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语文课堂构建研究:调动学生语用内需,有效提升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课堂构建研究:调动学生语用内需,有效提升学习兴趣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学生感到综合性学习的历程是有实际意义的,学习和运用语言是有真实价值的,就会唤起他们发自内心的言语成长需求,就能有效地驱动他们语用的内需。第二阶段,举办风筝设计大赛。选择那些与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和内容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从课本走向生活,关心学校、社区、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起他们语用的内需。

小学语文课堂构建研究:调动学生语用内需,有效提升学习兴趣

语言学习规律告诉我们:对语言学习者来说,语言“习得”是与语言“学得”同等重要的母语学习方式。“习得”语言是指学习者在真实而有意义的情境中自然而然地掌握母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与语文课程的其他教学板块相比,语文综合性学习因具有“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等特点,所以能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习得”语言的实践机会,而这个实践的过程也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说的“意义建构”过程完美匹配。因此,我们认为在语用视野下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该创建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自然而然地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当学生感到综合性学习的历程是有实际意义的,学习和运用语言是有真实价值的,就会唤起他们发自内心的言语成长需求,就能有效地驱动他们语用的内需。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部编小学语文教材对综合性学习进行了精心设计和编排,从三年级开始,每个年级的下册均设有一个综合性学习单元。编入教材的这些综合性学习,呈现出独立设置单元、选题的人文性、能力目标螺旋上升、突出活动过程性指导以及与习作、口语交际紧密融合等特点,一般都具有较为鲜明的任务情境。

比如,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教材第六单元,就是一次向母校告别的语文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不久,我们就要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带着依依不舍的深情,跨入新的学校,开始新的学习生活……”满怀深情的单元导语拨动着学生的心弦,而即将告别母校,告别老师、同学,也正是他们此时正切身体验着的人生经历。学习过程中,他们不再是为了学语文而学语文,“分享难忘回忆”“制作成长纪念册”“写毕业赠言”“策划毕业联欢会”“进行毕业演讲”“给母校(老师、同学、自己)写信”等具体而真实的任务,使语言文字的运用成为必需。他们的所作所为、所言所语、所思所感,都发自肺腑,真切而自然,有着实际的意义和价值,每一个环节都成为他们提高语用能力的台阶

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言,语文综合性学习为师生使用教材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自由度和自主创造的空间。除了教材体例中编写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我们还可以结合阅读教学,综合学生需求,以课文主题为生长点,创设“课文内容拓展式”的任务情境,进行短周期、小规模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也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语用内需,部编教材不少课后练习中设计的“选做”栏目,实质上就承担着这种功能。

比如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所安排的“选做”:“这三首古诗分别与哪些传统节日有关?还有一些古诗也写到了传统节日和习俗,查找资料了解一下”就是一个很好的小综合性学习议题。

语文综合性学习力图沟通语文课内生活与课外生活,其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春暖花开,春风和煦,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木塘垸乡中心小学的喻文龙老师就组织学生围绕“风筝”开展了“童心和梦想一起飞翔”的语文综合性活动,使“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景象不再只是定格在古老的诗句中。

第一阶段,他带领学生从了解风筝的历史开始,查找、收集关于风筝历史渊源的资料,了解关于放风筝的风俗;搜集世界各地与风筝有关的科技产品;还诵读了大量的关于风筝的童谣、诗词、故事等。

第二阶段,举办风筝设计大赛。让孩子们在纸上画出自己想要设计的风筝,并写上简单的说明文字,用图文的形式表达自己设计的风筝创意之所在。然后,孩子们对制作的风筝品头论足,自主评出了各种奖项,譬如,最佳色彩奖、最佳造型奖、最佳创意奖等。

第三阶段:孩子们拿上自己制作的风筝,一起去放飞。他们总爱比看谁的飞得更高、更稳、更久。在放风筝的过程中,他们乐于交流放风筝的技巧、感受。待孩子们有了这样的快乐尝试之后,引导他们说一说或写一写自己放风筝的体验与感受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喻老师的这则综合性学习案例,借由“风筝”这一具体事物,通过创设一系列真实的任务情境,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语用之境的天窗。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任务情境越贴近学生生活,吸引力越大。比如课题组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数字与传统文化”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来源于一次有趣的对话。(www.xing528.com)

那天,课题组几个核心成员前往一个宾馆开会,在那儿,遇到一位妈妈带着孩子与我们同乘电梯

“妈妈,这个电梯怎么没有14楼的按钮?”原来,母女二人刚好要到14楼,孩子找不到“14”这个按键,有些着急。

“哦,按13A就行了,13A就表示14楼。”

“为什么14楼要写13A?”

“大家都不喜欢14这个数字嘛。”

“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14这个数字?”

……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开展“数字与传统文化”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灵感就在那一刻冒了出来。后来,事实也证明,学生对这个选题的确非常感兴趣。

放眼生活,大千世界、万象人生都可以纳入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视野。选择那些与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和内容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从课本走向生活,关心学校、社区、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起他们语用的内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