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外层空间法的概念与国际法律责任研究

外层空间法的概念与国际法律责任研究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然人和法人在某些国际法领域可以成为国内空间法的主体,但不能成为国际外层空间法的主体。广义上的外层空间法还应包括各国国内制定的调整外空活动的国内法。外层空间法所调整的领域理所当然是整个外层空间,包括月球及其他天体。

外层空间法的概念与国际法律责任研究

在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后,国际社会立即给予高度重视。1958年召开的联合国大会就通过一项决议指出,为了保障外空物体的发射完全用于科学和平目的,应共同研究制定一套监督制度。同年12月13日,联合国大会再次通过决议,确认外层空间是人类共同利益所在,强调外空只能用于和平目的,并成立了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特设委员会。1959年12月12日将该特设委员会改为常设机构,称为“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简称外空委)。外空委的任务之一就是研究和平利用外空可能产生的法律问题,下设法律小组委员会,负责拟定有关外空活动的条约、协定和其他法律文书草案,提交外空委和联合国大会审议通过。

在联合国主持下,外空委及其法律小组委员会自成立以来一共通过了5项有关外空活动的国际公约,分别为:(1)1967年《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活动所应遵守原则的公约》(简称《外空条约》)。该条约于1966年12月19日经联合国大会通过,1967年1月27日开放签字,1967年10月10日生效。(2)1968年《营救宇宙航行员、送回宇宙航行员和归还发射到外层空间的物体的协定》(简称《营救协定》)。该协定于1967年12月19日经联合国大会通过,1968年4月22日开放签字,1968年12月3日生效。(3)1972年《空间物体造成损失的国际责任公约》(简称《责任公约》)。该公约于1971年11月29日经联合国大会通过,1972年3月29日开放签字,1973年10月9日生效。(4)1975年《关于登记射入外层空间物体的公约》(简称《登记公约》)。该公约于1974年11月12日经联合国大会通过,1975年1月14日开放签字,1976年9月15日生效。(5)1979年《指导各国在月球和其他天体上活动的协定》(简称《月球协定》)。该协定于1979年12月5日经联合国大会通过,1979年12月18日开放签字,1984年7月11日生效。

以上公约构建了外空活动的基本法律框架,初步建立了4项基本的外空法律制度,即外空营救制度、损害赔偿制度、空间物体登记制度以及月球探测制度。目前除了《月球协定》,其他4项公约都已经得到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的认可。《月球协定》由于本身一些规定,空间大国都没有加入,在实践上意义不大。

除了以上条约外,联合国大会还通过了一系列有关外空活动的决议。这些决议虽然不具有国际法拘束力,属于建议性,但是一旦得到国际社会绝大多数国家的认可和遵行,将会成为国际习惯法规则,成为外层空间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决议包括:(1)1963年12月13日通过的《各国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活动的法律原则宣言》(简称1963年《宣言》);(2)1982年12月10日通过的《各国利用人造地球卫星进行国际直接电视广播所应遵守的原则》(简称《卫星国际直接电视广播原则》);(3)1986年12月3日通过的《关于从外层空间遥感地球的原则》(简称《遥感原则》);(4)1992年12月14日通过的《关于在外层空间使用核动力源的原则》(简称《核动力源原则》);(5)1996年12月13日通过的《关于开展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的国际合作,促进所有国家的福利和利益,并特别要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需要的宣言》(简称《合作宣言》)。(www.xing528.com)

以上这些公约与决议对外空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构成了现在外层空间法的主体,确立了人类外空活动的基本法律原则,形成了一个系统的国际法律体系。狭义上的外层空间法是指国际空间法,主要调整的是国家间或国家与国际组织间的权利和义务,属于国际法范畴,是国际法的重要分支。自然人和法人在某些国际法领域可以成为国内空间法的主体,但不能成为国际外层空间法的主体。广义上的外层空间法还应包括各国国内制定的调整外空活动的国内法。因此,在这里我们还应涉及两个不同领域的外层空间法,即国际外层空间法和国内外层空间法。

外层空间法所调整的领域理所当然是整个外层空间,包括月球及其他天体。但是,我们必须注意的是,一些外层空间活动同样涉及地球表面上的活动。所以,在规范外层空间法概念的时候,不应将调整的地理领域作为限制范围,而应该指向外空活动本身。此外,有关“天体”的概念,在实践中还存在有诸多争议,至今还没有一个很好的定论。有学者将如何确定天体的学说分为三类:空间论、控制论和功能论。空间论者认为天体包括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和大流星,但是微小的和较小的流星和彗星则不属于天体。控制论者则认为,天体是不能人为地从其自然轨道上移动的外空的自然物体。功能论者认为天体的判断取决于该外空物体的实际使用领域和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