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金融体制及相关政策解读

我国金融体制及相关政策解读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金融管理体制是各个国家对金融实施管理的制度体系。和我国的经济发展相适应,我国目前采取了所谓的“一行三会”管理体制,即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保监会和中国证监会分别管理不同的金融领域。2003年9月18日,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召开首次联席会议,决定建立金融监管方面的协调、合作机制,实行信息共享。

我国金融体制及相关政策解读

金融管理体制是指一国划分金融管理机构和金融业务机构的法律地位、职责权限、业务范围,协调彼此之间的活动及其相互关系而形成的制度系统,包括金融机构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监管体系和金融制度体系等方面的内容。

作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管理体制要与整个经济体制相适应,以保证整个经济体制的正常运转,促进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一种合理的金融管理体制能够灵活地调节信用规模和信用结构,也能够使信用规模和信用结构与国民经济正常发展的需要保持大体的一致。

金融管理体制是各个国家对金融实施管理的制度体系。为保证金融业的安全与稳定,以及金融活动的正常进行,维护公众利益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世界各国政府均普遍通过完善的法律制度对金融业的经营和市场金融活动实行必要的监督与管理。金融管理一般由国家授权中央银行和其他金融管理组织进行。

和我国的经济发展相适应,我国目前采取了所谓的“一行三会”管理体制,即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分别管理不同的金融领域。从总体上来说,中国人民银行主要负责金融宏观调控领域,其他“三会”则分别负责银行、保险证券业务管理。(www.xing528.com)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银监会作为银行业监管部门,对银行类金融机构具有监管的权力,但不排斥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功能监管权。同时,各金融监管机构存在着监管协调的关系。2003年9月18日,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召开首次联席会议,决定建立金融监管方面的协调、合作机制,实行信息共享。会议通过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管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在金融监管方面分工合作备忘录》。

为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需要,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2013年8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了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的金融监管协调部际会议制度,成员单位包括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国家外汇局,必要时可邀请发改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参加,其中,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组成人员。其职责和任务包括:①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政策之间的协调;②金融监管政策、法律法规之间的协调;③维护金融稳定和防范化解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协调;④交叉性金融产品、跨市场金融创新的协调;⑤金融信息共享和金融业综合统计体系的协调;⑥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其工作规则和要求为:联席会议重点围绕金融监管开展工作,不改变现行金融监管体制,不替代、不削弱有关部门现行职责分工,不替代国务院决策,重大事项按程序报国务院。联席会议通过季度例会或临时会议等方式开展工作,落实国务院交办的事项,履行工作职责。联席会议建立简报制度,及时汇报、通报金融监管协调信息和工作进展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