层为灰黑土堆积,发现柱洞1 个,灰沟3 条。第3 层为黄土堆积,发现柱洞2个,沟槽2 条。柱洞直径一般长10—20 厘米,部分柱洞存在有柱坑内套柱洞的情况。沟槽剖面基本呈圆形或半圆形,直径长20—30 厘米。沟内填夹杂碎石的红土。柱洞和沟槽推测为圆木腐朽后的孑遗。

对于黄土台的第2、3 层未做全面发掘,只揭露出局部。根据沟槽的走向可以看到圆木或竖直或斜撑或平铺的不同状态。圆木及经过平整的台面组成了一处工作台,应当是建筑石室的工作面。黄土台建筑在山体基岩表面,经过三次修整堆筑加高,形成三个工作面,反映了石室逐步修建的过程。工作面的作用可能包括堆筑石室的两壁和起吊、安置盖顶石。(www.xing528.com)

D2 发掘采用四分法,在山顶的土墩中心布十字隔梁。发现墩内有一座东西向石室,石室上部没有盖顶石,在发掘过程中亦未发现盖顶样式的石块。石室长6.15 米,底部宽1.2 米,上部宽约0.8 米,石室顶部因生产建设略有破坏。石室范围的中部和后部填有倒塌的石块。随葬品集中分布在墓室东部,计有夹砂陶鼎、原始瓷豆、印纹硬陶坛、泥质陶簋等12 件。D2 的南北向剖开小探沟面继续向下发掘至基岩,了解了石室的营建,发现山顶基岩表面铺垫了一层纯净的灰土。

金刚山D1 与D2 均为东西向石室土墩墓,垂直于山岭(山脊)走向。墩内2 座石室土墩墓的始筑年代大致相同,但营建方式略有不同。D2 是先将基岩山顶平整,清理掉山顶基岩的风化表土层,再从山下取土铺垫,待山顶形成平整的台面后再垒筑石室,石室规模较小。D1 是建立在山岭的北部边缘,利用山势构建石室。具体做法是先垫土堆出构筑石室的平面,再构筑石室。由于自然地势南高北低,同时可能地基处理欠妥,加上岁月流逝,造成石室向北倾斜、倾倒。D1 石室土墩为土石结构,均为就近取土取石。鸡笼山山下有多处形状不规则池塘,推测可能与取土有关。

建造石室、挡土墙等所用石料,分为两种,一种石料与鸡笼山山体本身石质一致。在D1 土墩附近,发现两处石坑,可能与建造该石室时取石有关。另一种石料为花岗岩,分别是门楣处石块和石室后壁大石,这两处大石均为较大型石材。苏州花岗岩分布在西部山区,主要出产于高景山、白鹤山横山、狮子山、金山、天平山、灵岩山、天池山、金山等山,其中距离鸡笼山D1 最近的花岗岩山为白鹤山、高景山一带,距离约5000 米。

鸡笼山D1 发掘时,考古人员对土墩西北角进行过解剖,发现两道挡土墙。挡土墙用大石块堆砌,堆筑在石室四周,呈长方形或方形。根据考古发掘,可以复原石室的建造。首先在外围堆筑长方形挡土墙,然后在内侧填塞石块泥土,等形成平面后,再进一步在此平面上起阶,这样逐渐建立石阶,从而形成不同高度的平面,再在此平面上堆筑起石墙通道。

埋葬制度作为意识形态中的一种,也必然会反映出许多特点来。石室墓的产生,正是由于水网地带人民经济生活所决定的。水乡的人活着的时候生活在动荡不安之中,而死后期望能葬在高处,以免受风浪之扰。这种择高而葬的埋葬方式也是江南葬俗的渊源。

石室内“一室多墓”现象是石室土墩墓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在浙江长兴弁山,慈溪市彭东、安东等地都有发现。石室内“一室多墓”现象实际上也是一墩多墓现象的另一种表现。石室的“多次利用”,不仅存在于先秦时期,也存在于先秦以后。先秦时期,石室构筑好不久,“多次利用”表现为利用石室再次埋葬。先秦以后,江南地区的墓葬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山脊走向平地,在汉代新出现了大量平地堆筑土墩埋葬的现象。此时开始,具有空间结构的石室被用作其他用途,比如通安鸡笼山石室内发现的汉代五铢钱钱范,浙江也有六朝墓葬埋在石室内的情况。石室土墩墓性质的多元说,实际上是石室在不同历史时期被人类用作不同用途的反映。

这次金刚山虽仅发掘两座土墩,但从多方面促进了对石室土墩墓这一江南地区独特的墓葬形制的认识,石室建造的工作台面及相关遗迹在石室土墩考古中首次发现。虽保存情况不佳,目前尚不能复原当时的构筑方式,但为研究石室的营造方式以及当时的工艺技术水平提供了切实资料。两座石室由于位于山体不同位置,采取了不同的构筑方式,这一发现为研究此类墓葬的营建方式提供了资料。两处石室土墩的建造年代为西周至春秋时期,早于木渎古城,也为探讨木渎古城建城前本地历史状况及建城基础提供了线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