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态文明建设中贯彻生命共同体意识

生态文明建设中贯彻生命共同体意识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这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提出和初步形成。我们对于地球生物不能单从人类眼前利益出发,去滥采滥用,不能只把自然界中的多样性生物当作人类可以利用的工具,而应将其视同命运共同体,并将这一理念贯穿于生态文明建设之中。

生态文明建设中贯彻生命共同体意识

1.生态文明建设人类生存的必然选择

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56]恩格斯举例说,意大利人在阿尔卑斯山砍光枞树,导致山泉枯竭、洪水倾泻,高山畜牧业反被毁掉了。在欧洲推广马铃薯的种植,导致瘰疬病传播,由于马铃薯这一病患,导致1847年的大饥荒,专吃和吃马铃薯的爱尔兰人有100万人因此丧生,有200万人因此逃亡。这样人为导致的生态灾难,在人类改造自然的历史进程中数不胜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阿奇姆·施泰纳呼吁:“在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全球气候再创新高、不平等状况螺旋上升之后,人类必须把环境因素作为衡量发展与进步的维度之一,因为我们已经无法忽略碳足迹和消费足迹对地球造成的影响。”[57]人首先是一种自然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对当代人的生存有基础性影响,还会继续影响到人类后代的生存,人类应牢牢树立起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并将这一理念贯穿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理念,倡导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不主张人类对抗自然、破坏自然、征服自然和主宰自然。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在中国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完整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求我们着眼于“自然—人—社会”这个大系统的协调和统一,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误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立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两型社会”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实现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另一方面,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这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提出和初步形成。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58]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从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定位,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同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战略任务,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从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出发,强调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则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承诺将“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传给子孙后代。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59]党的十八大还提出了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使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了制度的层面。这说明,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对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合理规划。

2.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贯穿生命共同体意识(www.xing528.com)

在人与自然的生态系统中,人类社会是一个强有力的能动因素,它比任何生物的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都大得多、深远得多。人类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和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系统本身自我调节功能的限度。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由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植物环境科学系教授Ron Milo及其团队合作完成的一项环境学研究成果《全球人造质量超过所有活生物量》。该成果显示,2020年人造物的质量首次超过活生物量,而在20世纪初,人造物的质量还只相当于生物量的3%左右。人类在过去一百年的时间里,制造了大量的建筑、道路和机器等人造物,人造物体的不断产生和累积还让活生物量与人造质量之间的平衡发生了转变。人类正在将近地表地质沉积物转化为社会有用的形式,对自然栖息地、生物多样性以及气候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产生广泛的影响,这些活动的影响是如此突然且巨大,以至于有人提议将当前的地质时代更名为“人类世”。但是“人类世”的到来,并不见得有利于人类自身的生存,它可能会导致地球自然环境的彻底改变和生物多样性的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的基础,也是维持人类生存的自然基础,多样性的生物在维持气候、保护水源和土壤、维护正常的生态学过程,以及提供给人类生活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们对于地球生物不能单从人类眼前利益出发,去滥采滥用,不能只把自然界中的多样性生物当作人类可以利用的工具,而应将其视同命运共同体,并将这一理念贯穿于生态文明建设之中。维护生物多样性,就必须要将自然作为生命之母,维护生物生存的自然环境,做到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发展生产与维护生态平衡之间可能会有矛盾,但这种矛盾不是绝对对立的关系,二者可以并行不悖,即可通过人类的努力维护生态平衡与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指自然、社会与人的协调统一发展,这种发展强调关注到人类的长远利益,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生存生活权益。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可持续发展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其一,协调性,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努力寻求一条人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其二,整体性,它把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与利用看作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将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的利益关系整合起来,使之综合平衡。其三,长远性,它强调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会受到环境的制约,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应着眼于长远利益,保障资源和环境的持续利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习近平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的绿色发展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其内含的就是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贯穿生命共同体意识的路径选择,一就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为此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二是将发展经济与保护自然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丰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所体现的就是这一点。据统计,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在全面保护天然林的基础上,不断扩大林木种植面积,截至2020年底,我国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23.04%,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56%,超过五分之三的国土都被绿色植物所覆盖。[60]与此同时,我国积极发展生态经济,农民因此增收较为明显。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与世界平均水平还有差距,森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人均占有量少,森林资源质量不高,森林生态系统相对脆弱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如何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升经济效益以调动生产积极性的问题,也还需要在实践中得到解决。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从绿色发展中寻找经济发展的机遇和动力,是适宜的选择。三是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必须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贯彻有机结合起来,人类共用一个地球,地球自然环境破坏殃及的是所有人。为了共同的生命安全,加强国际合作是必然选择。为此,要摒弃意识形态偏见,奉行多边主义,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在应对全球性的生态保护、气候保护等问题上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开创合作共赢的全球生态治理的新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